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踏上时代的转折点

2016-03-31 15:51:58

  本报讯(记者 胡拥军 吴合庆)2016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期间,首届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亮相,让海博会这个由海南省政府自己主办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大型综合展会一创办就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艺术气息。

 3月29日上午,众多市民在2016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国际时光艺术展区”参观。 本报记者 袁永东 摄  众多市民在2016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国际时光艺术展区”参观。本报记者 袁永东 摄

  艺术双年展中一个高规格的内容即“中国坐庄——全球化与多元化视野中的艺术史重构”艺术学术论坛,吸引了包括《美国艺术》杂志主编理查德·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多元文化委员会主任吉尓·摩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多元文化委员会主任拉金玛格丽特·维罗尼卡,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校区校长、艺术全球化专家、南安普顿大学教授乔纳森·哈里斯,法国文化部专员伊莎贝尔等国际艺术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亲临现场,与近百名中国艺术家共聚一堂,就“艺术的全球化之中如何避免多元化的沦丧”“非西方体系之中的当代艺术是否成立、如何建构自己的理论形态”“艺术史书写之中的主体意志与客观性”“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理论与逻辑”和“追认与反制:从汉字/书写的角度看待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五个论题进行了系列的阐述和深度的研讨。

 游客观赏“老爷车”。 本报记者 袁永东 摄 游客观赏“老爷车”。 本报记者 袁永东 摄

  随着中国艺术进入国际话语权领域,当代艺术也从西方当代艺术影响中分离出来,找到了属于中国的坐标。从2009年开始,当代艺术家们开始酝酿变革,当他们从市场宠儿跌入市场谷底后,便开始苦苦寻求出路,首届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与海博会的结合正是时机。

海博会工作人员展示黎锦工艺品。 本报记者 邢洪飚 摄海博会工作人员展示黎锦工艺品。 本报记者 邢洪飚 摄

  资料显示,举办“中国坐庄”艺术论坛的具体动因,是《中国现代书法30年图像文献》的出版。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于立认为,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和近代艺术受东方或者说是中国哲学禅宗思想影响,“中国坐庄”就是正本清源。30年之间,西方的油画已经走到了极致,中国当代艺术想在这方面超越是很难的,只有从我们中国文化本身去挖掘,去寻找突破口。比如,中国的书写性绘画,新水墨绘画,这些才是引领中国当代艺术潮流,同时也是国际艺术界的中国亮点。“中国坐庄”学术论坛的举行是个转折点,不仅是当代艺术的转折点,也应对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转折期。

  从事40年的艺术创作和教育工作的佟瑞敏教授表示,此次艺术双年展之后,国际艺术界会更加关注海南,会更关注下一届海博会艺术展有怎样的新亮点。

  于立说,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的重要意义是找到了方向,方向确定了,当代艺术家需要做的就是怎样才能把海博会上的焦点问题落到实处。未来,海南三亚会成为中国艺术先锋的思想中心,同时也必然促进艺术经济、艺术消费的繁荣。海博会在艺术层面的推进,会使海南三亚成为中国乃至于世界艺术家的聚集区,形成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智库。接下来的艺术旅游、艺术品消费和互联网体验艺术等,将会形成海博会独家的艺术地图,为海南增添更多的创意和新经济增长点。这如同南宋时期的新画派的形成一样,地理上的迁移是新艺术地标形成的关键元素。海博会会成为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版图上艺术流派的“孵化器”,这对新艺术多元化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也必然改变人们对未来中国艺术的看法和前30年当代艺术的反思。

  “由于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今后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将是海南的艺术时间,会涌现诞生更多当代艺术的派别,如‘三亚流派’或‘海南流派’等。双年展之后,有些艺术家会参与到艺术旅游创作和民舍房屋的改造,将会带动海南房地产的发展,加快海南艺术消费产业的快速成熟。”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叶仄辉说。

  “首届海南国际艺术双年展及‘中国坐庄’——全球化与多元化视野之中的艺术史重构高峰论坛的举办,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国外专家学者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分析与高见,将使中国艺术有了新的参照系统。这些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无疑是珍贵的财富。”中国坐庄艺术论坛学术主持、两江学者张强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