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委常委会上获悉,该市把治水攻坚作为全市“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该市谋划了“六水共治”工程66个,并把“六水共治”成果列入各区各部门年度重要考核内容,实行奖优罚劣。

  为精准开展高效治理,在“治污水”方面,海口将坚持以“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为思路,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种养殖面源污染治理。

  目前,海口市主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缺口13.68万吨,2022年底将通过建成6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增加14.25万吨,以解决上述问题;2024年续建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容项目等5座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逐步形成主城区污水互联互通,提高污水系统安全韧性,2025年海口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14万吨/日。

  同时,2022年6月底海口计划建成14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达0.74万吨/日;2022年计划实施35个行政村涉及352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处理污水量约0.6万吨/日。

  加快推进农业种植转型和水产畜禽养殖转型,及种养殖业尾水治理,确保农业种养殖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对标攻坚战“三部曲”,大力推进海口市河湖治理,加强运维监管,加强水质管控,2023年持续保持城镇内河湖水质稳定达标,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2024年完成劣V类水体和水质不达标断面整治;2026年海口市地表水达到或优于国家省级考核目标。

  在“保供水”方面,针对目前该市集中供水能力现状缺口10万吨/日及供水提质增效问题,该市将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美安供水厂工程、永庄及儒俊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永庄原水管道工程等一批城市供水项目建设,启动文岭、新坡等镇村供水系统工程,构建“建管一体、全域覆盖、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供水格局,2025年城市供水能力将达到118万吨/日,供水能力将比需求富余7%。

  在“排涝水”方面,海口建成区范围内仍有25个易涝积水点,该市将加快编制内涝系统化治理实施方案,争取5年内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2022年谋划排涝水类项目8个总投资6.9亿元,加快实施丘海大道、义龙路、万国西、海口港等重点片区积水点改造项目以及鸭尾溪排涝泵站等排涝项目,有效解决重点片区内涝问题。

  在“防洪水”方面,针对南渡江约15公里建设防洪保护圈缺口及水库安全鉴定存在的问题,海口将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并举,投入21.8亿元实施建设海口市南渡江龙塘大坝枢纽改造等9个防洪工程项目,完善堤防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2025年实现南渡江两岸主城区及江东新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开展南渡江流域防洪排涝、桂林洋防潮堤加固、三江防潮堤加固等工程建设以及那卜水库、九尾水库等三类坝的除险加固工程,不断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在“抓节水”方面,海口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用水总量和效率控制,加强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及再生水利用,城市节水型企业覆盖率控制在15%以上、节水型小区(单位)达到10%以上,确保2022年通过国家节水型社会的复检;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实施海口市白莲东分干渠节水改造配套工程、海口市水资源管理计量设施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

  在“优海水”方面,海口将建立健全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海湾管理制度,加强陆海污染物排放管控,强化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加强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三江湾水产养殖业尾水治理项目、海口西海岸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东寨港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及海口湾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改善沿岸海域生态环境,确保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海域面积比例达100%,海水浴场达标率100%。

  同时,海口将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力度,谋划“六水共治”工程66个。该市将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的支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以不同形式参与“六水共治”工作。

  在制度保障方面,该市将成立以海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海口市“六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从水务、生态环境、资规、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抽调专职人员组建海口市治水办,实行工作专班实体运行。参照省里方案抓紧制定出台全市治水攻坚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作战图,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和市直部门,加快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高效运转的治水工作机制。

  此外,该市把“六水共治”工作列入海口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各部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奖优罚劣。坚持常态化暗访督查,该市“六水共治”办将对照“六水共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实行一月一提醒、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的“4个一”督查机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