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梦想 再度起航
三十而立!今天,是“三亚市”这个名字正式诞生30周年纪念日。
30年前,伴随着这个名字的诞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海南省三亚从原来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渔村,从一个农业占经济绝对比重的小县城,蜕变成为举世闻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30年前,伴随着这个名字的诞生,在历届三亚市委、市政府、驻三亚军警部队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亚扩路修桥建设机场,五星级酒店群不断崛起,高尔夫、游艇、邮轮、低空飞行等新业态不断呈现,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真正成为镶嵌在祖国南端的璀璨明珠。
回看三亚30年沧桑巨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四个时间节点铸就的四座里程碑:
1984年5月19日,国务院批复广东省,同意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使三亚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标志着三亚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1987年12月31日,三亚正式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几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成为海南南部的中心城市;
2009年12月31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亚努力争当其“排头兵”,在离岛免税购物、邮轮游艇旅游、低空空域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标志着三亚推进“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建设”全面提速;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撤六镇设四区,标志着三亚将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区覆盖的地级市。
30年弹指一挥间,从撤县设市到撤镇设区,从行政区划调整到产业结构升级,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三亚都是最为活跃的探路者。
30年弹指一挥间,三亚和自己的年龄一样,也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在继续推进从观光游到度假休闲游转型的同时,也需要在细节和服务上进一步提升,早日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感谢摄影师们,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三亚30年巨变。这是中国改革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央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英明决策的生动缩影。每一位三亚人,都应该为这座城市的30年感到自豪和骄傲。
怀揣梦想,再度起航。让我们祝福这座年轻的城市,拥有下一个灿烂辉煌的30年,拥有前途更加光明的未来!(凌志)
三十年的发展实现了四个跨越
30年沧海桑田,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年来三亚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一是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县城变成了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美誉度的新兴旅游城市。建市之初,我们基础差、底子薄、人脉少、名气小。经过30年的发展,我市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国人世人慕名向往、纷至沓来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1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成为全国地级市中航空运输的领头羊。2013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22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3.3亿元,又创新高。
二是公共财政由赤字财政、吃饭财政、办小事财政变为办大事财政。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含农垦)373.4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7.50亿元,分别是1984年的212.2倍和462.3倍。三亚的社会发展是由过去的贫困落后进入到温饱,再由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的。现在我们的财政蛋糕已日益做大,仅2013年市财政就拿出54.61亿元为群众办民生实事。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由全国排名比较靠后变为全国中等水平。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60元,是1984年的38.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795元,是1984年的30.2倍,年均增长12.5%,高于全国同期0.8个百分点。
四是城镇化率由相对低下变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84年我市城镇化率仅12.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72个百分点;2013年达到68.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16个百分点。
数字看三亚30年巨变
全市生产总值(含农垦)
1984年 1.76亿元
2013年 373.49亿元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1984年 1460万元
2013年 67.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4年 654元
2013年 2546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984年 324元
2013年 9795元
旅游饭店接待人数
1987年 13.99万人
2013年 1228.40万人
(注:1984年至1986年统计数据缺失)
三亚产业结构30年巨变
1984年 全市生产总值(含农垦)
一产 1.02亿元
二产 0.31亿元
三产 0.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