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床用血长年处于紧张状态

  病人、医生、血站:盼血

67岁的蒋阿婆做心脏手术缺血,亲属从湖南打“飞的”赶来献血。手术后的她恢复很快,精神也好多了。  67岁的蒋阿婆做心脏手术缺血,亲属从湖南打“飞的”赶来献血。手术后的她恢复很快,精神也好多了。
因贫血住院的符先生终于输上血了。因贫血住院的符先生终于输上血了。

  鲜红的血液对应鲜活的生命。当献血者献出一袋袋血液时,他们所拯救的或许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对于等待者来说,每一袋血液都是一次生命礼物。

  然而,海南临床用血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二区,20多张用血申请单正在焦急等待,这背后包含的正是病人及其家属的痛苦。

  有时,海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夏兰比病人更加着急,更加渴盼血液,“看着病人焦急的眼神,我比他们更紧张、更着急。可如今缺血已经成了常态,常年预警。”

  从病人到医生到血站,血液供应紧张正困扰着一个又一个群体。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盼血,这份期盼显得尤为特殊、重要。

  □南国都市报记者 敖坤 王洪旭文/图

  贫血患者

  等输血等一周即使互助献血也得调配使用

  12日下午3点多,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二区护士站前,一位男子正在焦急的打电话,告诉对方说还没输上血。

  这位男子姓符,今年59岁,来自昌江,他一个人住院等待输血,由于还有200毫升血未输,所以他有些着急。

  符先生说,他患有贫血,经常要输血,不然就头晕、浑身难受。6月1日,他又开始贫血、头晕,老婆就陪他一起从白沙坐汽车到海口;2日下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二区办理住院,并申请用血,幸运的是3日输上了400毫升血,随后病情缓解,但医生说还需要输血。

  再次递交用血申请后,符先生陷入了等待。血液紧张,天天就这样等,等了好几天都没有血,于是医生建议他发动家属互助献血,这样才可能有血输。

  “心里着急,没有血的话,担心回家又发病。”符先生说,他的孩子都在岛外打工,他住院需要输血,孩子也帮不上忙。输完第一次后,在医院等了7天,还是没有等到血。10日,由于家里有事,他老婆就先回家,并联系了3个堂弟到海口给他献血,这是他的希望。符先生说,来了3个堂弟,但有1个不符合,只有2个献血成功,其中一个献了400毫升,一个献了200毫升,总共600毫升。11日中午,他将互助献血单给了医院的,到下午他才输上400毫升血。

  “没有血,呆在这里没有用。不给我输血,我要出院了。”12日下午3点,符先生十分焦急的找到护士,质问他剩余的200毫升用血,申请了为何还没有来,这是他的堂弟为他互助的血,他觉得应该输完再回家,如果实在没有他要办理出院,早点回家了。

  护士无奈地解释,现在用血紧张,互助献血的血也要等调配,建议符先生咨询一下医生。

  在走廊和病房走了几圈之后,符先生才开始在病床上坐下,对记者讲起他为什么焦急?符先生说,等7天才找到老家的人来献血,献了血还有200毫升没用完,找一次人来给他献血,非常不容易,“从昌江坐车到海口,车费、伙食费等都是一笔开销。”

  12日下午5点半左右,符先生的血来了,护士给他输血时,他心里才踏实了,露出了笑脸。他说,“输完血后,他要去吃碗猪脚饭。”

  地贫家庭

  两周未等到输血孩子欲写“遗书”将玩具送人

  “一袋袋献血就是我孩子的生命。”6月12日,在海口八灶街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48岁的符影一边用手擦掉眼角的泪水一边说,“要是哪天输不上血了,我的孩子也就没了。”

  符影的小孩叫文贤,今年14岁。文贤1岁多的时候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症。这种病必须依靠常年输血才能维持生命。正常情况下,小文贤每个月必须输两次血,一次400毫升。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符影说:“如果不输血,孩子的嘴唇、手掌、脚底板就会变得异常苍白,甚至陷入昏迷。”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今年年初。那时正是全省血液供应紧张期,很多择期手术都不得不停下,等待血液。

