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成功为一名出生仅2个多月大的极早早产儿男婴实施双眼视网膜病变手术。
患儿徐某阳是一名胎龄27周出生的极早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250克。本来身体各方面状况都极差,在他两个月大时又被发现患有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虽经对症治疗但病变仍在进展,需要手术。辗转多家医院都因孩子太小,体质太差,手术难度大,麻醉风险高等原因没能手术治疗。但是,孩子的病情不能等,多一天病情就会加重一天。去年12月7日,经某医院介绍,他的父母带着他来到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这已是发现他双眼视网膜病变的第10天了。经检查,他的双眼视网膜病变已达5期,已无药物治疗的可能。同时还伴有早产儿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等10多种疾病。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谢青主任请示医务科组织儿科、麻醉科专家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婴儿眼球小,组织脆弱,发育不成熟,与成人手术有很大不同,需要更精细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技能。同时,患儿病情严重,视网膜发育明显滞后,正常视网膜面积小,但纤维血管组织形成的膜增殖严重,牵拉视网膜移位、脱离,极难松解。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患儿是极早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合并全身异常,麻醉风险本来就大,如果先做一只眼,等这只眼康复后再做另外一只眼,麻醉时间相对要短一些,麻醉风险相对也要小一些。但是时间不等人,患儿的病变发展非常快,如果等一只眼康复再做另一只,有可能另一只眼就失去了机会,只能永远失明。
最后大家统一意见,尽全力挽救,两只眼同时做。在对患儿经过一星期的体能纠正后,去年12月12日下午,在全麻下进行双眼玻璃体切除+剥膜+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气液交换手术。为确保手术质量,给孩子最好的术后效果,专门邀请了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马进教授主刀,历时1.5小时,由于此前准备充分,应对风险预案完善,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即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24小时监护治疗了3天。于12月15日又转回眼科,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化痰及局部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今年1月4日 ,患儿康复出院,历时28天,为这名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争得重见光明的希望。(通讯员/汪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