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二0一四年七月十八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呼啸而来,琼岛大地满目疮痍。有一群人,他们在黑暗中擎起一束光,照亮未来。狂风暴雨中,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入抗风救灾;雷鸣电闪中,他们怀揣群众利益冲到了生命的终点;危难中,他们树起了不朽的旗帜。

  超强台风“威马逊”袭琼一周年特别报道

  今天恰逢“威马逊”袭琼一周年,本报回访省抗风救灾英雄模范郭起森、邓育军、符传道的家庭,还有英雄老人张黑弟,他们的名字值得铭记,他们的事迹值得仰望……

2014年7月20日,从海口赶回文昌翁田寻找父亲的林柳,与父亲林诚相拥而哭。本报记者张杰摄2014年7月20日,从海口赶回文昌翁田寻找父亲的林柳,与父亲林诚相拥而哭。本报记者张杰摄
2015年7月14日,文昌市翁田镇松树一村的林诚笑容满面,在新翻修的屋前喂鸡。本报记者张茂摄2015年7月14日,文昌市翁田镇松树一村的林诚笑容满面,在新翻修的屋前喂鸡。本报记者张茂摄

  重生

  郭起森:昌江总工会法律保障部长,抗风救灾途中被山洪卷走,年仅51岁

  邓育军:海口琼山区环卫局驾驶员,连续抢运灾后垃圾殉职,年仅33岁

  符传道:文昌罗豆农场村民,成功转移16人后被洪水冲走,年仅26岁

  张黑弟:海口三江农场管闸职工,59岁,坚守大坝,通知转移420人

  回访人物[郭起森]儿子郭军威:

  跟父亲一样到基层去

  -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实习生陈诗雨

  郭起森离开后,以前一直不会做菜的儿子郭军威现在已经学会做几样家常菜了。

  时光如梭,距离昌江黎族自治县总工会保障部原部长郭起森因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牺牲已经一年了,他的家人忍着巨痛,慢慢恢复正常生活。只是,那份亲人的不舍依旧强烈。

  “到现在,我有时还在幻想,门一开他就进来了。”日前,郭起森的妻子关业香告诉上门回访的记者,丈夫离去,“整个天都塌了”。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但是她和家人都宁愿相信郭起森只是出远门了。郭起森93岁的老父亲郭振环长期卧病在床,几年前又得了老年痴呆症,早已分不清谁是谁,但是每次有什么事情,嘴里叫出的永远是郭起森的名字。

  “我们一家人好像都是他的孩子。”关业香说,以前,郭起森对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因患有脑积水,经常要上医院,郭起森下班就会赶回来做好饭;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他全力照顾,父亲便秘时,他甚至用手指抠;两个儿子的教育,他也没有少费心……

  “现在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了,我要学着代替父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郭起森今年24岁的儿子郭军威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事情想做才做,反正有父亲在。交煤气费、水电费、换灯泡,照顾爷爷、母亲以及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弟弟,家里的重活……父亲把这一切都做了。现在他必须学着代替父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郭军威最近正忙着准备公务员面试,他报考的是乡镇计生员的岗位。去年,父亲离开的时候,他是昌江海尾镇打显村的大学生“村官”。为了让他方便照顾家庭,县里把他调到县民政局办公室工作。

  “父亲总是告诉我,要到基层,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工作。”郭军威说,在机关工作虽然离家近,但是他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愿。父亲年轻时在基层教书,到工会后也是常年与农民工、困难职工打交道,热情服务有需要的群众。

  “我会接过父亲的担子。”郭军威语气坚定地说,他不仅会代替父亲照顾好家庭,而且会继承父亲对基层工作的热情。

  (本报石碌7月17日电)

  回访人物[邓育军]妻子利友香:

  放心吧我们现在很好

利友香和三个儿子很感激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本报记者李佳飞摄利友香和三个儿子很感激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本报记者李佳飞摄

