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印象陵水文化行>正文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的印记

A-A+2014年11月24日11:25陵河文艺评论

  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坐落在陵水老城区中山东路,曾经是海南第一个红色政权,始建于民国十年。建筑是旧时祠堂式的院落,早期是商人会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黎族党员黄振士的带领下,领导和发动陵水人民起义,建立了陵水县苏维埃政权。政权虽然仅存在半年,但却为琼崖后来更加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开辟了先河,在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解放后,广东省文化厅、陵水县政府拨出专款,对旧址进行全面维修,于1983年11月25日成立县博物馆,该馆是我省最早开放的市县博物馆之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激昂澎湃的陵邑怒潮

  陵水老城区中山东路是一条老街,街道不宽,路两边的楼房不高,密密匝匝地排列,都是店铺,人流不断。路面两旁还摆了各种地摊,卖槟榔的,卖早餐的,卖各种小吃的,尤以水果摊最多,这条路也被陵水人称为“水果行”。

  今天的辉煌是一种实力,昨日的辉煌是一种文化。一个城市是有生命的,而老街便是一个城市童年的记录载体,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年代,由于海上的贸易商船都在这附近的陵河码头停靠,这里也曾车马骈阗,八街九陌。虽然今日已经不再繁华,但热闹却依旧,各种小贩地摊在为生计忙碌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民生风情图。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建筑是旧时祠堂式的院落,原是琼山会馆,其间雕梁画栋,鎏光彩绘十分讲究,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精妙华贵之处尽显。院落有3进,中有天井分隔,天井享四方之清风,纳八方之灵光,人在白璧红枋间游走,自是心地清明。穿行廊间,时间显得悠长,空气中带点腐烂的味道,墙壁的白石灰也有些剥落,露出了水泥的面目,墙脚或有青苔暗生,便见得朱梁雀替与格扇门红得鲜亮,华彩昭彰。如此一落差,更是古韵弥漫。看着这样的景象,瞬间便会萌生出一种自然而凝重的历史感,历经岁月磨砺和时间侵蚀的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构筑了其独有的魅力

  廊间天井,一片明亮,阳光从檐顶直射进来,最显眼的就是天井右侧的“陵邑怒潮”群体圆雕,这是一座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五人群体雕塑。一个红军战士带领着四位黎族农军战士冲锋,在红军战士高举手枪发出进攻号令的瞬间,三位黎族男农军战士,露出结实壮硕的胸肌,一持钢叉,一持土枪,最后一位吹响冲锋的牛角号,一位妇女战士手持镰刀,回首振臂高呼,身后放佛有千军万马的怒吼,他们前仆后继的进行冲锋。这组雕像表情栩栩如生、神彩飞扬,战士们脸部的表情很鲜明,瞬间凝固的画面放佛弥漫着战火硝烟的痕迹。当年三次起义的情景便是如此吧——如一首凝固的英雄史诗般,令人不由得热血沸腾起来。

  据史料记载,当年参与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大部分为陵水黎族同胞,领导者黄振士本人便是文罗镇水流坡村黎族峒长的长孙。琼崖苏维埃政权能率先在陵水诞生,部分原因是黄振士利用自己是黎族峒主后代的特殊身份,先后争取到武装比较好的王昭夷、吴中育、黄传仁、符家元等十多名黎族峒主带领武装队伍加入了革命行列,农军一成立马上就发展到七八百人。陵水人民一直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据陵水县志记载,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黎族人民就爆发过各种反压迫的起义斗争。在琼崖特委的组织下,黄振士带领陵水农军,配合琼崖纵队,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支队伍,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攻占陵水,攻打和乐墟,智歼铜岭民团,保卫陵水苏维埃,攻克三亚,攻打万城,血战分界市,藤桥突围,保亭营血案,彭谷园战役等大小战役。

  雕塑反映的正是当时斗争的场景,红军战士振臂一呼,黎族人民无论男女,都奋不顾身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压迫战斗中。

  永不消褪的红色记忆

  告工人书

  (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工友们!

