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永恒伤痛“依然无法忘记日本人的伤害”

  相比起生活上的艰辛,心理上的痛苦更难熬。那是一辈子的伤痛,从日本侵略者施暴的那一天开始,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如今,89岁的陈林村老人依然记得,日军惩罚她做“四脚牛”的情景。陈林村用手在胸前比划着,“一把尖刀就放在肚子下面,人用手脚支撑着身体,趴在上面。一旦坚持不住,背部拱了起来,日本人就拿棍子打后背。”

  一边描述着,老人干枯的眼睛里就泛起了泪花。

  外侄女婿何日林看着这一幕有些不忍,打断了老人的讲述,说:“吃一颗孙女给你买的奶糖吧。”老人听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奶糖,不好意思地放进了嘴里。老人含着糖,脸上又露出了微笑。

  “每次回忆起过去那些事,老人就不高兴。”何日林担心,“接下来几天,她不高兴。”老人不开心,就沉默,一整天不说话,就坐在家里,眼睛盯着门外发呆。

  何日林有时也劝老人出去走走。可老人哪儿也不去,最多就是站在门口看着门外的行人。何日林说:“自从老伴去世后,她就不敢出门了。”

  卓天妹同样习惯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发呆,哪儿也不去。偶尔在家里看电视,可一看到抗战的电视剧、电影,老人就悄悄地转过了身,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儿子陈道仁也无奈,他知道母亲内心的伤痕似乎永远都好不了。

  性格刚毅、还曾当过战士的林爱兰,也有自己的恐惧。从日本人的魔窟逃出来后,林爱兰立誓终身不嫁,四处流浪,直到64岁的时候,才抱养了一名弃婴。

  如今,老人住在敬老院。可枕头下却放着一把伸缩式小刀,床头则挂着一把10多公分长的镰刀。

  老人说防贼。可养女林宝香说,那是因为母亲缺乏安全感,“她表面胆大、性格刚毅,可心里仍旧放不下,忘不掉那段历史。”

  在健在“慰安妇”郑亚洪的家,她的弟弟郑德民听说记者来了解“慰安妇”历史,拿了两个木凳子,给记者模拟当年姐姐受刑时的场景。

  “螺丝穿过两根木棒,死死扣住了我姐姐的脚。”郑德民依然记得,“无论怎么挣脱都不行,绑住后,日本人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记忆不曾消失,伤痛从未减轻。如今,70多年过去了,那些恐怖的经历依旧像恶魔一样,在这些幸存老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陈厚志说:“这些永恒的伤害,只有日本政府的诚挚道歉才能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