  -本报记者黄能通讯员司建云

  7月15日10时,刚刚清扫完工的利友香,匆匆赶回家中,见到儿子小文、小武又为抢玩具而争吵起来,赶紧上前拉开,劝说两句后,又忙着做一家人的午餐,因为12点她还要回到岗位上值班。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也是同样的忙碌,但心里还有一份牵挂,那就是等丈夫邓育军回来一起吃饭。不料,因为超强台风“威马逊”让海口城市垃圾堆积如山,连续奋战在救灾一线的丈夫因环卫车意外倾覆而不幸遇难,再也不能回来看她和3个孩子了。

  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困难的家庭:一家人租住在琼山城东市场附近的民宅里,双亲老而多病,3个幼子嗷嗷待哺,老大左眼残疾。全家就靠利友香夫妻当环卫工挣得生活来源。邓育军离去后,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利友香一个人的肩上,让人心疼。于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政府相关部门,纷纷向这个家伸出了援手,有的给予捐款,有的帮助解决幼子上学等问题。

  “现在孩子上学的费用全免了,民政部门还给予我们一定的生活补贴,琼山区政府协调的住房预计今年底交房,到时候也有新家了。”在跟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利友香不住地说着感谢,在她的脸上,没有苦难留下的阴霾,话语中也没有任何怨言。惟有在提及丈夫邓育军名字的时候,她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眼角已经湿润。

  现在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就是我最大的责任。”利友香说,社会各界已经给予她和家人很多关心,她很感激。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孩子们能够好好学习,将来成人成才。

  儿子小文告诉记者,家里有一张爸爸的照片,他们想爸爸的时候就会看看照片。(本报海口7月17日讯)

  回访人物[符传道]父亲符勇:

  亲人友人好心人

  都成我家人

7月14日,符传道的父亲在擦拭儿子的遗像。本报记者张茂摄7月14日,符传道的父亲在擦拭儿子的遗像。本报记者张茂摄

  -本报记者蔡倩通讯员黄兹志

  重回文昌罗豆农场,依稀能看到一年前超强台风“威马逊”肆虐的痕迹:被水泡毁的一辆小车停在村口,剩下锈迹斑斑的零件与车架……去年7月18日,疯狂的台风、汹涌的海水袭击了这里。27岁的小伙符传道成功转移了16名村民后,被暴雨狂风带走了年轻的生命。

  罗豆农场南洋村村口,符传道的父亲符勇正安静地等待记者的到来。他对记者点点头,道一声“来了”,便戴上草帽,领着记者穿过狭长小巷往家走,“去年你们来这里还是一脚海泥,今年巷道已经硬化了。”

  还是那间与叔伯兄弟共居的祖宅,还是那个仅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我们农村的习俗,家人过世3年内不动土,一直没修新房子。”符勇抬头望着房脊,努力控制着眼泪。

  “阿道的姐姐符苗苗与丈夫去年11月辞掉上海的工作,回到文昌创业开了一家旅游公司,想陪在我们身边。阿道的妈妈就去帮他们带孩子,我在家看家,他们每个星期都回来看我。”符勇提起小外孙,脸上逸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我的胃病与老伴的关节病也在慢慢好转。”

  符传道的伯母颜为玲是符传道在生命最后一刻从洪水中救出来的人,她心里永远记着这个生命定格在27岁的侄子。颜为玲说,侄子走后,符勇和妻子常常呆在家里不愿出门,现在出门比去年多一点了。

  正聊着天,符勇的手机响了。“是静雅的电话,说暑假还没回家,回来后会来家里看我们。”接完电话,符勇一脸欣慰。符勇口中的静雅,是翁田镇的贫困大学生,在接受这个英雄家庭的捐款后才得以继续学业。

  “很多人来看我们一家,都关心着我们。”对于符勇一家而言,“家”的概念扩大了,邻里朋友、爱心人士、受他们资助的大学生,仿佛都成了符家人,彼此之间有了牵挂,丧子之痛在符勇脸上似乎正慢慢消解。

