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法骗子惯常的四招骗术

  骗子榨干老人的养老钱,留给大妈大爷的只有虚幻的健康。这些不法商家怎么忽悠老人?第一招,洗脑营销。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向老年人灌输歪曲的健康理念,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诱惑老人买保健品和治疗仪器。第二招,亲情营销。营销人员一见面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其实看中的就是老人兜里的钱,让他们最后买了保健品。第三招,体验营销。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吹嘘疗效,忽悠老年人花钱。第四招,免费体检。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赶紧掏钱治病。

  二、如何避免老人盲目购买保健品

  有关人士认为,老年人所经历的上当受骗与“医疗保健”有关,可能与老人对于死亡的焦虑感有关,这种焦虑情绪下,人更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以降低焦虑。此外,一些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较疏远对象(如邻居、陌生人)的信任感会有所提升。这种信任也会给予一些不法商贩。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避免老人盲目信任保健产品商家,降低老人对死亡的焦虑,子女或亲友可以尝试去做以下几点:

  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体检,用“白大褂”的权威驳倒不明商家;多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给他们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并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际范围内进行情感交流,有安全感的老人比较不容易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让老年人适当劳动,适当做贡献,增加对自我价值认可,提升自尊水平,这有助于减轻焦虑;尽可能保证老年人的控制感,即自主决定权。

  三、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要提高警惕

  海南省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一直以来都在加强药品、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督管理,定期公布全省监测检查发现的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及相关情况,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广告宣传,应在医师和药师指导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消费者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购买时除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特别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使用。一些具有辅助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对于疾病患者绝不能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保健食品以及医疗器械的选购上,老年朋友一定不要轻信对方的夸大宣传和承诺,对产品的真伪和功效要多咨询有关监管部门,多与子女商量,以防上当。另外,购买前要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许可证明和产品相关批文。购买商品后,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发票,以便事后维权。

  当发现有虚假、夸大宣传产品功效等欺骗消费者行为或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消费者可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拨打电话12331举报。

  原标题: 送油又送米“陷阱”等着您 老人买保健品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