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海南省中小学开始报名注册,一些孩子出现明显的“节假日综合症”,让人担心难以适应新学期生活。而在寒假参加国学冬令营的一些孩子,则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比之下,不少家长发出该用国学教育孩子的慨叹。国学,能够拯救我们的下一代吗?
孩子不听话,应该怎么教?
市民王女士的女儿8岁,读小学三年级。女儿的“顽劣”让她十分头疼:不爱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运动,更不愿做家务活……
王女士说,女儿认为父母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她才好。
在走访中,众多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担心,有的人认为和孩子难以沟通和相处,家庭教育乏力;有的人称不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也找不到调教的好方法,只能怪罪于社会不良风气;有的人则希望快点开学,让学校、老师去管孩子。
2月3日,记者在海南定安文笔峰举行的海南首届青少年国学冬令营里,却看到一番截然不同的情景。
早晨起来,孩子们竞相将被褥叠得整整齐齐,牙膏牙刷摆放朝向一致;随后,孩子们一起诵读《孝经》、《大学》、《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练完太极拳套路,练习书法;中午孩子们照料自己的生活,洗衣晾衣忙个不停;下午,冬令营开展传统亲子游戏互动、户外拓展训练;晚上则有创意晚会,孩子们一起看德教电影,交流心得体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获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在养生堂餐厅,饭前背诵《感恩词》已成为孩子们的自觉习惯。
就餐现场,老师给学生夹菜,学生回礼,除了给老师夹菜,还给身边的同学夹菜,宛若一家人。不少游客被这些情景吸引,纷纷拍照,称感受到了浓郁的书香气息和国学的独特魅力。
国学被热捧,到底有没有用?
不仅在定安文笔峰,在海口的大学校园,甚至在公园、社区,这个寒假都能看到参加国学冬令营的孩子的身影。
“以国学文化开启善德,扎孩子终身幸福之根。”海口孔子学堂创始人田桂良说,让孩子参加国学冬令营,很容易让孩子走近圣贤智慧,发生由表及里的变化。通过让孩子在12岁之前大量诵读传统文化的经典,不仅能避免孩子养成整天看动画片、上网玩游戏等不良习气,更重要的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懂得孝、悌、礼、义、廉、耻,从小扎下纯正之根,这将是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连年参与国学训练营活动的海南天涯拓展机构负责人朱继飞也认为,国学训练营可让孩子从小懂得自立,学会与人相处,关心帮助他人,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很多家长因对传统文化热爱,希望孩子能够较早接受相关教育,也有的家长认为,国学能够帮助教育孩子,让传统文化得以回归,有助社会更加和谐。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热捧国学。
家长朱虹燕说,如今社会很多人崇尚金钱,追求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很多孩子从小学会攀比,自身要求得不到满足常有偏激行为,“让孩子通过参加国学教育活动,学会辨别真善美假丑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张波说,不少孩子不懂事、不知礼,过于自我,把这些过错都归于孩子显然不科学,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和学校德育教育相对滞后需要引起重视,国学训练营传承传统文化,参加者通过体验活动可从内心深处产生触动,这将有助于提高孩子情商,是家长所盼、社会所需。
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学国学穿汉服、拜师典礼等太过形式化,纠正孩子不端行为,需要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内容。
著名汉服礼仪专家、国学教育专家方哲萱说,修身治国平天下,国学教育更深的意义,是让人明白担当责任,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让生命变得更充实饱满,对生活与世界乐观,这种教育可伴随孩子一生。一些人对此不认可,主要是不了解其相关思想,发扬光大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家长有所认识,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