  告别符勇,回首再看,南洋村没有眼泪。他曾在海水中托起的16名村民,如今住进了修缮或重建的新房;他曾奋勇救人的海边,10多公里的防潮堤被加高加固;他曾趟过的被海水淹没的农田,经试验后又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

  (本报文城7月17日电)

  回访人物[张黑弟]英雄张黑弟:

  不住在坝上我睡不着

张黑弟把守坝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本报记者刘贡摄张黑弟把守坝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本报记者刘贡摄

  -本报记者刘贡

  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去一年,已经领了2个月退休工资的张黑弟,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依旧住在宿舍里,每天守着闸门控制坝内的潮水。

  “不住在坝上我睡不着!”张黑弟说。

  2014年7月18日,海口市三江农场围海大坝暴雨如注,“威马逊”在文昌翁田登陆时,大坝外水位狂涨。

  守坝的张黑弟每半小时巡坝一次。风刮得吓人,坝体轻微震颤。16时,张黑弟发现坝外水位已经比坝内高出2米。于是给场部电话报送了“溃坝危情”,400多名群众得以在溃坝前顺利转移。已经划伤和透湿的张黑弟眼睁睁看着海水涌向良田和万亩鱼虾塘,仍独自在坝上宿舍坚守了一夜。

  “现在又到台风季了,我要坚守好岗位。”张黑弟说。

  今年5月,张黑弟60岁,守坝整40年来,“威马逊”是最可怕的一个台风。台风过后,决口很快修补好,他又恢复了与坝相守的平常日子。

  与大坝连为一体的宿舍共3层楼,张黑弟住二楼。一张床、一张旧躺椅、一台旧电视。他晚上9点入睡,早上6点洗簌巡坝一圈,7点骑电动车到镇上吃早餐。8点多回来,那些养殖户、钓鱼爱好者也陆续“到岗”了。张黑弟跟他们打打招呼,看看捕鱼捞虾,永远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

  中餐和晚餐,张黑弟都会回家解决,吃饭完就赶紧返回宿舍了。张黑弟唯一的希望就是女儿一家工作顺利和生活幸福。

  对于三江这一片围海要建湿地公园的事,张黑弟了解不多。只要没动工,张黑弟就觉得自己的工作还很有价值。

  守坝其实是守闸,因为坝内的生产和生活还靠这个闸来保障。涨潮要开闸,退潮要关闸,潮位太高也要关闸。张黑弟掌控着闸门,既让鱼虾塘保持一定水位,又不让良田受影响。

  “已经领了2个月退休工资,现在算返聘。也许我守坝要守到坝不在的那一天。”张黑弟笑着说。

  (本报海口7月17日讯)

  重建

  树倒房倒,人心不倒,精神不倒

  乐观、勇气、坚强、亲情、大爱……

  在废墟上凝聚起强大合力

  让新希望升腾,让新家园崛起

2014年7月21日,在文昌市翁田镇大城村,74岁的林克芝站在废墟上,低声抽泣。本报记者张杰摄2014年7月21日,在文昌市翁田镇大城村,74岁的林克芝站在废墟上,低声抽泣。本报记者张杰摄
2015年7月14日,林克芝老人和家人站在新房前,幸福满溢。本报记者陈元才摄2015年7月14日,林克芝老人和家人站在新房前,幸福满溢。本报记者陈元才摄

  海口北港岛码头边,停靠的渔船整齐划一,崭新楼房拔地而起,生活是如此的有条不紊。去年“威马逊”给北港岛来了个措手不及的袭击,如今,这个小岛给每一个登上岛的客人,展示着更美好、更幸福的未来。

  如今,文昌市翁田镇2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见新意,村村有变化。一年前超强台风“威马逊”所带来的满目疮痍与刻骨伤痛,在家园重建中、生产恢复中、万家灯火中,正被无数的活力所代替,焕发出新的光彩。

