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行业资讯>正文

潭门南海小镇

A-A+2015年7月20日12:06新浪海南评论

  亮点:坚持“三不一就”原则,打造“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弘扬海洋精神,传承海洋文化,发展海洋经济。 

  潭门镇地处琼海市东部沿海,距嘉积城区20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8公里,辖14个村委会,22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约3.1万人。拥有国家中心级渔港的潭门中心渔港。潭门的渔民自古以来深耕南海,维护南海领海主权,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潭门南海小镇建设,充分挖掘潭门千年古渔镇的耕海文化,巧妙地将船舵、船浆、贝壳等多种海元素融入镇墟风情化建设,提升南海海洋文化气息,让人处处感受到海韵渔味。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发展远洋捕捞,引导企业进行海产品深加工,贝类工艺品加工逐步走向精细化、专业化,产品远销上海、香港甚至东南亚等地区。

  潭门南海小镇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在,每天慕名到潭门旅游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日接待4000人次左右;周末时1万人次左右;春节和国庆等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街道上车水马龙,海鲜餐饮店“一座难求”,成为海南省日均接待游客量最高的地方。旺盛的人气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给百姓带来了增收。两年来,镇墟商业铺面从原有的36家增加到630家临街铺面,贝类工艺品商店从没有增加到430多家,新开张的餐饮店有33家;镇墟新增建房152间;铺面月租金从之前的均价500元猛涨到2万元,还“一铺难求”;吸引外资总计增加30亿元。

  旅游工艺品走向规模化、精细化、艺术化。目前潭门海洋经济产业园区以海贝工艺品加工厂为主,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45家,其中外来企业近50家,年产值由2012年9000万元变化为月产值2亿元,此外还辐射周边墟镇及全镇整个农村,目前全镇带动1100户家庭海洋工艺品加工坊。在发展贝类工艺品基础上,引进了根雕、木雕、菩提子、火山岩雕刻等特色工艺品的发展,工艺品种类达到210种。工艺品成为了游客的新宠,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成为了潭门特色的景观。渔业发展不断壮大。遵照习近平书记“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指示,2014年潭门镇新造29艘500吨钢制渔船,20艘已入港启用。全镇从业渔民3000多迅速扩展到1万人,渔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6000多元提高到1.5万元,增长1.5倍。

  新型城镇化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农民吃上旅游饭。如墨香村村民转变了外出务工的思想观念,在家门口做起了小生意,更多的人还当起了小老板,每户每月收入都能达到万元以上。村集体创新“公司+农户”模式,以土地入股开办渔家乐,当地农民除了打工收益,年底还能得到土地分红,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据统计,全镇90%以上农户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特色小镇建设以为新增就业岗位1.7万个,吸引了7000多名国内外打工人员回流就业,同时吸引了1万多名人员外地乃至外籍人员到潭门安家置业。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