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9%,但土地面积制约、种植规模小,加工企业原料紧缺、精深加工水平有限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海南椰子加工企业的发展。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为海南椰子产业的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走出国门寻找替代资源

  两会上,致公党海南省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借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促进海南椰子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提案的执笔者林鸿民感慨:“目前我国椰子产业年需求椰果高达26亿个,而全省仅能生产2.5亿个椰果,绝大部分需从越南、印尼、菲律宾进口。海南企业生产的椰汁饮料的原料多通过边贸进口。一旦国外限制椰果原料出口,对海南椰子产业原料供应影响非常大。”

  “我国已有企业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经营大型油棕种植园的成功实例。文昌、琼海已有一些民营企业赴印尼加里曼丹等地收购当地椰子原料,这些都值得借鉴。”林鸿民建议,海南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给椰子加工企业主动走出去的动力。“支持海南椰子加工企业前往印尼收购、并购或控股、参股现有椰子园,争取参与生产经营,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相关部门为椰子产业向外发展提供融资、税收、保险等支持,建立可行的海外投资保险法规和制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风险保障与服务。”

  推进椰子加工产业园区建设

  如何破解当前海南椰子产业发展的困境?林鸿民认为,抱团发展是关键。“应推进椰子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采取联营、合并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林鸿民举例,文昌市政府已规划在海南航天风情小镇-龙楼镇建立椰子加工产业园区,包含种植、加工、科研、旅游七大系统工程。“建议把椰子加工产业园区建成体现我国水平最高的椰子旅游景区。设立椰子深加工厂,提取椰子醇、脂肪酸、椰奶蛋白,生产高级化妆品、生物医药与保健品、商档洗涤用品等;提供品种更丰富的椰子休闲食品;开发东南亚特色的椰子菜肴,椰子饮料,促进海南椰子产业与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增效。”

  致公党海南省委的另外几名委员也指出,应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园区,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将进货供应商、销售渠道、品牌创建等进行整合。

  拓展椰子文化品牌内涵

  李家淦委员认为,虽然椰树被正式确定为海南的省树,但目前椰子树文化品牌建设的各项基础都稍显薄弱。“要将海南椰子产业壮大发展,就应该做深做强海南椰子文化。”

  李家淦建议,拓展椰子文化上,相关部门应该推陈出新,并进行政策扶持。“比如引导创立进行椰树文化研究、椰树种植管理的技术研究机构,建设椰树文化艺术馆、博物馆,设立椰树文化主题日等。打造创意产业,策划椰树文化与旅游、娱乐文化相融合的项目,开发一系列有特色的生活产品和旅游商品,如生活类的碗碟、筷子、勺子等等,如旅游类的工艺品,并且以椰子为主料制作美食金椰、绿椰全席等等,把椰树文化品牌打造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来自九三学社海南省委的几位委员也指出,可积极发挥海南椰子产业联盟的作用,设立国际椰子论坛。邀请“一带一路”椰子主产国的领导人、企业家以及科研专家参加,重点围绕椰子文化习俗、椰子产业发展、椰子产品、椰子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调动全民参与的热情,发展椰子产业文化,加快海南椰子产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