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休闲农业资源独特、市场看好,如何发挥最大优势,开拓客源、引进资本、进行区域规划、开发特色农产品,进而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休闲农业,海南一直不遗余力。200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休闲农业发展局,为全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构保证。今年,省农业厅出台《关于“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十大行动计划(2013-2016年)》。海南将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支持政策。力争到2016年,海南有营业收入超500万元的休闲农业企业30家,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这些务实的政策和鲜活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海南发展休闲农业有底气!
有针对性地破解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困局,让我们离休闲农业的“春天”不再遥远!
现状:农家乐只是休闲农业的萌芽
形式单一还要拼特色
64岁的李振宏,已经连续3年,从老家辽宁飞到海南过冬,顺便体验一下南国风光。
“年年都看海,我们也玩腻了。海南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在东北比较出名,想到农村去看看。”李振宏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去了海口近郊的几家农家乐。”
“海南农村风景还是很漂亮的,环境很好、空气新鲜。也看到了许许多多从没见过的热带作物,遗憾的是农家乐里没有人给游客介绍这些海南特色。”李振宏也指出,“农家乐的形式比较单一,都是‘吃饭、打牌、钓鱼’三件套,跟内地小型农家乐没啥区别,估计,本地人去多了也会腻。”
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省各市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大多数属于小型农家乐。“海南休闲农业的内容雷同严重,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等居多,感觉仅仅是把城市休闲的活动搬到了农村,缺少特色和吸引力。”海口经济学院一位教授坦言。
“如果说,开车大老远地到农村,仅仅是为了吃一顿饭,吸引力肯定不大。而且吃的菜,菜的做法,也没什么特色,跟城里大致一样。”来自海口的游客程女士说,“有些农家乐说可以采摘蔬菜,但是一去才知道,菜园没多大,而且并不能采摘。”
客源不稳还要挖潜力
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田心村,因四周田园环绕而得名,更因每年有大量白鹭到此栖息过冬而闻名。两年前,前来观鸟的海南思乐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子坚,看中此美景后,舍不得走了,于是在田心村投资建起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景点和生态农庄,并于去年正式营业。
田心村的旅游卖点并不少,6月到8月可采荔枝,7月到10月可采莲,冬季可观白鹭……生态农庄一开张就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邓子坚也坦言,经营上还是有很多困难。
“经营成本高。比如,请一个厨师,在海口市区3000元/月就能请到,而在农村,给4000元/月的工资,都不一定请到人。”邓子坚说,“餐饮和住宿成本也高,仅被子洗涤这块,需要运到海口市区洗,价格就要高出不少,而且许多洗涤公司还因为路远不愿接活。”
海口开心农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宏松说:“开心农场距离海口市区大约30公里,每个月进城采购食材、日常用品等,车辆油费就在5000元以上。前台服务员等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我们销售部长期只有1到2个人。因为农村工作环境不好,距离市区又远,公司没用足够的资金给他们报销全部的打车费。”
“客源不稳定,也会增加经营成本。”高宏松说,“游客大都是集中在周末来,最多一天需要接待600多名游客,而在工作日,有时一个人都没有。这造成工作日时,员工数量过多、闲置浪费,而周末时员工又不够、因为太忙而容易导致服务质量降低。”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休闲农业看似表面风光,其实经营难度大,投入周期长,回本慢,利润也并不高。但是,休闲农业“钱力”巨大,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纷纷介入,海南每年都新增不少农家乐。
休闲农业真正发展好了,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如何拉直弯路,走出特色,海南休闲农业也在努力。
布局
以“生态、热带”为卖点,布局全省休闲农业
全岛———片区———经营点,分三个层次做规划
为什么说海南已经红火的农家乐离休闲农业还挺远?
