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淡定

  不买“学区房”也能上名校

  与准小学生家长们相比,那些准初中生家长要淡定得多。“现在小学升初中有推荐入学程序,只要孩子在小学表现优秀,就有可能被推荐到优质初中。根本不用担心是否在学区内居住。”家住海秀路的黄先生说,从去年开始,身边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因为在小学表现优秀,被推荐到海南侨中、海口一中等名校读初中。就连海南中学初中部也会通过学校推荐的方式招收数百名学生。

  在海口市二十八小当班主任的林老师近日在开家长会时盘点称,2015年度,她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受推荐到优质初中就读。除向海南侨中、海口一中、海口实验中学、琼山中学等教育局直属学校初中部推荐名额外,还向海口九中、海口十中等区教育局所属优质初中推荐名额。这些招生政策的变化,让原本不在这些优质初中学校划片招生范围内的学生,也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回应热点

  推行时间表还在研究讨论中

  海口市是否会实行“多校划片”的招生政策?是否会出现家长们担心的“学区房白买”的情况呢?要先打开这个问号,就要弄明白“多校划片”的操作原理。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读称,“打个比方,你看中了海口一中初中部的学位,在龙华路某小区买了一套房。但实行‘多校划片’后,这个小区可能同时划到海口一中、义龙中学、海口八中的招生片区里,去哪所学校是不确定的。”据其强调,“多校划片”信息的传播,初衷之一就是给“学区房”降温,因此,“学区房买了白买”的情况,未来有可能出现。至于海口市推行“多校划片”的时间表和具体做法,该负责人坦言,目前都还在进一步研究、讨论中,等到方案成熟后才会向社会公布。

  其实,对于我省的学生家长而言,“多校划片”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省教育厅从去年至今所下发文件中,曾多次提到“多校划片”。今年4月底,省教育厅曾发文指出:对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需求强烈的地区,要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追根究源

  教育均衡发展是关键

  “多校划片”真的会令“学区房”降温吗?

  “家长之所以追捧‘学区房’,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有教育人士指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教育不公平现象。在每年的海南“两会”中,教育公平一直是热词。

  海口市教育局相关工作负责人称,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除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资之外,还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比如,从去年开始,在龙华区试行了学区制模式,将龙华区辖区内的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当成一个整体来管理,实行强弱搭配的集团式互动办学模式,设置了学区长学校作为主要引领学校,同时让学区内学校之间的老师、课程、管理等资源流动起来。“学生、家长择校不就是择师资、管理嘛,我们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先实现小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均衡,然后带动大范围的教育均衡。”该负责人表示,学区制管理模式在龙华区铺展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效果。

  新闻

  背景

  教育部今年 两提“多校划片”

  今年,教育部两提“多校划片”。3月31日,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部署,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

  最近一次是在11月26日,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上哪个学校。

  但亦有细心的家长搜索发现,上述“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涵盖了24个城市,海口并不在范围之内。

  相关链接

  各地新生入学 政策不同

  去年,北京小升初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等因素,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其中,“多校划片”学校须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

  上海执行的是“五年一户”的入学政策。自去年起,上海市静安区提出“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个学生”的政策(双胞胎和单独二孩除外)。随后,虹口、闸北等区也纷纷根据各区实际情况,提出类似的“学区房新政”。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