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轻人放下胶刀外出打工

  最近这两年,覃玉兰所在新星作业区14队队长陈辉华,明显感觉到了胶工这份工作在不断“降温”。他介绍,2010年至2011年橡胶价格好的时候,14队有56名胶工,现在只有46名,“现在胶价低,有的胶工每个月拿五六百元,生活比较困难,年轻一些的人都去外面打工了。”

  有人算了一笔账,以一名胶工割胶一天可收到50到60公斤胶水计算,这些胶水可以加工成18公斤左右的干胶。按9000元/吨干胶的价格算,一公斤干胶的价格为9元,胶工割一天胶产值为162元,扣除上交给公司的那一部分干胶(大约60元),以及社保费、肥料费、农药费、运输费等,一个月能领到1000元就算很不错的了。此外,部分胶工负责的橡胶林,由于树龄低等原因,一天的胶水产量达不到60公斤,他们的收入更少。

  “好的时候也有过。”金江分公司工会有关负责人说,以前橡胶价格好的时候,有的胶工每月工资达1万多元,比农场干部每个月三四千元的固定工资高出好多。但现在,不少胶工每个月只有几百元,有的胶工不仅领不到钱,甚至还要倒扣。该负责人表示,针对部分经济困难的胶工,公司每年都会进行慰问帮扶。

  破题

  养蜂种果树,发展特色农业

  据悉,在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公司扭亏为盈,帮助胶工致富,金江分公司目前已在多个作业区探索发展火龙果、芒果、荔枝种植和蜜蜂养殖等特色农业。金江分公司新星工作站第一作业区1队,去年4月份成立了一家由胶工经营管理的蜜蜂养殖合作社。11月20日,记者前往采访时看到,一片槟榔林里,几名胶工正打开蜂箱,引导蜜蜂出去采蜜。 

  “我们这里的蜜蜂是百花蜂,就是采各种野花野草的,所以蜂蜜的营养价值很高。”该蜜蜂养殖合作社社长欧阳光辉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山上养野蜂,去年看到身边的胶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想通过自己的特长带着大家挣钱。他找到5个想创业的胶工家庭,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

  养蜂一年收入可达10多万

  “我们这里四周都是大山,养蜜蜂有优势,合作社才成立一年多,已经养了100多箱蜜蜂,其中我家养了60多箱。”欧阳光辉说,合作社的蜂蜜都是纯天然的,目前供不应求,想买需要提前预订。一瓶一斤装的蜂蜜售价150元(包邮),上门自取100元一瓶,一箱蜜蜂一年产蜂蜜25斤左右。“加入合作社的胶工家庭,一年养蜂收入在5万元到10多万。看着我们挣钱了,今年又有5个胶工家庭打算加入合作社。”

  欧阳光辉除了养蜂,也割胶。“虽然割胶收入低,但还是每天都去。”他说,自己把精力主要放在养蜂上,妻子则主要负责胶林管理、施肥等,两边都不耽误。

  别让胶工变“焦工”

  当务之急是改善4万多名胶工的收入状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江分公司有不少像欧阳光辉这样的胶工,他们通过养蜂、种植荔枝等,家庭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二十万元,不过大部分胶工的家庭年收入还是很低。由于工作环境特殊,很多“4050”胶工患有风湿病、肠胃病、腰椎、肩周病等疾病。2014年,农垦工会对1.3万余名胶工进行调查发现,87%的胶工曾因风湿疾病严重影响工作,86%的胶工曾患胃肠病,他们平时吃药的开销也不小,有的人维持生计都很困难。

  据了解,目前海南垦区有4万多名胶工。在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推出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胶工的收入状况,保障他们的生活,是目前垦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