  因为缺血,符影要提前好几天去医院排队、挂号,填写输血申请单。可这次一等就是两周。

  那时,符影每天去医院输血科守着。碰到护士就问“现在有血不?”护士摇摇头,符影也不走,在旁边站着。符影觉得,“医生、护士,总是看你在这里等血,知道你着急。等一有血了,他们就会优先考虑你。”

  等待中,小文贤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一天上午,躺在病床上的小文贤把符影叫到了床边,“妈妈,我知道我这下可能是不行了。”

  今年14岁的小文贤个头不高,可“他心里什么都明白”。

  符影摸着孩子的头,安慰说:“没事儿,等一下就能输上血,输了就好了。”小文贤说:“妈妈,我要写‘遗书’。你教我写‘遗’字。等我走了,我要把玩具给我的朋友,一些就留给你。”幸运的是,那天下午,医院终于送来了血液,小文贤再次渡过了难关。

  6月12日,再次回忆起那一幕时,符影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心中一片酸楚,符影不知道孩子还能逃过几次这样的情况。

  现在,全省临床用血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排队等待,似乎成了常态。此外,每一次输血都意味着互助献血。可符影由于贫血无法献血,丈夫邓和政由于高血压也无法献血,“亲戚朋友都找了去帮忙献血,可十几年,都靠这10多个亲戚,也不行啊。”

  在八灶这间简陋的出租屋里,墙壁上挂着文贤读幼儿园时获得的奖状。符影说:“我要养他,让他活。可我不知道怎么办。”在符影心中,对血液的期盼,就是对孩子生命的期盼。

  六旬阿婆:

  手术用血紧张4个外孙从湖南“飞过来”献血

  5月27日,67岁的蒋雪梅阿婆住进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经诊断为心脏瓣膜病,需要做二尖瓣生物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医生说,心脏瓣膜就相当于心脏里的一道“阀门”,心脏瓣膜病就是说这道“阀门”坏了,需要换一道门。

  “各级手术准备完善了,但血源紧张,没有血,开不了刀,救不了命。”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曹医生说,向医院申请用血后,同时也建议患者发动家属互助献血,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蒋阿婆是湖南省永州市人,她育有7个儿女,其中有5个孩子在海南,都安了家。“知道我需要用血,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都纷纷去献血,但除了两个儿子外,其他的家属都太胖,过不了关,献不了。”

  “求不来血,我心里急,儿女也着急,没有血这条命就没了。”蒋阿婆说,当时她都不抱希望了。

  “心里着急啊,我的血不合格,不能用,姐姐的也不行。”儿媳陈女士说,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打电话回湖南老家,叫了4个外孙来海南献血,给他们买了飞机票,婆婆手术成功的第二天,他们才飞回去的。

  蒋阿婆说,打“飞的”来海南的4个外孙,只有2个符合条件,献了血,其他2个不符合条件,也献不了。

  “花了很大的周折,找了很多人,最终有4个人献了血,每人都献400毫升。”陈女士说,从5月27日到6月3日,8天时间才找到1600毫升血,这期间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办法了。

  曹医生说,蒋阿婆要做心脏手术,可能出血会比较多,这点血是远远不够的,但考虑到阿婆的手术紧急,手术前也调配了一些血过来。6月4日,备血、完善、检查都做完了,当天才做了手术,总共用了10个单位的红细胞、12个单位的冷沉淀,和1400毫升的血浆。

  陈女士说,婆婆手术用血5800毫升,而他们家属献了1600毫升,其余的4200毫升都来自于爱心人士的无偿献血,非常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救了婆婆一命。

  手术后8天,蒋阿婆精神好多了,伤口还有一些微痛。如今,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外孙从湖南打“飞的”到海南献血,“也许我的一条老命就没了。”

  省医院血液内科二区

  现在就有25张用血申请病人一周内输到血算正常

  血液内科是医院里的“用血大户”,很多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都在这里住院。

  在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二区护士站里,有一叠专门的用血申请单,共有25张,其中有2张申请单是同一的患者,是一位77岁的吴阿婆,她分别于6月2日和8日申请用血,但一直没等到,后来出院了。

  “我们这里一周之内能输上血都是正常,等上10天半个月的都有,等最长的是春节后,一个患者等了1个月才输上。”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二区护士长贾莉说,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建议患者家属互助献血,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患者家属不在海南,或者只有一个孩子的,这些人的用血我们也必须要申请,由医院来调配。

