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三亚试点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治疗“城市病”——

  “双修”十载,约见更美鹿城

  经济进入新常态,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形态风貌失控等“城市病”也越来越受关注,高速、粗放、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城市需要转型。

  今年4月,国家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三亚调研指出,住建部把三亚作为全国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市,支持三亚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5月,陈政高再次来琼听取三亚市城市“双修”工作汇报时表示,国家住建部将把三亚城市“双修”工作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层面,发文明确三亚作为全国城市“双修”的试点城市。

  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也先后在三亚调研或检查指导工作。罗保铭指出,三亚要科学规划、苦练内功、下大力量持续推动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和优化,向国际滨海旅游精品城市、海南旅游特区的标杆城市快步迈进。刘赐贵强调,要把消除违法建筑和搞好城市规划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亚市将通过“双修”工作,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管理高效的旅游精品城市,打造成海南旅游特区的标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评价道,三亚的“双修”工作就是中国城市转型的一次探索。

  何谓双修

  城市“病”了!“城市病”已经不再是大城市特有的,已经蔓延至小城市。今年3月,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数据首发,在累计近70项大调查独家数据中,小城市的“大问题”赫然在列,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就业压力等常被诟病的大城市病,同样存在于小城,甚至更严重。

  三亚亦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亚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城市,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保护亟需强化,城市形态风貌失控,城与乡、滨海与腹地、度假区与老城发展不均衡,旅游城市特殊性导致的配套困难等。

  作为旅游城市的三亚,生态和城市管理建设对其尤为重要。5月25日,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在给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时表示,现在三亚的生态环境在逐步恶化,“一湾两河”水质下降,红树林逐步退化,甚至受到人为砍伐,挖山毁林、乱排污水等行为屡禁不止,三亚河的污染问题被央视报道,本身就说明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强生态保护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豪华”专家团队驻扎三亚——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多位包括水务、交通、风景、照明等方面的顶级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全市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提出“双修方案”。

  “三亚的问题是城市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在其高端目标定位下所凸显的问题,应在发展中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认为,对三亚“双修”的规划,也正在发生着转变。“由量向质的转变:城市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城市设计的方法:由粗放型的二维管理走向精细化的三维管治。”

  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三亚城市“双修”重点内容也被梳理出来。生态修复主要突出海岸线修复、河岸线修复、山体修复等“三个重点”,争取五年内完成;城市修补主要打好广告牌匾整治、城市绿化改造、违法建筑拆除、城市色彩协调、城市亮化规划、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改造等“六个战役”,争取用两年内完成前五个战役,十年内完成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改造,让三亚的城市面貌彻底改观。

  张琦表示,要以“大脚革命”的思维理念来引领推进城市“双修”,把三亚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

  生态修复

  山体修复

  [现景] 2800余亩山体受到破坏

  驱车行驶在三亚绕城高速上,放眼望去不时可见山体附近乱石密布,与周边葱茏的树木形成强烈的反差。站在临春岭公园山上,俯瞰四周,在其东北侧的山脉上,因耕种果树等作物,而出现一块块空地,犹如山体患上了“牛皮癣”。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们将调研得到的山体破坏点,一一标注在地图上。“大点表示严重破坏地区,小点是一般山体破坏地区,灰色片区则是需要退果还林的。”中规院规划设计所主任工程师范嗣斌说。记者在这张地图上数了数,一共有9个大点,19个小点,而24块灰色地区“镶嵌”在绿、白底地图之中,犹如一道道“伤疤”。

  结合实际调研和2014年底影像图框算结果,三亚市域范围内山体破坏29处,山体受到破坏的面积约2800余亩,山体受损严重9处,范围约1600亩。高速、高铁两线周边敏感地区应退果还林的面积约12000余亩。

  [蓝图]退果还林建设城市生态公园

  “临春岭公园东北侧,可结合退果还林建设城市生态公园。”范嗣斌说,不同的山体破坏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如果被果树侵占的景观敏感区段,可以逐步推动退果还林。有条件的可结合周边资源建设生态公园。

  此外,针对山体遭到人为破坏的,根据基质及被破坏程度不同,采取不同修复方式。可以让生态恢复结合周边资源和自身条件建设郊野主题公园。

  山体修复工作正在进行。站在亚龙湾路口,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山体,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山体“伤疤”林立,岩石狰狞。这是三亚首个山体修复工程,山体修复面积约17746.4平方米。如今,走近还能从凹陷的山窝看出稍有异样,茂密的人工林中间,还穿梭着喷灌的水管,以保证这些乔木的成活率。

  根据方案,今年7月底前完成迎宾路东环铁路隧道口及抱坡岭山体治理工作,年内启动天涯区、吉阳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6个受损山体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内河修复

  [现景]三亚河7处淤塞10处排污

  沿着三亚河凤凰水城段行走,可以看见垃圾漂浮在河面上,河水浑浊,臭味弥漫在炎热的空气中。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居民、旅游人口的不断增长,三亚河出现了污水排河、河道垃圾、占用河道、河道淤积、船舶污染和面源污染等问题。

  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总工程师陈表娟介绍,三亚河属于省常规监测主要河流之一。近几年的监测结果显示,个别河段仍有超出地表水Ⅲ类水质这一管控目标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氨氧含量超标。

  据调查,在三亚河主城区段有40多处排污口,目前政府已经封住了30多处排污口,还有10处将在10月前进行截流。三亚河上游有7处主要淤塞点,影响三亚河城区段至海坡段内河水系贯通,三亚河和月川湿地水系贯通,受到影响的河流段落约占规划河道的35%。

  [蓝图]结合水系贯通建设湿地公园

  “三亚河的治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治污处理,包括河道垃圾和污水的截流处理等;二是岸线的整治和岸上景观的建设,包括绿廊、绿化、步道等方面的建设。”三亚市长吴岩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