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中关于“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可谓给科研人员带来极大的鼓舞。要求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同时,加大重要贡献人员的收益比例,鼓励通过股权激励来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不少科研人员评价道,《意见》里一系列的举措颠覆了以前很多的“禁区”,将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多年来想说又不能明着说、想做又不敢大胆做的试探性工作,一瞬间变成有政策可依、有方针可循、有制度可靠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性工作。

  王庆煌表示,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热科院将采取下放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等措施,打通成果和收益的“任督二脉”,让每个科研人员都成为成果转化的“武林高手”。

  人,是创新驱动的主体。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热科院就是从“人”入手。

  今年,热科院两件出人意料的“新鲜事”,可窥其变。一是,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处级干部辞去“官职”,专心从事科研工作;二是,一位没有获得过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的专家被破格晋级为正高职称。

  变

  12名高级专家“弃官从研”

  田间专家“破格”晋级

  热科院南亚所副研究员石伟琦是12名“弃官从研”的其中一位。这位刚刚40出头的所领导班子成员,在过去的5年任职期间成绩显著,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肯定,许多人认为他“前途无量”。然而就是在这时候“辞官”了。

  “考虑有二,一是管理和科研对人的要求不同,管理需要人均衡发展、处事圆融;而搞科研,则需要钻研与冒险精神。”石伟琦说,自己性格更适合做科研,如果两头兼顾,会两头都顾不好。

  其二就是,热科院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让资源向科研人员倾斜,让管理人员更职业化、专业化。

  “以前领导干部占用的资源多,有些领导承担或挂名的科研项目多达八九个,而现在规定处级以上干部最多只能承担一个科研项目,科级一项也不能承担。同时,管理人员不能从所从事科研平台里获取除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奖励以外的其他报酬和福利待遇。”热科院人事处处长唐冰说,“此外,我们允许科研人员带项目入股企业、创办企业等,但是管理干部不能。”

  “杂事少了,可以集中精力搞科研了。”辞去所长助理,石伟琦就从办公室扎进了试验田。

  “管理人才也是不可少的,实际上,我们是通过两条线进行管理。让科研人员专心从事科研时,也让管理人员安心于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各自有晋升渠道。”唐冰说。

  而那位被“破格”晋级的幸运儿是热科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高景林。报名竞争正高职称的院里有60多位,但只评选15位,竞争很激烈,“我没有一个高档论文成果(署名为第一作者的省二等奖以上)”高景林说。

  不过,高景林却有另外的“强项”,就是他的科研成果老百姓认可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用高景林的话说,他的研究缺乏论文所需的精准性,但是符合田地的实践生产,研究过程也是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

  高景林研究的项目是蜜蜂授粉技术。近年来,随着海南冬季瓜菜发展迅速,每到授粉时节,就出现人工荒,高景林的研究项目正好破解这道难题,同时节约了瓜农生产成本还帮助蜂农拓宽收入来源,同时在提高瓜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均有效果。

  高景林从副研究员晋级为研究员,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热科院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新政策就提出,破除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的论资排辈观念,在科技、生产、服务“三农”一线的专家优先倾斜或破格晋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也向基层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基层、注重业绩的用人导向。”热科院党组书记李尚兰表示。

一位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提取椰子肉进行分析化验。本报记者苏晓杰摄一位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提取椰子肉进行分析化验。本报记者苏晓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