“休闲农业真正做起来,必须要有全局性规划。”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海南省规划院副处长夏勇开认为,海南应该从三个层次规划休闲农业。宏观层次,要抓住海南最大的卖点“生态、热带”主题;中观层次,每个区域或市县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资源推出主题,如儋州可以推出“南腔北调八方言”;微观层次,休闲农业经营者也要学会细分消费群体,结合自己的资源特色,规划出不同的主题旅游。
业内人士提醒,各个不同主题的景区,规划时需要放在同一旅游线路上。目前,我省休闲农业主要还是呈点状分布,没有紧凑的线路,不利于团体游。
“旅游企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最大效益。如果游客路上耗时过多,不仅游客满意度低,旅行社的效益也低。”海南万众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炬说。
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理事长、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教授段兆麟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有全县性、全乡(镇)性整体规划,及休闲农业区规划,以促进游憩资源合理配置。”
客源
以兴趣点分客源,海南休闲农业不愁“嫁”
细分客源,推出不同旅游主题,吸引岛内外游客下乡
“你做这个农家乐,主题是什么?有没有做市场分析?”
面对记者的提问,海口、乐东、儋州等数个农家乐经营者,均一片茫然。业内人士称,海南休闲农业,不仅是个体经营的农家乐,还包括很多农庄,均没有主题,也没考虑针对什么样的顾客群,导致农家乐形式单一。
形式单一、布局零散,又导致了农家乐客源的后劲不足。那么,规模化发展休闲农业有足够的客源支撑吗?
“我省除了250多万的都市人口,还有每年3000多万的岛外游客,休闲农业之所以出现客源问题,很大原因就是内容缺乏特色,没有让这3250万潜在客源成为有效客源。”海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柯佑鹏说,“海南需要细分客源,推出不同的旅游主题,吸引岛内外游客下乡。”
目前,我省休闲农业潜在客源,从地域上分,有岛内和岛外都市人群;从年龄上分,有学生、青年和老年;而岛外来的,又分为游客和短期来琼工作者。
不同地域的游客,对旅游内容的需求不同。“岛内都市群体,对爬山、体验干农活比较感兴趣;而对岛外游客来说,这些项目他们所在地区也有,他们感兴趣的是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专家们介绍,“针对学生,可以推出科普农场;针对年轻人,则需更侧重文化创意;针对老年人,也许宁静、养生项目更好。”
分析不同群体的出游时间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工作日冷清、周日爆棚现象。海口经济学院教授谢新民说,老年消费者群体,其消费时间不受限制,只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价格合理,就能激发他们的消费热情。
“南繁科研人员,也将是一个可开拓的客源群体。”夏勇开说,“农场可以为科研机构提供管家式服务,包括实验田、办公区和吃住等方面。这样的好处还有一个是,科研实验示范区,也融合成为旅游内容的一部分。”
资本
引导资本下乡,让农民入股分红
企业不能一竿子插到底,不能全部包揽而排斥农民
不可否认,休闲农业是一个涉及旅游要素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对科技、经营要求高的产业,也正因为如此,单一经营主体独立完成难度大,需要整合各方力量。
为破解这个难题,台湾采取了“化零为整”的办法。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冠铭介绍,在台湾农民团体组织(各级农会)指导下,充分发挥一个片区内各个村庄的特色,例如甲村做水果采摘、乙村做耕种体验、丙村做农家乐、丁村民居有特色可以发展民宿,化零为整,各尽其优,形成一个集游、吃、住、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区域。同时,一条旅游线路上,各村庄旅游内容不同,也能吸引游客一路游去,且不会出现审美疲劳。
“这样一来,各农户独自经营的单个景点的打造,所投入的资金会大大减少,农民有能力成为经营主体。同时,农会又通过规划设计、销售推广、经营管理、技术引进等单个农户难以完成的工作,实现整体规划和提供服务,将零散的景点变成一座完善的休闲农庄。”陈冠铭说。
与台湾相比,海南农村、农业发展更为滞后,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更为缺乏。发展休闲农业十分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台湾先“化整为零”(把旅游要素分解到各村庄)再“化零为整”(把分散在各村庄的旅游要素进行整合)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不过,由于我省农民组织不完善,难以承担化零为整的作用。所以,发展休闲农业需要企业的参与,实现“资金”和“经营管理”下乡。
