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最后一位南侨机工张修隆于10月29日在文昌家中离世,享年102岁。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21岁的张修隆告别国外优越的生活,和战友奔赴战场,挽救民族危亡。
11月2日下午,海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务办公室主任陈健娇受海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杰的委托,专程前往文昌抱罗镇张修隆家中,对老先生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张修隆孙子张业文介绍,爷爷8月下旬刚刚度过102岁生日,逝世前身体还不错,但9月不小心摔了一跤,床上躺了一个多月,“爷爷安详地走了。”
张修隆祖籍文昌市抱罗镇里隆村。1939年,年仅21岁的张修隆报名参加第九批“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抗战。抗日战争结束后,张修隆回到新加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回家乡(文昌)居住至今。
据了解,从1939年2月起,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和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先后有3193名南洋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九批回到祖国。其中琼籍南侨机工有800多名,有400多名牺牲在滇缅公路上。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张修隆的记忆里,往返无数次的盘山公路有多惊险自可想象,但更令他记忆深刻的,是随时可能出现在头顶的日军轰炸机。“我在车队负责运输的是汽油,这比其他军用物资更加危险,只要有弹片火星,汽油随时会爆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张修隆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文昌,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过着平淡农耕生活。张修隆木工手艺高,是当地有名的木匠。他为人低调,乐于助人,和村民相处融洽。对于自己曾经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的这段经历,张修隆守口如瓶,连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2010年,一次偶然,张修隆的南侨机工身份被披露。此时张修隆已经92岁,看着“赤子功勋”的牌匾,那段记忆好像上辈子的事。
张业文说,爷爷晚年生活幸福,政府一直为爷爷发放生活补贴,并常来看望慰问。家里四世同堂,温馨和睦,爷爷生前也乐善好施。
南侨机工背景:
“南侨机工”是指抗战时期,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1938年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至暗时刻,沿海口岸相继沦陷,几乎所有国际通道被日军封锁殆尽,只剩偏居西南的一条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抗战生命线”。在时任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的号召下,1939年至1942年间,3200多名华侨青年放弃了优越平静的国外生活,在被称作“死亡公路”的滇缅公路上运输抗战军需物资、抢修运输车辆,为抗日做出贡献。
史料记载,在1939年至1942年间,滇缅公路共抢运约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多辆汽车以及其它无法统计的各类物资。其中,南侨机工运载抗战物资45万多吨,平均每天400吨。至战争结束,他们中有1000多人将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奉献给了这条抗战生命线。在南侨机工中,海南籍南侨机工达800多人,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原标题:
海南最后一位南侨机工张修隆离世 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