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

  让农田不再“春怕旱、秋怕涝”

  制图/张昕

  ■ 本报记者 余小艳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我省北部地区冬季瓜菜采收接近尾声,春耕春种陆续开展。4月20日,在澄迈县中兴镇大云洋,头戴草帽、挽起裤脚的农户们三五成组,或插秧播种,或开着耕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好一派热闹的春耕图。

  “今年不愁水,收成肯定比往年好。”中兴镇大云村农户冯志山,一边忙着插秧,一边高兴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冯志山的底气来自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去年7月,澄迈县统筹整合农业资金,每亩投入1500多元,通过平整土地、修沟渠、打机井等一系列举措解决了大云洋8000多亩地“春怕旱、秋怕涝”的问题。

  据澄迈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统计,自2011年以来,澄迈建成高标准农田37.11万亩,中央、省级及县级三级财政资金投入13亿元。近3年,澄迈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8.1万亩,2021年计划再建设3.65万亩(不包含农垦地区0.15万亩)。随着农田生产设施稳步改善,灌排体系持续优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昔日的“望天田”正变成“高产田”“放心田”。

  “望天田”变“高产田”

  走在大云村的高标准农田里,阡陌纵横,路通渠连,冬季瓜菜收后的田野又添了新绿,一行行秧苗吐露新芽。

  “收完瓜菜种水稻,人勤地不懒!”种植户刘柳一边忙活,一边向记者算起收入账:“我主要种植辣椒、豆角、地瓜,大约8亩地,平均一亩收入7000多元。”

  “稳产增收,离不开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大云村干部冯德广说,今年春节前后气温寒冷且干旱,不少冬季瓜菜出现冻伤和旱情,抗寒抗旱夺丰收,靠的是硬实力。

  去年,澄迈县投入2000余万元,对大云洋进行改造,修建了两座蓄水坝、60余条26600多米的排灌沟、4条3600余米机耕路、40条机耕桥等,惠及澄迈县金江镇和中兴镇两地的农户。大云洋的瓜菜躲过严寒和干旱这一关。

  完善的排灌体系,还吸引了外来投资者的目光。去年冬季,海口的一家药材公司,计划在澄迈建设药材种植基地,最终选择在大云洋租种600亩至1000亩农田。

  “种植中药材,进一步释放土地资源价值。”冯德广开心地说,最近药材基地已经陆续种上药材苗,还有不少村民去基地打临时工增加收入。

  近日,在澄迈县福山镇龙凤村,村民们正忙着将从田地里采摘回来的南瓜装车,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近年来,澄迈县大力引导群众种植南瓜及其他瓜菜,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做优做强传统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好处多着哩!”大伙打开话匣子——

  刘柳说,以前大云洋田间是1米多宽的土路,车一过,尘满天,赶上下雨天,三轮车都走不动,“现在新修的水泥机耕路又宽又平,农机进田容易了。”

  与此同时,“瓜菜运输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称重完就拉走,非常方便。”冯志山说,过去每到丰收季,大家采收的瓜菜全靠手提肩扛拉到集市上售卖。如今新修了机耕路,且在每块田头预留车辆停靠空间,不少瓜菜收购商愿意直接到田间地头收瓜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前看得见水,却用不上水。”冯德广解释,大云洋原本并不缺水,但是由于未修建蓄水坝,无法实现配水到田间。“现在新修了蓄水坝,管网四通八达延伸到田间,旱能浇、涝能排,省事又省心。”

  “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围绕农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和改造。”澄迈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坤介绍,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水网、路网、电网“三通”,耕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田成片,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

  4月21日,在澄迈县永发镇侍郎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挖机、推土机奔忙于田间地块,清运渣土、平整土地、整修机耕道。这是本月刚开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预计建成2.09万亩,总投资5225万元,涉及3个乡镇6个田洋。据了解,5月中下旬,澄迈还将开工建0.37万亩高标准农田,现正在进行勘察设计阶段。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澄迈县农业农村局成立5个专项督查协调组,澄迈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成立3个跟踪服务小组,明确跟踪服务责任人和督查责任人,协助解决施工过程中碰到的河沙、与农民纠纷等问题,保证项目施工顺利。

  同时,相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科学制定项目工程倒排工期表,任务工程量细化到每周每日,定时更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动态。

  澄迈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利于加快区域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下一步,澄迈将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不断推进,同时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督。

  (本报金江4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