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水,主要是新建、扩建水厂。但是不少村镇水厂因缺少管网铺设,导致入户率低。以中和镇为例,该镇属于火山岩地区,地下水铁、锰超标,新建的自来水厂本是为解决中和镇墟及周边村庄共6万人饮水问题。但是,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乡镇自来水厂的预算只负责将管道铺设到村口,入户则需要农民自己出钱铺设管道。但是,村民表示,使用自来水需要缴纳水费,还要自己出钱铺设管道,这不合理。到目前,新水厂用户人数也仅为1万人。
省水务厅农水处副处长卢佐峰坦言,这种现象在全省很普遍,由于中央和省级财政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的资金有限,没法做到管道进村入户,导致集中供水入户率低,只有陵水、万宁等少数市县,拨出专项资金,将管道铺设到农民家中。
管理之痛
有人建无人管水厂成鸡肋
由于后期管理难,大部分乡镇选择转包给个人承包者运营,而这也导致了乱象丛生。
不仅是配套设施不完善,让新建的农饮工程成“烂尾”,而建好的农饮工程,也常常因为出现管理运行不畅等问题,导致农民饮水困难。
按照规定,村镇水厂建成,通过水利部门的工程验收合格后,就要移交给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运行。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员“三缺”,大多数乡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人员经费和管网设备维修费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主要依靠水费,省市县均没有安排财政补贴。运行管理费用高,又没有固定经费,成为农饮工程运行管理的难点,一些乡镇视其为“烫手山芋”。
卢佐峰表示,目前,我省村镇水厂共有60多家,如果严格按照水费1.5元/吨,24小时不间断供水的规定,基本上是亏损的。因为,我省在设计水费标准时,虽然给水厂留了7%的利润,但是由于入户率低,而已入户的农民用水量少,单位水成本提高。
卢佐峰说,我省在饮水安全的宣传上也存在不足,农村大部分群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饮用地表水的危害,观念没有转变,难以接受花钱用水。
一项调查发现,近九成农民仅从肉眼判断水质的安全,没有意识到水中的氟、氯、铁、锰等元素超标对人体的危害性;85%农民愿意花钱用水,但能接受的费用一般在5元/月左右;15%农民表示只要交钱就不用水。特别是当前农村“留守”家庭较多,老人和小孩更不愿交钱用水,这就造成农饮工程实际供水规模低、运行成本高。
由于后期管理难,大部分乡镇选择转包给个人承包者运营。而这也导致了乱象丛生。
三亚、乐东、儋州等部分村镇水厂就出现承包者提高水费,有些甚至高达2元/吨-3元/吨,加大了农民的负担,而有的村镇水厂干脆在用水淡期停止供水。
同时,为获取更多利润,承包者承包水厂后,没有按照规定管理管道、清洗管网,导致部分地区管网破坏,影响饮用水水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降低成本,不少水厂过滤消毒设施不完善、运行不顺畅,加上后期管理不规范,我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偏低。
记者了解到,乡镇政府把自来水厂移交给私人承包者经营,但是自来水供水时间、管网维护维修、管道定期清洗、水费收取等方面一直存在监管空白,而农村自来水卫生检测方面,也因为较分散、投入大,检测频率过低,部分水厂一年检测不到两次,检测结果也未向用户公布。
尝试之路
地点:琼海、屯昌
城市向乡镇供水城乡水价一个样
为解决个体承包者管理运行村镇水厂存在的种种不规范,我省有市县尝试用新方法来破解此难题。
屯昌尝试将村镇水厂交由县自来水厂统一运营管理;而琼海市则尝试通过官网延伸,市自来水厂为11个乡镇供水,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目前,琼海市自来水厂除向嘉积中心城区和周边农村供水外,供水管线已辐射延伸到博鳌、塔洋、潭门、官塘、福田、上埇、朝阳、泮水、万泉、新市等11个墟镇,解决了近12万农村人口的用水问题。
“供水管网资金由政府、水厂和村民共同承担,政府先后投入了2300多万元,水厂投入了近1000万元,政府和水厂投入的资金主要是将管道铺设到村口,而入户管道则由村集体集资。”琼海市自来水公司经理郭兴说。
塔洋镇福寨村,2011年市自来水厂的管道铺到了村口,村民们集资1.2万元,将管道延伸至各农户家中。村民吴丹花拧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出来。她说:“以前,村里都是喝井水,由于水有点浑,打上来后,要放上半天,等泥垢沉淀后才能用。通了自来水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据琼海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琼海市自来水厂向农村供水,也提高了水质合格率。
水价方面,琼海市自来水厂实施的是同网同价,即城市用水和农村用水均是1.5元/吨。吴丹花说,家里6口人,3个月交一次水费,一次40多元。
“现在,如果农村供水单独核算成本,肯定是亏钱。不过,我们采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模式运营,将农村、城市用水成本一起打包,可以保持微利保本经营,按每吨1.5元的水价,水厂有0.1元/吨的利润。”郭兴说。
自来水公司需要实现规模化运作,才能降低运营成本。“琼海市自来水厂一期总供水能力为9万吨,每天达到7成的供水能力就可以微利了。”郭兴说,现在水厂每天供水7万吨,其中向农村供水约1万吨,已达到规模供水降成本的效果。
郭兴认为,农村水市场是有潜力的,农村实现自来水供应已是大势所趋,从长远来看,是有经济效益的。“以塔洋镇为例,2002年,每天用水不到5000吨,现在每天要用2.5万吨。随着农民逐渐意识到地表水的危害性,农村用水量会逐年提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农村供水利润微薄、甚至微亏,但是市县和较大镇墟,因为人口密集,水厂供水是有利润的,政府可以尝试通过打包的形式,将城市水厂与村镇水厂交由一家公司运营,通过城市利润反哺农村。
他山之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是全国性难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要求,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护主体,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开始探索长期管理办法。
2008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围绕“三个一”(落实一个专职机构、落实一笔专项经费、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破解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难问题。
安徽省淮南市也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市、县(区)两级财政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县(区)两级财政按5:5比例筹集维护资金。农村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按照“鼓励使用、减轻负担”的原则,实行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相结合的水价制度。
海南可4招破解
业内人士建议,总结各省的经验,海南应该从四方面破解农村饮水工程后期管理。
一是政府应该制定相关规定,规范村镇水厂运营管理,并加强监督。同时,对从事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质管理、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维护、管道维护与维修等业务知识,实现持证上岗。
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并优化监测指标和监测频率。
三是对分片集中供水和分散小型供水工程存在征收难、经费平衡难的问题,出台鼓励政策,在合理确定工程水价和征收额度的基础上,建立财政奖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一方面树立农民自觉缴纳水费的意识,另一方面也给予适当的补助,弥补运行管理经费的不足。
四是设立农村饮用水专项管理资金,主要用于小规模水厂(供水站)和偏远欠发达地区劳动困难、水价不能按成本到位的水价补贴、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水源地的保护、水质的监测等。(本报海口9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