  死了呵!凶恶的改组派,又在各地勾结一股土匪民团及失意的官僚政客,用了什么的“护党救国军”的招牌欺骗民众,树起反蒋的旗帜了,尤其是在琼崖的活动,更是闹的不休。你们生活的痛苦,更要因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呵!

  可是,军阀愈混战,你们愈痛苦。此次反蒋战争一爆发,不论反蒋胜亦好,蒋系胜亦好,对于我们还没有丝毫利益,战争的军饷及一切的费用,总是从你们的身上直接敲剥出来,如此之每甲收米粮,又附加一切的苛捐杂税,这都是改组派准备和布置爆发反蒋战争的作用。

  工友们!起来!一致团结勇敢起来!站在本苏维埃旗帜领导之下,反对国民党进攻苏区和红军,反对军阀战争,以革命斗争来消减军阀的战争,只有这样,才得到彻底的解放!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

  在陵水博物馆内,这篇《告工人书》是其中的一个展品。这里有详尽的图文记述,还有大量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器皿、各种现已锈迹斑斑的粉枪、米担、打铁玷等农军武器和生活用品。地契、书约、刑具、大刀、长矛、弓箭、土制手榴弹等等……

  王小波曾说: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                                                            

  这些锈迹斑斑的展品,犹如古老的黑白电影,见证着黎族人民浴血奋战,追求解放的永恒瞬间,每件展品都有着不同故事,这些不同的故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7年6月,由黎族人民的武装力量组建成的陵水农军被编为琼崖讨逆军第八路军。7月,中共陵水县委在坡村成立,由黄振士任书记,王昭夷任农军总指挥。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县委决定武装起义夺取县城,创建工农民主政权。

  7月11日,在黄振士、王昭夷等人的领导下,陵水讨逆军由坡村出发,第一次攻打县城,但由于敌军有主力军守城且防守严密,农军久攻不下,牺牲十余人,损失药枪七支,战斗失利,被迫撤回坡村,第一次攻打县城失利。

  时隔一个星期,借着敌军主力部队调往万宁之际,黄振士等再次率领部队从坡村出发,深夜三点抵达城外,十八日晨发动总攻击。攻城突击队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扑近城墙,搭起“人梯”,越墙猛攻。经二小时激战,击溃敌军保安队和中区民团三百多人,顺利占领县城。讨逆军入城后于7月21日宣布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欧赤任主席。还成立了工会、农会和妇会。这次起义,攻克陵城,并成立人民政府,是琼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大胆尝试。但在人民政府成立5天后,反动县长邱海云纠集便纠集土匪、民团一千多人,兵分三路向我反扑。敌一路从下园渡口偷袭王昭夷哨所;另外两路分别从桥头渡口和新街尾渡口向我夹击。战斗至拂晓时分,黄振士、王昭夷率领讨逆军向城东门突围,撤退时用稻草捆蘸着煤油点火,抛进城内,阻敌追击。这一仗,我牺牲数人,黄振士负伤撤到城东溪屺园村藏在一姓周的农民家里,第二天拂晓时才化装回到坡村。数天后,县委在坡村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决定开辟新区,开展自卫游击战争。从此,利用山区自然屏障,从西至北设立万丛、大艾肚、坡村、黎亭弓和高量五个营口,把陵水西、北两区约二百多个大小村寨连成一片纵横二十多里的红色区城。县委在这里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没收公田官租分给农民,征收地主租谷用作军饷。

  1927年11月25日,农军一千多人,在黄振士、王昭夷的率领下,向陵城实行包围,这次因暗探告密,敌军已弃城逃向北区贡举一带,农军顺利占领了县城。1927年7月26日,陵水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陵城召开,宣布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地址在琼山会馆),推选王业熹为主席。委员有黄振士、许邦鸿、郭绍元(女)、谢是位、黄其祥、王志超、冯娥群。苏维埃政府下设:宣传、土地、财政、民政、交通、妇女、军事等七个科,为保障战时供给,苏维埃政府还特别设立经济委员会,符良清为主任。这是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从这里开始,海南的土地革命进入了建立红色政权的新阶段;从这里开始,星火点燃了全岛革命斗争的火种。