  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姚红霞表示,前几年海南血液充足,很多上海的患者都选择来海南输血,并在海南过冬,而近几年海南用血紧张,特别是今年,从春节至今,用血处于紧张状态,要血至少要一个星期,有时还要不到。

  省血液中心

  我省用血相对紧张成常态

  希望更多志愿者主动献血

  6月13日下午5点半,海南省血液中心官网公布的库存血液状态显示:红细胞库存状态中,A型:838;偏低。B型:489;偏低。AB型:138,正常。O型:766,偏低。(单位U,1U=200毫升全血制备而成的红细胞液)。

  “我省用血相对紧张成常态,只能保证手术用血基本够用。”海南省血液中心主任杨毅军表示,今年前5个月,医疗机构手术量10%的增长,手术用血量也随之增长,自今年春节以来,长期处于一种盼血的状态。

  去年,全省无偿献血84702人次,献血总量136299.5U,但献血人次和血量较2013年都有所下降,全年血液入不敷出的境况时有发生。

  杨毅军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他们印制了彩页、折扇、读本、宣传片等,旨在让人人都知道献血这个事,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献血,使血液供应保持一个动态平衡。

  “血液库存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血液离开人体后保存的有效期只有35天(条件是2℃-6℃),因此,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有计划地采集和补充血液。”杨毅军说,采血和供血都要控制好,保持一个动态平衡。

  杨毅军说,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近期献血的人也变多了。13日晚上8点,杨毅军来到海口明珠广场献血点,献血200毫升,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他上一次献血是今年3月8日。每隔3个月献一次血,是他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爱心。

  输血科主任夏兰:

  手术多时血液差点供不上“我们比病人更加着急”

  对于血液的盼望,海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夏兰,有时比病人更着急。

  “急救用血,如果挂不上第一袋救命血,那就是我们工作的重大失职。”夏兰指着输血科血液冷藏冰柜里为数不多的几袋血,心里打鼓,“可现在,我们总共的血液就这么几袋,万一意外,怎么办?”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今年3月3日。碰巧,那天有3个病人同时需血,可由于供血紧张,以至于无法供应。

  那天,夏兰格外紧张。显微外科一个病人互助了2个单位的血液,手术过程中医生来电要血,可库存无法供应。夏兰赶紧跟海南省血液中心打电话,催促赶紧送血。

  刚打完电话,神经外科一名病人手术后也急需用血,此前病人互助献血了14个单位,现在病人急需却无法提供给病人。与此同时,消化科二区一名病人因消化道出血,也急需动用此前互助的4个单位血液,可血液中心依然无法提供。

  夏兰无能为力,只有静静等待血液中心调配血液,然后祈祷病人能够转危为安。她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拟写好了情况说明,直接向上级部门紧急报告。

  幸运的时,血液中心在最后关头将血液送了过来。夏兰至今心有余悸:“如果血液最后没有送到,酿成事故,这就是整个医院、整个社会的责任,那是不可原谅的。”

  还有一次,医生正在手术过程中,突然病人情况恶化,急需用血。医生连带着病人家属一起冲进了输血科,大吼着要血救人。

  “当时他们很着急。”夏兰记得,“他们进来就找我们,说话语气很横,说一定要血。我听完他们的话,也跟着着急,立马给血液中心打电话要血,态度也跟着变坏了,跟他们吼了起来,说一定要赶紧送血过来。”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夏兰说:“除非血液供应充足,否则这样的情况就不会杜绝。”可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每天夏兰都在紧张中度过。9日,医院病人互助献血有46个单位的O型血,可血液中心根据全省情况调配,10日仅送来15个单位。11日,有43个单位的互助O型血,可仅送过来21个。

  夏兰说:“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艰难协调,让最困难、最急需的病人先用,然后再一点点满足其他病人。有时候,血液库存太少,觉都睡不着。”

  面对如此紧张的日子,输血科里的护士深有感触,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固定去献血,一个科室获得献血金奖、铜奖的就有好几个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献血者日,夏兰说:“献血应该是每个人的事情。谁都有用血的一天,现在你(献血)救了别人,将来别人会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