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三亚5月7日消息(三亚新闻网记者 刘丽萍)对于发“红包”,三亚市虽然并非第一次,但最近向全民派发2.2亿元“红包”的消息,还是成了省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居民如何申领?申报的方式渠道有哪些?5月7日,三亚新闻网记者针对上述问题采访了三亚市财政局。
5月4日至6月20日前,各归口管理部门需对所属归口重新进行数据采集,于6月23日前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人员信息分银行打印纸质汇总表,盖章报送三亚市财政局,6月26日前后,三亚市财政局对该批人员进行发放。
7月1日至7月15日,各归口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未能成功发放居民受理补报和信息更正,于7月20日前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人员信息分银行打印纸质汇总表,盖章报送三亚市财政局。三亚市财政局于7月23日前开始对信息变更人员进行补充发放。申报人申请信息逾期申报不予受理,每人均只有一次申报和修改信息机会。
据了解,本次物价补贴发放需要各归口重新全部采集数据信息。资金发放渠道不变,仍是通过银行直接发放补贴资金到申请人提供的个人银行卡上。申报和修改信息人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2014年5月份财政工资统发系统人员名单内的,由三亚市财政局直接导入系统、无需申报;未实行工资统发人员(包括财政实拨人员、属于统发但尚未在2014年5月份工资统发系统中的人员,以及单位自筹资金发放工资的人员)由各自单位网上申报。通过登录三亚市财政局网站首页(http://www.mof.sanya.gov.cn),打开常用链接栏中的“三亚市居民直补网上申报平台”,进入申报界面。首先通过公告栏查询,获取登录单位登录帐号,凭登录帐号和初始密码登录系统申报本单位员工身份及帐户等相关信息,单位申报员工信息时可以逐条录入,也可以下载信息采集模板,编辑完电子表格的相关信息后批量导入。单位申报维护完员工身份、帐户等信息后,即可将数据网上提交送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逾期不予受理。
(二)城乡低保对象及五保户由三亚市民政局以2014年5月份的最新导入系统。受补对象如需修改申报信息的,到三亚市民政局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予受理。市民政局核定人数后按银行分类打印纸质汇总表盖章报送三亚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三)三亚地区企业在职人员补贴,由企业申请获得登录账号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登录三亚市居民直补网上平台进行申报和修改信息。企业维护完职工人员信息后,网上提交送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逾期不予受理。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将审核通过的人员信息按银行分类打印纸质汇总表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非本市户籍的本市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凭身份证和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连续6个月在三亚市缴纳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缴款凭证,到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进行申报和修改信息或个人自行网上申报后,将有效证件送到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进行审核。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通过后录入直补系统,核定人数后分银行打印纸质汇总表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四)由三亚社保发放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机关单位退休工勤人员补贴,由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核准后,按银行分类打印纸质汇总表报送三亚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五)三亚城乡居民向本人户口所在村(居)委会申报和修改信息,由村(居)委会核实后提交区管委会、镇政府进行审核,区镇审核汇总后按银行分类打印纸质汇总表报送三亚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六)农垦系统人员的补贴申报。由各个归管农场按照企业的形式,申请获得登录账号后自行登录三亚市居民直补网上平台,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申报和修改信息。企业维护完职工人员信息后网上提交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审核,逾期不予受理。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将审核通过的人员信息按银行分类打印纸质汇总表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七)被征地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员的补贴申报和修改信息由市农保局核准后,按银行分类打印纸质汇总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根据报送的纸质文本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相应银行,再由银行发放至各受补人员银行卡。
本次申报需要全部重新采集信息,为避免因归口(单位)变动造成漏报,建议属于三亚市本地户籍的人员尽量到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申报。2014年1月后出生的新生儿,如尚未办理身份证的可先以出生证号到所在村(居)委会申报。
据悉,三亚市纪检、审计、物价、发改、统计等部门会加强对物价财政补贴申报及发放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违反本方案规定,采取虚报、伪造等手段骗取财政补贴的,除全额追回所发补贴外,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