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8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拉开帷幕。骆云飞 摄资料图:2018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拉开帷幕。骆云飞 摄

  (潮起海之南)海南黎村苗寨30年变迁: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文明

  中新社海口4月20日电 题:海南黎村苗寨30年变迁: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文明

  中新社记者 洪坚鹏

  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妇女主任黄秋梅家三间平房的一侧,是一座才搭建不久的木亭。她还在屋顶装上了音箱和射灯,力图为自家的小小农家乐营造点“商业氛围”。

  而黄秋梅1996年嫁入什寒村时,土路进村、煤油灯照明、“刀耕火种”式的农业生产、四面漏风的船型屋的景象令她难忘,当时“就像一个‘原始社会’。”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什寒村,曾是当地最贫穷的黎族苗族聚居村庄,如今吃上了“旅游饭”,景况得到极大改善。

  海南黎村苗寨多分布在偏远山区,过去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1987年,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成立了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6个民族自治县。次年海南建省,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30年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五年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带动下,6个民族自治县不断加大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并积极打造旅游度假区和风情小镇,依靠外部“输血”和自身特色文化谋发展,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1999年起,电线拉进了什寒村,水泥路从山下修进来,村民们也搬进了新房里。山高林密,现在已成为优势,在政府的支持下,什寒村依托黎族苗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

  游客来了,农家乐有了生意,野蜂蜜、野林芝等山货有了销路。2016年,什寒村村民人均收入便超过了1.3万元(人民币,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