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解决城区小学新生学位紧张
教育部门:外来人员子女尽量解决
本报讯 “上学难,难于上青天。”随着今年秋季开学日期的临近,相信眼下海口市不少还没找到入读学校的家长们,都有着同样的感触。56所学校计划招收新生12331人,到校登记人数达18716人,今年,海口市城区小学的学位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往年,至今仍有数千名适龄儿童家长还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而四处奔波、焦头烂额。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材料不齐的非海口户籍人口子女。眼看将孩子送到公办学校无望,一些家长将矛头对准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认为自己被故意刁难,对此,无论是小学校长还是海口市教育局负责人都有苦难言,“学位就这么点,孩子太多真的收不下。”小学入学难,谁之过?如何“破”?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记者 刘泽飞
家长苦恼:材料不全被拒门外
孩子上学的事咋办
虽然明知道已经没有太大的希望,但家长肖先生昨日还是再次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了位于海口市朱云路的琼山二小咨询孩子入学的事儿。这已经是肖先生第四次为了女儿上学的事儿专门请假了,“公司领导虽然也颇有微词,但什么事儿能比女儿上学重要呢?”这一次,肖先生从负责招生的老师那里得到的答复依然一样:申请入学的新生太多,完全符合条件的新生都已经安排不过来,证件不全的实在无法接收。肖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缺的是两项材料,一个是暂住证,另外一个是租赁证,“孩子是超生的,因为没有缴纳社会抚养费,租住地居委会不肯开具办暂住证需要的证明,根本办不了,租赁证则是因为房东没有房产证办不了。”
琼山二小招生老师所说的申请学位新生太多,并非托词,根据海口市教育局此前发布的数据,计划招收450名新生的该校,到校登记人数已达814人。根据海口市今年秋季小学招生“户籍优先”的原则,在学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琼山二小必须首先解决片区内本市户籍人口子女的上学问题,像户口在儋州的肖先生这样的非本市户籍人口子女,材料不全的,学校都只能反复劝说其联系民办学校或回原籍就读。“我们一家人在海口都住了七八年了,老家早都没人了,怎么回原籍读书?民办学校一个学期动辄近万元的学费,也不是我们这些打零工的能负担得起的。”从学校出来,肖先生的眼眶噙满泪水,“去年因为年龄不够,孩子已经等了一年,今年又上不了,怎么办呢?”
在今年申请小学学位的家长中,肖先生的遭遇绝非个案。受外来人口增多和奥运宝宝集中入学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海口市城区小学学位异常紧张,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存在到校登记人数大大超出计划招生人数的问题。在学位有限的情况下,城区各小学执行海口市今年秋季招生各项政策的力度普遍加大,很多像肖先生这样非海口市户籍且材料不全的外来人口子女,都被挡在了小学门外,不知该如何是好。随着学校剩余的招生名额越来越少和开学日期的日益临近,这些孩子读书还没着落的家长们,不得不开始着手考虑学校给出的建议:到民办学校或者回原籍读书。
校长无奈:申请学位新生太多 学校接收不了
在这个形势异常严峻的招生季,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并非仅是那些被挡在门外的学生家长,小学校长们这段时间也在为孩子们的入学问题而苦恼不已。“虽然说往年招生季也会有压力,但真的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海口市凤翔东路琼山五小校长叶丽敏告诉记者,该校一年级今年原计划招收315名新生,但到校登记的新生人数却高达924人,几乎是招生计划的3倍。“人太多了,要想全部解决根本不可能,为了确保公平,我们也只能严格按照市里制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叶丽敏告诉记者,完全符合条件的新生都有465个,这部分学生的名字,都已经出现在该校公布的第一批录取名单中。
“还有好几百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眼巴巴地等着呢,在条件允许下,我们会争取尽量多解决一些孩子的上学问题。”据叶丽敏介绍,目前,在该校办公的琼山区教育局已经腾出2间办公室交给学校作为教室,用于扩招两个班,原定45人的班额,也不得不适当扩大,以便能增加一些学位。“能想的办法我们都已经想了,但也不可能900多个孩子我们全部接收,真的是不具备这个条件,但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子女家长,还是觉得学校是在故意刁难,是我们不作为。”说到这里,叶丽敏也显得十分无奈。
海口市滨海小学校长唐慧兰面临的难题,与叶丽敏基本类似,计划招收180名一年级新生的该校,到校登记人数达328人,如何解决这些孩子的入学,除了扩大班额适当增加一些学位,她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我们的教室就那么多,根本不具备增加班级的条件。”这些天,只要唐慧兰出现在学校,总会被家长们团团围住,他们中,大多数都属于不符合片区学校接受条件的外来人员,有的是因为没有社保,有的是租赁证办不下来,有的是暂住证时间不够 …… “看到一些家长掉眼泪,我心里也非常难受,我也是孩子家长,完全理解家长对于孩子上不了学的担忧,但学位就这么多,这个问题光一个小学校长,想解决也解决不了。”唐慧兰告诉记者。
