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海口经济圈”消费助农大集市上选购农产品。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本报7月30日讯(记者马誉嘉 王舒仪)7月30日早上7时许,秀英区秀华路口开始热闹起来。市民通过简易的安全线,打开手机“扫一扫”海南省健康一码通,凭绿码进入消费助农大集市。猪肉、糟粕醋、芋头、瑶柱、新鲜瓜果菜……不到2个小时优质特色农产品已销售一空。

  这是“海口经济圈”海口、澄迈、文昌、定安、屯昌5家供销合作社首次联合举办的消费助农大集市,来自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10家帮扶企业积极参与,搭设12个展台,销售海供红(绿)茶、火山羊、桥头地瓜、牛肉干、富硒大米及黑猪肉丸等198种优质特色农产品,上午实现销售额4.6万元,490户农户从中直接受益。

  “凌晨4点多开始在县里备货,带来的花生油、野菜面、黑猪腊肠、小米辣椒卖了3000多元。”屯昌县供销社下属屯供乐农电商公司经理林道江说。现场,不少市民推着买菜小车、提着环保袋采购。市民陈虹看中了来自澄迈的瑞溪牛肉干,询价后爽快购入两包,“便宜又实惠,而且买得放心。”

  “今天买了猪肉、小鱼干、虾米,不用去屯昌就能买到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方便多了。”市民王文青一边展示着“战利品”一边说,希望能经常举办消费助农活动。

  秀华路居民刘先生拎着在集市上购买的新鲜猪肉告诉记者,他路过集市时看到新鲜的肉菜便买了100多元,“我经常在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买肉,助农大集市上的农产品价格不贵,质量也不错。”

  据海口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正通过“海口经济圈”供销合作社系统合作发展联盟倡议机制,主动在秀华路口打造消费助农大集市,推动供销合作系统在“市场化”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有益尝试。

  下一步,5家供销合作社将轮流在本市县组织开展消费助农活动,差异化整合各市县优质农产品资源,促进跨区域销售,在鼓起农户“钱袋子”的同时,不断丰富市民“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