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报道:海南公布各市县立行立改问题台账突出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日前,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全省各市县需立行立改的突出问题,整理成一份长达1.4万字的台账清单,面向社会公开公示,开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整改效果。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出我省抓作风、改作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坚定决心。
各市县落实问题台账情况
【海口】
1、抓紧解决台风“威马逊”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问题:已作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的制度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恢复正常运转,产业恢复生产、倒损民房的修缮重建、应急预案的完善等工作将于年底前完成。
2、切实解决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法严惩涉及惠民资金使用的违法违纪问题,立案12宗,涉案人数12人。拟在近期对各类惠民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使用及落实到户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检查。
3、切实解决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网上审批覆盖率达94.31%,行政审批提速率达51.75%,推出首批56项便民服务措施,将中介服务事项纳入目录管理。年内还将下放一批行政审批服务权限,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4、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1-8月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07万平方米,推进7条市政道路贯通工程,建设8条规范占道经营示范路,正积极争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5、切实解决干部队伍“庸懒散奢贪”的问题:出台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后评估办法、规范和加强组织处理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强化对公务消费行为、媒体曝光问题的监督和处理,向“三不”干部亮红灯,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处级干部12人,作出廉洁自律的公开承诺,继续开展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 (李佳飞整理)
专访—海口市委副书记刘庆声:
开展专项活动构建长效机制
本报海口9月8日讯(记者李佳飞实习生潘媚)海口市委副书记刘庆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口要借助教育实践活动这个东风,对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来一次彻底的大洗礼,把在活动中形成的新作风、焕发的新精神、凝聚的新力量,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齐心协力推动海口大发展、大转型,切实扛起特区省会城市
【琼海】
1、解决乡镇基层工作人手少、压力大的问题,清退市直机关借调人员。
采取单位开展自查、集中清退、督促检查等方式,将于今年10月底全面清退全市各单位借调人员,避免因市直机关借调基层人员过多而造成乡镇基层工作人手少的问题。
2、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琼海为实施全市12个镇204个行政村公交车村村通工程,制定出台了《琼海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今年4月,琼海已开通首条农村公交线路,并已完成嘉积、长坡、潭门等7个镇78个行政村(社区)开通公交车的任务,受益群众达13万多人。工程分为三个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嘉积、博鳌、潭门等5个镇101个行政村公交通行;第二阶段,于2015年实现中原、阳江等4个镇46个行政村公交通行;第三阶段,于2016年实现塔洋、大路等4个镇54个行政村通公交车。
3、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琼海市纪委、琼海市委组织部已采取不定期明查暗访形式检查镇干部在岗情况,加强对乡镇干部监督力度,要求严格实行镇干部“五天四夜”住宿制度,干部在法定工作日期内(除星期五晚上外)要“五天四夜”住宿在本镇。目前仍未发现违反规定擅离职守人员。
4、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琼海制定出台了《琼海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把2013年4月3日后征地的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管理;并建立了被征地农民老年生活保障补助制度,为其按月直接发放老年生活保障补助金。
5、解决槟榔传统加工污染问题。琼海于近期制定出台了《琼海市2014年槟榔烘干绿色改造财政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将补贴槟榔烘干绿色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户共3000万元,其中2351万元用于槟榔加工设备补贴,35万元用于环保型黑果加工试验,584万元用于传统型槟榔加工灶拆除补贴,30万元由琼海市农业局用于专项工作经费开支,按环保优化、市场导向、信息公开、先建后补、统筹兼顾的原则发放。
(蔡倩整理)
专访—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报嘉积9月8日电(记者蔡倩 通讯员冯玉)“各项惠农政策、惠农资金,不能像沙漠里的河一样,层层下拨的过程中渐渐干涸,而是要落实到百姓身上。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立行立改,改的就是要真正把‘最后一公里’打通,让党的实惠、各级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直接落实到百姓身上。”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在专访中告诉记者,开门整改,就是要直面问题,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作为整改落实工作的重中之重。
符宣朝表示,服务好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要避免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百姓身上的问题,要求各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在各个方面都动起来,多层面地给老百姓办实事。
纳税不用出村,村里就有纳税服务点;出行更便捷,公交车通到家门口;孩子在村里也能上好学校,接受和城里学校一样的教育;修了13年的潭门大桥飞架南北,海港变通途;昔日“榔烟四起”的传统槟榔熏烤炉灶正一个个被拆除,蓝天碧水重现……“最后一公里,琼海在行动。”符宣朝告诉记者,琼海正以市直机关借调基层人员过多、农村群众出行难、传统槟榔熏烤污染环境、乡镇干部“走读”、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等问题为突破口,立行立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万宁】
1、解决农村2.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014年万宁市计划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宗,涉及9个镇22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计划总投资329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00万元,省级配套373万元,市级配套1425万元。目前所有资金已全部到位,24宗工程已全面开工,完成形象进度30%,计划于12月底全面完成。
2、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
万宁市13个镇(区)已全部健全乡镇干部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工作纪律等各项管理制度。在电话查岗、暗访拍摄等突击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走读”现象。13个镇(区)的干部宿舍、食堂、卫生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已全面铺开。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开展乡镇干部“为什么要‘住读’”的大讨论。
3、解决低保审批慢、“人情保”、“关系保”、“重复保”、“死人保”问题。
根据本年7月1日出台的新的低保审批方案,改进低保申请和审批的操作程序,把“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工作纳入动态管理,让“阳光低保”落到实处。由纪检、审计、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分片深入到各镇、村、户实地核查。目前已清退不合条件1361户1682人。
4、解决“吃空饷”问题。
万宁市人社局牵头组织市监察局、财政局、法制办、民政局、就业局等单位,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按特殊困难群体、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未注明安置对象申请条件和缺少证明材料人员等分类,对全市第六批65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排查。目前初步确认55人不符合岗位安置条件。
5、解决槟榔粗加工环境污染问题。本年计划完成投入2800万元,用于补贴参与槟榔烘干绿色改造项目的设备用户,完成绿色设备更新3000台。 (苏庆明整理)
专访—万宁市委书记丁式江:
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
本报万城9月8日电(记者苏庆明 特约记者陈循静 通讯员黄良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万宁市共列出了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三公”经费管理等方面33项整改措施。万宁市委书记丁式江介绍,其中农村饮水安全、乡镇干部“走读”、低保工作问题、“吃空饷”、槟榔粗加工环境污染等5大突出问题均已启动整改工作。
目前全市24宗农村饮水安居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将于12月底前完成。低保方面,由市纪检、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联合督查,已清退不符合条件1361户1682人。全市13个镇(区)宿舍、食堂、卫生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已全面铺开,正在积极组织开展乡镇干部“为什么要‘住读’”的大讨论。通过成立4个督查组,对全市65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核查,初步确认55人不符合岗位安置条件。在解决槟榔粗加工环境污染问题上,万宁今年将完成投入2800万元,完成绿色设备更新3000台。
丁式江表示,所有整改项目都建立了台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件件有落实;同时整改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方式让群众评判,对达不到要求的要重整重改,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