  农田复耕工厂复产——

  有序有力新翁田

  -本报记者蔡倩通讯员黄兹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奔走在文昌市翁田镇2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见新意,村村有变化。在家园重建中、生产恢复中、袅袅炊烟中、万家灯火中,一年前超强台风“威马逊”所带来的满目疮痍与刻骨伤痛正被无数的活力所代替。泪水划过的脸庞、曾经绝望的眼神,就像通往翁田公路旁重展枝叶的相思树一般,经历短暂的枯黄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政府担保住进新家

  翁田镇明月村委会内六村,下午的太阳照在村里新房的琉璃瓦片上闪闪发光。“住在新房里,感觉今年夏天特别凉快呢。”村民钟玉燕坐在自家新房的客厅里,享受着穿堂而过凉丝丝的海风。干净的瓷砖、崭新的家具,一切都展示着屋主幸福的生活。

  一年前的“威马逊”,打塌了钟玉燕家的房屋,吹毁了羊圈,压死了她辛苦养殖的11头羊。两个月后,台风“海鸥”又排山倒海而来。不久后政府工作人员上门为她家登记政府房屋重建补贴时,她突然转过脸哭了,“家里哪还有钱建房?”

  “没有政府帮助扶持,我的房子是盖不起来的。房子盖好了,就什么都不怕了。”钟玉燕靠政府担保贷来了5万元建房款,盖起了9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又专心饲养剩下的小羊,如今家里的60只羊又在羊圈里撒欢了。

  离内六村不远,明月村的防灾楼工地上,30名工人正在烈日下施工。这栋楼,寄予着村民们的希望。“明月村三面环海、台风多发,村民都希望防灾楼早一点建设好,交付给村民使用。”明月村党支部书记陈泽存擦了擦黑瘦脸庞上的汗珠,告诉记者。

  去年,超强台风“威马逊”及强台风“海鸥”先后登陆文昌,翁田镇是文昌市受灾最严重的乡镇,而内六村又是翁田镇200多个自然村里遭受台风袭击最重的灾区,全村倒塌的房子高达90%。重灾区内六村从去年10月开始重建房子,12月底,村民陆续告别帐篷,欢欢喜喜搬进了新房。这个村也因此被定为“灾后重建示范村”。

  恢复生产规模扩大

  阵阵咸腥的海风刮来,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苏泰山却觉得那是最好闻的味道:“南美白对虾育苗可离不了海水,温度、氧气含量、海水盐度,哪个都不容疏忽!”

  这个位于翁田镇的虾苗孵化厂在“威马逊”中遭遇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损失高达几百万元。该厂职工奋力自救,经多方努力,早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规模比去年甚至更大,供应岛内及广东、广西十几家海水养殖企业虾苗,年产虾苗已达亿尾以上。

  翁田镇大山村的养鸡大户林克英同样在台风后东山再起。“看我现在的鸡舍,这油布、这木材,比去年坚固多啦!台风来了也不担心!”林克英向记者展示他新建的养鸡基地。去年7月的那个晚上,林克英养殖的上万只文昌鸡在台风过后只存活下几百只,他振作精神、咬紧牙,立刻着手修复鸡舍,锲而不舍地继续养殖文昌鸡。现在他的养殖规模已达4万多只,远超去年。

  农田复耕种出希望

  “久旱逢甘雨啊,这几天的雨可算是缓解了旱情。”翁田镇博文村委会金马堂村边一片瓜地里,博文村党支部书记周国辉正在瓜地里查看旱情。今年以来,博文村数千亩农田已全部复耕,村民们都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我们农民,能种田就有希望。”周国辉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村3000多亩辣椒卖了个好价钱,解了不少村民的燃眉之急。

  据翁田镇镇长郑学介绍,翁田镇全镇农业受损面积3.05万亩,现已全部复耕。上半年全镇种植反季节瓜菜3.125万亩,其中西瓜0.523万亩,辣椒1.945万亩,其他瓜菜0.657万亩,常年瓜菜种植面积608亩。

