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李兴民 摄影报道)9月2日晚23时许,海口市博爱南50号隔壁的一处古老民宅二楼墙体发生坍塌,所幸事发时夜晚街道上行人稀少,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3日上午,商报记者接报赶到现场看到,在海口博爱南、水巷口、中山南这一带街道上的房子普遍破旧不堪。据了解,古民宅坍塌等类似事故更是屡屡发生,繁华的街道边就是随时可坍塌的危房,每每都让路过的居民心惊胆战。为此,不少市民呼吁海口能加强对老房子的“定期体检”和“保护措施”,以防止坍塌事故再次发生。

市民爆料市民爆料

  海口百年民宅发生坍塌

  3日上午,有市民微博爆料称,9月2日晚上11时许,海口市博爱南路上一古民宅发生了坍塌事故,所幸没有砸伤行人。

  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古民宅一旁的地面上到处都是落下的砖块和泥块,抬头望去,二楼外墙的墙体也岌岌可危,稍遇刮风下雨,砖块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掉下砸到过往行人。在繁华的博爱南街道上,记者看到泥刷的墙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缝,最严重的地方要数平房的外立面,无论是谁看到都会情不自禁倒吸一口气。

  “雨季来了,我们的危房怎么办?”3日上午,海口博爱南路古民宅发生坍塌事故之后,一占姓户主忧虑地说。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居民说道,其实在博爱南、水巷口、中山南等路段,很多危房下就是商店,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很有可能导致多人受伤,悲剧真的随时可能发生。“应该警醒呀!”居民这样呼吁。

记者目击记者目击

  海口多路段古民宅成“危房”

  博爱南50号隔壁一处古民宅二楼墙体发生坍塌后,老屋安全问题一时成了这里众多住户关心讨论的话题。9月3日上午,商报记者就居民关心的博爱南、水巷口、中山南等繁华街道上,还有多少古老民宅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来了走访。

  在繁华的博爱南路上,商报记者看到街道两旁,大多为二到三层的骑楼建筑,其中大多由于年久失修,墙面斑驳,墙体有明显裂缝,部分楼房赫然贴上了“危房请注意安全”的标语。记者注意到,一些虽然没有悬挂醒目的危房建筑标语,但房子看上去破旧不堪,墙体严重开裂,一些胆大的经营户,依旧在里面照常营业,完全没有准备搬离的迹象,难免让人冷汗连连。

  在水巷口,街道上就是川流不息的车辆,道路两旁多数建筑的墙面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最严重的裂缝从上到下竟然有拳头大小的宽度,而平房的下面就是商店,行人经过这里时都是战战兢兢,存在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让人更担忧的是,在一处“危房”标记前,记者看到有人竟在危房中盖起了小房,还安然地生活在里面。

  “老屋年久失修,我们是不敢再住了。海口还有不少这样的房子,墙壁有多处裂缝,多数都已摇摇欲坠,民宅成危房已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政府部门是应该好好管一管了。“水巷口一古民宅户主担忧地说。

居委会回应居委会回应

  我们只能拉警戒线做提示

  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街道办居仁坊社区网格员告诉记者,2日23时许他们收到消息后,就立即赶到现场调查,并对现场布置了警戒线,防止过往路人的安全再次受到威胁。据了解,虽然博爱南50号的户主比较多,但户主之间相互联系却很少,街道办已经动员在场户主尽快联系其他不知情户主,以便能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采访中,对于危房的安全问题,很多住户都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早日将此事列入议事日程,替他们想想解决的办法。

  中山街道办、居仁坊居委会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好,除了平日时常提醒住户注意安全外,每逢恶劣天气来临,我们都会将住在危房里的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于像博爱南路、水巷口、中山路等海口老城区域,很多房屋的建成年代本身就比较久远,年久失修是危房形成的主要原因。“

  居委会另一位工作人员称,由于这些老民宅都属于私人财产,政府部门对于一些安全隐患也不能私自采取措施,未经户主同意就擅自维护会很容易招来官司。

市民呼吁市民呼吁

  有关部门应该按《条例》办事切实负起责任

  据了解,《海口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纷纷表示,对年代久远的房屋,有关部门不仅应该对其进行定期“体检”,还应该采取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负起责任。

  业内人士称,造成海口市内危旧房屋数量仍然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使用年限长。海口市的危旧房屋不少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相当部分甚至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到现在已经大大超过了其使用年限。

  二是建造标准低。由于当时客观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局限,海口市的危旧房屋建造普遍采用砖墙、砖木结构,使用年限短,抗震、抗风能力差。

  三是自然条件的影响。海口市气候潮湿多雨,常有台风袭击,加快了危旧房屋的损坏。

  四是有的砖混结构的房屋,本身的设计使用年限就只有30年;有的框架结构的房屋,设计的使用年限为50年。

  因此,一些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房屋,的确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建议,海口市房屋安全管理站应切实加强对市区一些老城区“高龄”民宅进行管理,以防止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