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邱肖帅

  “3个月里陆陆续续的拿给他90万,承诺定期还我,可2月份人就失踪了。”海口市民陈先生最近遇到件烦心事,认识二十多年的“老同学”陈某名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以高额利率回报为诱饵陆续向他借钱,多则二十万,少则几千元。陈先生通过向微信、银行卡转账、现金等形式转给了陈某名90万元。可2月初,当陈先生想要回钱的时候,老同学却失踪了。

陈某名近照 受访者供图。陈某名近照 受访者供图。

  “仗义”老同学生财有渠道 高额返息利润很“诱人”

  “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觉得不存在信用问题,刚开始想着能帮他就帮他。”陈先生说,和陈某名是小学同学,2018年9月一次同学聚会上两人再次重逢,在共同感念着那段读书时光同时,并承诺以后多常联系。果不其然,此后两人经常相约喝茶吃饭。通过多方交流,陈先生得知老同学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在海南开设有寄宿培训学校等,并且有专门的投资赚钱渠道。

双方往来短信截图。受访者提供双方往来短信截图。受访者提供

  “一个月5个点的利润,第一次我拿给他20万,他也按照约定给了我利息。”陈先生说,2018年10月,陈某名以生意周转为名向他借钱,第一次借去20万元,当月又借了6万元。在借钱后,陈某名准时将利息打给了陈先生。这让陈先生认为这个老同学很讲信誉。

  “后来借钱越来越急,给的回报从5个点、7个点,涨到了10个点。如果是我家人的钱,就给我15个点一个月。”陈先生说,在陈某名的承诺下,他开始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并透支了信用卡30余万元,以及向银行借贷7万元。这些钱都以微信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转给了陈某名。截止12月底,陈先生先后9次给陈某名转账约76万元。

  微信拉黑、电话失联……老同学借钱后玩“失踪”

  双方往来短信截图。受访者提供

  “1月以后,他说生意遇到点问题,每天借钱,9号那天就微信转账29560元,现金给了他10万元。”陈先生说,进入2019年1月,陈某名在微信上频繁借钱,“银行卡被冻结,资金紧张”“尽你最大的能力帮我找5-10万元”“再麻烦你一次,微信可以转一万块吗?我存钱不够了。”……陈先生说,在陈某名频繁的借钱后,他仔细算账才发现,已经借给陈某名90万元,并且,这90万元并没有留下任何字据。在亲友的提醒下,陈先生认为自己很可能上当受骗了,他开始找陈某名追要借款。

双方往来短信截图。受访者提供双方往来短信截图。受访者提供

  “去跟他要钱,他一会说因为资金流过大账户异常,两张卡被冻结。一会又说被公安传唤了,才没联系我。”陈先生说,陈某名开始用各种理由拒绝见面,拒接电话,还删除了微信。在彻底找不到陈某名后,陈先生先后两次前往万宁万城镇陈某名的老家寻找。“第一次去,他家人打电话能打通,可是我一把电话拿过来的时候,电话就挂断了。”陈先生说,后来,他接到了陈某名的短信,对方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不方便讲太多,不是逃避陈先生,借款一事会尽快解。此后,陈先生多次拨打陈某名的3个电话号码均无法接通。记者也多次拨打陈某名电话均无法接通。

  “回想这几个月的事,十分后悔,怪我太容易相信别人了。”陈先生说,原本准备半年后买房的计划已经落空,而眼下每个月还要面临着1.5万元的贷款利息。面对当前的情况,陈先生已准备报警和准备材料起诉对方。

  律师支招:收集好相关证据走司法程序

  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王业镇律师建议,在民间借贷关系中,要做好保留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借条、借款合同、聊天记录等等,最核心的是要保留好已将出借款项支付到位、借款利息的利率等证据,如是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则打印银行流水清单即可证明,若是现金支付的,建议要让对方出具收条或欠条予以证明,否则日后发生纠纷将难以举证,关于借款利息,若没有证据证明双方的借款是按约定利率产生借款利息的,那么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该笔借款一般认为是不存在借款利息或者借款利息从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的。本次事件中,陈先生若要选择通过司法程序实现债权,要收集好证明存在借贷关系、出借款已支付到位、利息利率的约定等证据。

  王业镇提醒各位出借人在决定出借款项给他人之前,应综合考虑债务人是否具有还款能力、借款利率是否符合常理等问题,提前做好风险把控,以免日后债务人无力偿还而出现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