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海口CPI指数里的菜价变动依据啥

  采价员一月6次 跑菜摊问出来的

朱红缨在采价朱红缨在采价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环比下降0.2%……月月出炉的CPI数据与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形影不离”,CPI这个名词大家并不陌生,但CPI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许多人并不了解。6月5日,记者跟随国家统计局海口调查队的一线采价员,为大家揭开CPI的神秘面纱。

  本报讯 家住海口海甸岛的朱红缨是国家统计局海口调查队(以下简称海口调查队)的一名采价员。6月5日上午,记者跟随她体验了一番采价员的工作。统计部门实行的是“逢五逢十采价”制度,朱红缨每个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闰月28日),都要到海甸岛沿江三路农贸市场采集价格。

  “罗牛山鸡蛋多少钱一个?咸鸭蛋多少钱一个?”朱红缨走进市场,用海南话顺畅地和摊主们交流起来。禽蛋、猪肉、鱼虾、蔬菜……每走到一个摊位前,她都要停留一会儿,仔细询问价格。价格出现明显变化的,她会拿出放在包里的一个表格,记录下来,向摊主了解价格出现波动的原因。“今天苦瓜卖4元钱一斤,比上次来贵了1块钱;带鱼22块钱一斤,比上次贵了2块钱。”这是当天朱红缨记录下来的价格变化。

  在采价过程中,朱红缨也从摊主那里买了豇豆等几样东西,花了100多元。她笑着告诉记者,因为经常来采价,很多摊主都跟她很熟,为了工作能得到配合,她也不能老问不买。自从成了采价员,家里买菜的活她包办了,每次来采价“顺带”买回去的东西,都够家里人吃好几天。

  花了40多分钟,在市场里走完一圈,朱红缨采集完了98种食品(含副食品)的价格。她随后来到市场入口处的瓜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内,拿出一部安装有CPI数据采集系统的PDA手机,输入上报价格。“这部手机有GPS定位,为了确保数据是现场采集的,必须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上报数据才有效,离开农贸市场上报也不行。”记者看到,这部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配发的PDA手机,非常智能,采价员输入的价格比上次输入的价格变动超过10%时,界面会自动提示采价员写出情况说明。

  朱红缨从事采价员的工作已经3年了,非常有经验。刚开始当采价员的时候,很多摊主都对她有戒心,不愿说价格,后来朱红缨慢慢和他们熟悉了,摊主也越来越配合。朱红缨说,采价工作看似繁琐,也有一些技巧。比如,问价格的时候,多和摊主们聊聊天,对他们出售的东西表现出购买兴趣。如果一种商品多个摊位卖的价格不一样,应该取“众数”。打个比方,如果采集蔬菜中的茄子价格,市场内有5个摊位出售,1个摊位卖3元一斤,3个摊位卖2.5元一斤,1个摊位卖2元一斤,2.5元出现的频次最高,那就应该取“2.5”这个数,这样更准确。

  记者了解到,海口共有125个价格调查网点,其中农贸市场4个,大型超市2个,其他商场、商店共119个。像朱红缨这样的专职采价员共有6名,另外海口各大超市、医院等机构还有60多名物价联络员,每月按时向海口调查队上报所属行业的相关价格信息。

  本版稿件均由

  记者 罗安明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