  “威马逊”过去一年了,翁田的苦难已如乌云般散去。抱虎角默默地守望,南海的浪花奔腾如昨。来翁田,感受这个小镇重生的伟力。(本报文城7月17日电)

  新房新船新厂新未来——

  生机盎然北港岛

  -本报记者单憬岗实习生何佳蔚通讯员陈亮

  7月15日上午,记者乘坐着从曲口驶向对岸北港岛的快船,从远处眺望,码头边整齐划一停靠着渔船和钢筋水泥砌起了新房,生活是如此的有条不紊,几乎看不出这是一个一年前被超强台风“威马逊”肆虐得不成样的小岛。

  去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给海南来了个措手不及的袭击,位于海口东寨港口的孤岛北港更是受到了严重损失。但是,如今登上岛的每一个人,无不对这里恢复生产生活的现状惊喜感叹,未来正在向这个小岛展示更美好的前景。

  “来尝尝今天刚从海上捕捞的鱼”

  陈文英夫妇是北港岛上最典型的渔民,晚上八九点钟涨潮时夫妇俩就将渔船开到海上放网,待凌晨两三点再将满载鱼虾的渔网收上来,这便是渔民一天的捕捞。

  去年“威马逊”刚过的7月29日,省委书记罗保铭在赴北港岛指导救灾重建工作时,要求我省海洋渔业部门无偿为北港村民提供一批生产用的渔船,帮助渔民尽快恢复生产。到去年11月,政府补偿的灾后120艘渔船全部建成并发放到渔民手中。120艘玻璃钢渔船加速了北港渔民恢复生产、延续生计的进度。

  “没想到政府能为我们直接补偿了渔船,跟以前的渔船是一样规格大小的,正好替换掉之前用了十几年的旧渔船。”陈文英指着停靠在码头边一排排墨绿色的玻璃钢渔船说。

  陈文英的妻子饶雪荣介绍道,平时一天能捕到10多斤鱼,每天有三四百元的收入,收成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到八九百元,家里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说罢,她从厨房里拿出一盘刚刚炸好的小鱼,“来尝尝今天刚从海上捕捞上来的鱼!”

  “没有政府,我如今还住在老瓦房里”

  灾后政府重建房屋16户,修缮房屋25户,皆已全部按时完成。看到损坏的房屋修缮一新,重建的房屋高大敞亮,村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村民饶亚凤一家住在北港岛的边上,出门就是一片碧海蓝天。吹着这敞亮新屋里的凉爽风,饶亚凤很是知足。饶亚凤的新房是一栋一层的平房,砖墙砖地。她坐在民政救灾简易床上,手里还摆弄着政府发放的无叶电风扇。去年12月住进的新屋子里,家具稀稀落落,但她乐观地说:“至少政府给了近7万元重建房屋补贴,我们东拼西凑地把新房给建了起来,天灾不由人,但也打不掉我们北港的精气神。”

  72岁的阿公陈长丰热情地把我们往他的新家里引,一栋重建的新平房和一间修缮过屋顶的房子,“没有政府,我如今一定还住在老瓦房里。”

  陈阿公家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家中的两个孩子因为身患残疾还享受着低保,但是阿公很开朗很乐观,去年没过脖子的大水没有冲垮他的意志。“只要手脚能动,我都会下海捞鱼。”阿公拍拍自己硬朗的身子骨说。

  “新养殖的鱼苗已经长到十几斤重”

  北港村党支部委员陈奕存家中在台风前共有52个渔排,台风过后渔排散落在海上各处,南至罗豆农场、西至新埠岛、东至铺前,前后花了10多天才将被打得不成样子的渔排找回,东拼西凑地组装了18个渔排。去年10月,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广东阳江,把五六斤的鱼苗买回来养殖,如今已经长到十几斤。

  现如今他除了渔排的生意外,还将资金投入到更安全更有保障的地方。今年春节前,在哥哥的帮助下,他在文昌木兰港开始合伙投资孵化鱼苗的工作,与生俱来的海上情怀让他上手很快,对于未来的生活他有十足的把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