  侠骨柔情的黎族战士:黄振士

  在县博物馆的最后一间展馆内,有一尊黄振士的铜像,其右手叉腰,左手拿着一本书,张唇微笑着,仿佛想跟我们说些什么。黄振士铜像所处的背景是一片血红,两边放射出金黄的光,在一间以白色调为主的房间里尤其显眼。黄振士雕像左右两边,是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创建杰出的领导人的半身头像,有第二任县委书记许邦鸿、第三任县委书记林宏梓、陵水县委负责人王白伦、首届苏维埃主席王业熹、第三届苏维埃主席陈光华、东路红军总指挥徐成章、琼崖特委组织部长陈垂斌等。黄振士雕像的正对面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陵水革命烈士名单。

  央视《走遍中国》曾播过一期《陵水星火》,讲的是黄振士为了革命放弃爱情的故事。革命不只是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豪情壮志,还有在炮火硝烟洗礼中的男儿傲骨女儿柔情。黄振士出身黎族峒主家庭,1919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又以高分考取广东大学文学院深造,在去广州求学路上救了黎族少女吴觉群,二人同去广州读书,共同学习,共同探求救国真理,彼此互相吸引,互相爱慕。回到陵水后,吴觉群担任了陵水女子中学的第二任校长,是黎族的第一个女校长。吴绝群长得漂亮,学了文化见了世面后更是出众。

  1927年,应琼崖党组织要求,琼崖特委在水流坡村宣布正式成立陵水县委,黄振士被任命为第一任县委书记。据考证,当时少数民族任中共县委书记在全国还是第一例。为了在陵水组织斗争武装准备起义,黄振士首先发动叔父黄国义携带九支钢枪,十四支火药枪和二十多人参加农军。当时文罗的黎族七弓峒主王昭夷有一连人的武装队伍,且武器较好,只要能把王昭夷争取过来,其他的黎族峒主都会应风而聚,在黄振士的多次动员下,王昭夷提出要吴觉群嫁给他作为加入条件。党组织派人做黄振士和吴觉群的工作,二人已相处七年,感情深厚,为了理想,二人同意了。于是吴觉群嫁给了王昭夷当妾,动员王昭夷带领自己的武装加入了农军。

  王昭夷加入组织的动机不纯,结果当然不好。革命进入低潮后,王昭夷叛变,并设计屠杀黄振士率领的陵水独立团,惨无人道的“保亭营血案”,而后伙同围剿部队围攻当时农军驻军的彭谷园。致使陵水苏维埃政权和琼崖工农革命家东路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县委、县苏领导等300多人全部牺牲。50多人受伤被捕,被送往县城当众砍头剖腹,英勇就义;苏维埃政权成立半年被迫解散,这一天,英雄血泪流成河,邪恶的黑火在彭谷园上空熊熊燃烧……

  在那一战,黄振士等三十余人突围脱险。吴觉群第二天知道后,到陵河边找了三天,没找到黄振士,就北上广州寻找,并继续革命,两年后牺牲。而黄振士于1932年夏,在乐会大路乡被窃居琼崖特委团书记的反动分子冯勋一伙杀害,不幸牺牲,时年三十六岁。海南人将二人的故事视为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救吴琼花一段的原型。

  彭谷园反围剿失败后,陵水革命进入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但陵水的历经沧桑九死不悔的陵水黎族、汉族人民仍然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以游击形式进行抗争等待黎明的到来……

  以黄振士等人为领导而创建的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是以黎族人民为组织和领导的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从陵水苏维埃成立开始,直至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举,它的创建,是琼崖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和建立革命政权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参考资料:《陵水苏维埃革命斗争史》作者:王良瑞 侯算夫 蔡娇华)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