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社会文化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站和文化室的日常运行情况令人担忧。他发现一些文化室内的农家书屋,很多书籍沾满了灰尘,2014年他去看一处文化室,那里的报纸却都是2012年的。
这位有关负责人说,但有时候文体部门也感到无奈,一些文化室的功能被挪用了。有一次,他到万宁检查,有一个文化站成立了社会服务中心,列了六个职能,却没有文化的职能在里面。“现在不仅是文化室,全省204家乡镇文化站基本建成,只有三分之一能发挥一些作用,何况是文化室。”
路在何方
接地气让文化室活起来
农家书屋和村邮站“结亲”
多搞活动及时更新书报安装电脑覆盖WiFi
截至今年年中,我省已有行政村文化室近1000家,“农家书屋”2695家,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在农村发挥作用的大小,受政府重视程度、群众参与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能否发挥好其作用,考验着相关职能部门的智慧和能力。
对策
症结:管理人员欠缺难聘
建议:多种方式灵活解决
很多文化室无法利用起来,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专职人员的管理。
海南省目前暂无村级文化室服务队伍的建设规划。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社会文化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多数文化室目前没有配专职人员,他认为,要有配套设备,有专人管理,有制度建设,文化室才能起作用。一些市县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我们准备跟邮政局合作,由文化室出场所和设备,由邮政局聘用人员,整合资源,以此来解决文化室管理员的问题。”澄迈县文体局局长王双说,希望这一探索能够解决双方的困境达到双赢。
定安县也在探索农家书屋和村邮站共建新模式。
2013年12月份,定安县文体局与县邮政局达成合作,建立了“农家书屋+村邮站”的服务管理模式,由文体局负责落实场地及工作人员,邮政局负责落实部分管理资金,形成农家书屋场地兼做村邮站场地,图书管理员兼职邮递员工作的模式。
据了解,该文化室管理人员由所在地村委会推荐,由邮政公司负责培训指导。山椒社区的图书管理员兼职村邮站工作,县邮政局为其发放每月600元工作补贴、250元日常运行费用,再加上图书管理员300元的工资,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
农家书屋和村邮站两项工程在功能上的依托性和互补性,得以发挥。
对策
症结:建好后管理容易松懈
建议:尽快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今年6月在回复人大代表的建议时称,为了规范村级文化室的建设和管理,2012年该厅制定了《海南省村级文化室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村文化室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外配建一个篮(排)球场、一个露天舞台,并对文化室的职能和服务、人员和经费等提出了规范要求。
但该厅社会文化处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文化室还处于建设阶段,监管还没有太多涉及,主要还是依靠市县和镇子里落实具体的工作。然而,市县的落实情况往往不尽人意。
“文化建设要做到标准化建设,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管好用好。目前全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澄迈县文体局局长王双说,澄迈即将出台关于文化场馆的管理办法,对文化室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让老百姓真正用上文化室。
王双认为,制定文化室服务指标体系和长效考核办法,才能发挥好文化室的作用。
据报道,儋州的部分文化室存在关门状况经媒体报道之后,儋州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成立整改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对全市的文化室和农家书屋进行整改。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建立考核制度,监督乡镇文化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督促行政村对文化场所的管理,力争做到责任到位,管理到位。
对策
症结:群众不主动冷落文化室
建议:主动统筹营造文化氛围
“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从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化,一天三餐解决不了的人哪有时间?”这是很多人对于文化室存在意义的质疑。省人大代表、陵水光坡镇委书记黄聪却不那么想,今年年初,他曾就“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室管理”提出建议。
“过去,我们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建设,现在反过来做,是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了。”黄聪认为,不能因为村民没主动性就不做,相反,更要花大力气去做。
“氛围是靠人抓出来的,村里镇里不重视,每天都关门,群众去的时候发现关门了,之后就不会去了。但如果你早上晚上都搞些动静,播放通知,组织活动之类进行引导,就不一样了。”黄聪认为,事在人为,“文化是靠培育的,比如图书,能影响几个人也不错。”
黄聪表示,光坡镇目前7个村委会都有了文化室,除了部分因设备还不齐全没能运行好,其它均运行良好。“我们把这些文化场所作为文化阵地,在里面搞活动。”
今年暑假,光坡镇就组织了30多名大学生,以文化室作为场地,开展了一场为期较长的义务辅导活动。“效果非常好,小孩子和大学生在一起,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黄聪说。
这坚定了黄聪继续抓文化室建设的决心。“不但村委会要有,每个自然村也要有。”黄聪说,要争取土地建设公共场所越来越难,建文化室能为今后的幸福指数做好准备。
据悉,从2012年开始,每年中央和省财政下拨每个行政村1万元的活动经费,用于购买图书、订阅报刊、放映电影、开展文体活动等,这为文化室的利用带来了契机。
对策
症结:文化室吸引力不足
建议:紧跟时代找对当地口味
澄迈瑞溪镇山内村的文化室建在山内小学校园里,目前该文化室前的场地还没有平整。文化室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吊挂的衣服,以及一些生活用具,尚未配备文化设备。
山内小学校长刘阳庄希望文化室运行之后,能将学校的1000多本图书放进里面,为学校的学生提供阅读和学习场所。“我看到周边一些村子的文化室有时候也没能发挥作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充分调研,适合城市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农村。”刘阳庄说,“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实用,从这个角度入手去考虑建设,会事半功倍。”刘阳庄建议,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多组织,搞活动激活这些文化场所。
澄迈县文体局局长王双表示,今年年底,这些文化室购置设备后,将开门为群众服务。为了让文化室活跃起来,该县计划在文化室里安置电脑,并且覆盖WiFi,让群众一进到文化室就能享受到Wifi服务。对此,当地的村民充满了期待。“现在村民都有了手机,WiFi很有吸引力。”一位村民说。
根据相关政策,政府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文化体育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农村文化室,但一些村级自建文化室被随意挪作他用的情况导致文化室名声受污。多位人士建议应将其纳入监管,避免自然村文化室管理脱节。
做好了是民生工程
没做好就劳民伤财
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文化室目前能发挥明显作用的,是健身场所。无论是在澄迈瑞溪镇文化站外,还是在海口头铺村,文化室外的健身场所都成了当地群众爱去的地方。每天一早一晚,这些场所为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休闲健身空间。
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方面的作用,也并非没发挥。
在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多校村,村民孙衍吾甘愿做村民眼里的“铁公鸡”,34年间节衣缩食花了60多万建设并经营他的知海书屋,给当地群众带去了知识的甘霖。
该村村民梁定旺告诉记者,1997年,中专毕业的他回到村里,为人生的去向忧心时,走进了知海书屋。“看了很多种植的书后,想种西瓜。书屋里没有,老孙不知道从哪给我们弄了一本。”梁定旺在书屋取经,成功种出了西瓜。现在,他仍隔三差五要到书屋去借书。
该书屋还帮助了很多中小学生。海南返乡大学生论坛发起人之一胡诗泽1999年在定城镇读高中时,知海书屋是他在课余时间的去处,“下午骑自行车去,有时候周末也泡上一整天。”胡诗泽回忆说,在这里他养成了读书和做笔记的习惯。
借出图书13万册(次),接待的读者难以计数,知海书屋已成为该村的一道风景。
“在以种植或养殖等农业为主业的村子,有时候书屋真的能影响到一些人,有人利用农家书屋成为了农家专家。”一位观察人士说,“文化室做好了就是民生工程,没做好就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