大家支招:新建学校增加学位
扶持民办学校发展
“在这个城市居住、工作这么多年,应该说我多少也为这个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什么这个城市却给不了孩子一个学位呢?让孩子在住所附近上个公办学校就行,这要求不算特别过分吧?”因为租赁证离规定的2年时间少了2个月,户口在湖南的罗女士至今没有在海口市流水坡小学张贴的录取名单中看到女儿的名字,得知入读公办学校基本无望,她只得开始给女儿联系民办学校就读。“外来人口子女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位不够的问题也不是今天才存在,那为什么不多建一些学校呢?” 罗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如何解决海口市小学入学难这个问题上,小学校长们的意见与家长基本一致,那就是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新建、扩建学校增加学位。“现有的学位满足海口市户籍人口子女上学是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按照国家要求,长期在海口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子女,也同样拥有在这个城市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权利,在保障这些孩子上学的问题上,作为流入地的海口,有义务承担这个责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口城区小学校长如是说。
“新建学校不是说不行,但是一定要有科学的测算和规划,不能盲目。”虽然同样认为新建学校增加学位是解决目前海口市小学入学难的有效途径,但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任仕君却特别指出,地方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通盘考虑海口未来的城市和人口发展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不再稀缺。“我个人觉得在现阶段还有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那就是扶持民办学校发展,在公办学校学位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更多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任仕君说。
部门回应:教育部门已尽全力
未来着力增加学位
56所学校计划招收新生12331人,到校登记人数达18716人。受外来人口增多和“奥运宝宝”集中入学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海口市城区小学的学位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往年,“超员”6385人。“在解决今年的小学入学问题上,可以这么说,作为主管部门,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海口市户籍人口子女我们要一个不漏地解决,外来人口事实居住的,我们也将尽量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海口市人民政府教育总督学王涯燕昨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今年海口市小学招生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海口市城区不断增加的进城务工人员。
据王涯燕介绍,在海口市各小学新生登记人数普遍超出计划招生人数,根本没有任何空余学位的情况下,教育局正与学校一起积极寻求短期的解决办法,包括增加班级数、扩大班额以及将招生压力较大的学校解决不了的学生转移到附近压力较小的学校等。“比如在进城务工人口聚集的琼山五小、琼山四小和白驹学校,都临时增加了一些班级用来解决更多的新生入学问题,其他一些学校的问题,也基本能得到解决,现在我们比较头疼的是二十六小,500多个登记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符合条件的,但原计划招收315人的这所学校,根本收不下这么多人,周边的二十八小压力同样很大,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目前还在研究。”王涯燕说。
对于家长、小学校长和专家给出的新建、扩建学校增加学位,扶持民办学校发展等解决海口市小学入学难的建议,王涯燕也表示认同。“这些年我们一直不断地在新建、改扩建学校增加学位,比如很快就能投入使用的美苑小学,以及正在推进的青少年宫旧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等。”王涯燕表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海口市已经明确,在国家推进城镇化和海口市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将提前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应,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