专家提醒,在引进社会资本时,需要整合农民和企业两者的优势,区分各自的权责,企业不能一竿子插到底,全部包揽,而排斥农民。
夏勇开认为,海南休闲农业需要社会资本,也需要让农民参与其中。让农民参与到休闲农业的二次分配中,真正做到入股分红。
段兆麟说,“农民是农业的生产者,是产业主体;同时,乡村文化,如民俗、习俗、耕作等,也都是通过农民来呈现的。在大陆,农民还是土地的拥有者,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农民的分量应该是很重的。在农民与企业合作时,政府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与农民如何分工?专家们认为,在海南,企业应该承担类似于台湾农会的角色,主要开展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推广和管理规划等方面工作。具体操作还是要交还农民,让农民收入随着景区的发展而增加。
产品
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业”的创意结合
将农产品加工成特色产品,而不是标准化工业品
延长链条完善要素
种植+加工+文化品牌=特色产品
“这颗较低矮的,是咖啡树,每年三四月就会长出红红的果实,加工后就变成了黑黑的咖啡豆和咖啡粉,再冲泡就成了我们日常喝的咖啡……”
在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导游的介绍下,28岁的北京姑娘李馨终于知道自己常喝的咖啡,是怎么种植、怎么加工的了。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内,她还认识了不少从未见过的热带香料和饮料,像可可、香草兰、糯米香……离开植物园前,李馨到商场买了不少饮料带回家。据悉,这个42公顷的热带植物园,每年吸引150多万名游客,销售农产品30多吨,游客满意度达96%。
业内评价说,兴隆热带植物园,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做得很成功的休闲农业。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仅仅围绕香辛饮料等热带作物,就做出了旅游要素中的吃、游、购;并且通过游、吃,促进购。
“特色农产品既是旅游内容,也是休闲农业创收来源之一。休闲农业,需要完善产业链,来承载旅游链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欧阳欢说:“在植物园内,有种植、科研、加工、品尝展示和购物,这是产业链,也是旅游链,做到了1+1>2的效果。”
植物的生长过程,也能成为旅游“时间链条”。例如,台湾有名的休闲农业项目———“白河莲花村”,莲花开花时,吸引游客前来写生、赏花。由于莲花于凌晨4时许开花,游客就必须住民宿。到了收获期,可以发展采莲藕、吃莲藕等农家乐。
专家表示,我省许多休闲农庄之所以经营困难,很大原因是经营内容单一、开发旅游产品少,收入来源窄。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除兴隆热带植物园,我省几乎没有其他有完善农业产业链的休闲农业项目。
“其实深加工并不需要大工业,可以学习台湾在乡村开展小作坊加工,将农产品加工成特色产品,而不是标准化的工业品,反而更有竞争力,准入门槛也不高。”海南力神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林说。
“如果加工量大或机械成本高,农庄条件限制,也可以找工厂代加工,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欧阳欢说。
围绕同一农产品,开拓出多种多样的美食,也是一种丰富旅游产品的做法。“海南大多数休闲农业的餐饮缺乏特色。”一位来海南考察的福建休闲农业专家说,“倒是位于儋州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内的食堂,木薯的做法有木薯糕、木薯汤、木薯饼、蒸木薯、水果木薯等十多种,让人耳目口舌一新,更符合休闲农业特色。”
整合人才激励创意
降低设计、创意、旅游产品开发成本
创意是提升休闲农业产品的关键。而实现休闲农业的创意,光靠农民做不了。
“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还有一个原因是整合了各类社会人才。”段兆麟说,“比如,从事休闲农业有关的大学教授,需要有农场试验自己的创意设想,农场可以与其合作,实现引智;农业科研机构也需要有农田进行开发新品种,农场也可以与其合作;文艺家也常会进村从事艺术创意活动,农场也可以通过免费为其提供场所,获得他们的创意成果。这些都是实现双赢的举措,可以大大降低休闲农场的设计、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成本。”(记者 况昌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