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社会>正文

盘点2014年上半年网络辟谣TOP10

A-A+2014年7月7日17:37央视网评论

  NO.1 PM2.5中碳纳米颗粒致孕妇流产率高达70%,是真的吗?

  近期,有关“PM2.5中碳纳米颗粒会导致孕妇流产”的说法流传很广。

PM2.5中碳纳米颗粒致孕妇流产率高达70%,是真的吗?PM2.5中碳纳米颗粒致孕妇流产率高达70%,是真的吗?

  最近,有关“PM2.5中碳纳米颗粒会导致孕妇流产”的说法流传很广。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显示,PM2.5中的碳纳米颗粒对初次怀孕孕体具有很明显的损伤作用,造成流产率高达70%。”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就对雾霾心有余悸的网友更加焦虑。很多“准妈妈”更是不断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以求心安。

  记者调查发现,此网络传言是假的。该说法的来源仅仅是针对妊娠小鼠的实验,而且是通过射入的方式进行的,并非小鼠主动吸入这些物质,实验结果更是不能直接适用于人体。PM2.5中的碳纳米颗粒种类也有上百种,实验中只用了其中一种,含量极少。至于其他种类是否有影响暂时并无研究,“准妈妈们”不用如此惊慌。

  NO.2 “越南搜救人员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不实

“越南搜救人员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不实“越南搜救人员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不实

  3月8日,有报道称,越南搜救人员当天在越南南部金瓯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信号,后经证实为谣言。

  3月8日,有报道称,越南搜救人员当天在越南南部金瓯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失联客机信号。后经证实,越南媒体所报道的“信号发现位置”是飞机失去联络前的最后位置。

  NO.3 专家澄清“六号杯盖”热饮有毒传闻称无须担心

专家澄清“六号杯盖”热饮有毒传闻称无须担心专家澄清“六号杯盖”热饮有毒传闻称无须担心

  最近,网上有种传言称:“喝热饮要当心了,因为这塑料的杯盖可能导致中毒。”

  装热饮店家多用纸杯,为了避免溢出,纸制的杯子上常常还会配上一个塑料的盖子。但最近网上有种传言,影响还挺广泛:说喝热饮要当心了,因为这塑料的杯盖可能导致中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介绍说,国际上对苯乙烯进行了一个评价,国际癌症组织把它列为2B。就是说高剂量的情况下对动物有可能有癌症的风险,但是对人没有数据,就是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对人有风险。所以世界各国都没有把苯乙烯作为高风险物质来对待。

  王教授告诉记者,其实正规的塑料制品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因此在正常的食品接触中人们并不需要担心。

  NO.4 网传“有人兜售杀伤性望远镜”北京警方辟谣

网传“有人兜售杀伤性望远镜”北京警方辟谣网传“有人兜售杀伤性望远镜”北京警方辟谣

  6月9日,兰州公安官微称:“近日接到网民反映‘冒充军人兜售望远镜诈骗’的情况。经查共有5辆辽K牌照的车辆及9人在兰州兜售假冒伪劣望远镜。”

  近日,微信上出现一条“紧急通告”,称“如果有人给你个军用望远镜,大家千万不要看。在你聚焦的时候会有一根针弹射出来射入你的眼睛,这时他们会将你带走,后面至于会发生什么,自己去想。要明白,这个世界缺少肾和角膜……”该消息被网友大量转发。

  昨天,记者注意到,该消息最早出现于兰州。6月9日,兰州公安官微称,近日接到网民反映“冒充军人兜售望远镜诈骗”的情况,经查共有5辆辽K牌照的车辆及9人在兰州兜售假冒伪劣望远镜。

  11日,警方表示,9名可疑人员均来自辽宁,或是亲戚或为老乡,“他们想通过销售望远镜赚点零花钱”。所查获的望远镜并非网上所说的“具有杀伤性的望远镜”,而是低价购来的“三无产品”。

  NO.5 加油“跳枪”实为“偷油”,是真的吗?

NO.5 加油“跳枪”实为“偷油”,是真的吗?NO.5 加油“跳枪”实为“偷油”,是真的吗?

  近日,微信圈传言称:“加油员突然停掉油枪,然后再打开,又停掉,这样来回搞几次,油枪内的压力就会突然增大,加油器上的计量码表就会转得快些。”

  油价是“有车一族”最为关心的大事,“涨多跌少”的现状让很多车主不得不“算计”着自己爱车的耗油量。然而,加油时往往越在意越会“缺斤短两”。

  近日,微信圈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加油“跳枪”实为“偷油”。该说法称:“加油员突然停掉油枪,然后再打开,又停掉,这样来回搞几次,油枪内的压力就会突然增大,加油器上的计量码表就会转得快些。”

  经央视网记者多方查证,网络传言是真的。其实,无论“跳枪”对油表产生的变化大小,都存在着“偷油”的空间。但相关专家也表示,一般情况下油量变化都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实测值不能以偏概全。车主为规避风险,可选择口碑较好的加油站消费。对此,一位驾驶员朋友打趣说:“看来,只有选择自助加油站加油,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NO.6 新疆喀什地区:“新疆局部地区将断网”通知为假

新疆喀什地区:“新疆局部地区将断网”通知为假新疆喀什地区:“新疆局部地区将断网”通知为假

  5月28日,新疆喀什地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喀什发布”辟谣,并称文件破绽太多。

  5月28日一早,一张关于南疆断网的文件照片在各大社交网络疯传。记者看到,网上传播的那张照片是一份红头文件,文中用并不通顺的语句写道:于2014年6月5日起,施行新疆局部地州互联网关闭措施,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州关闭互联网通告。

  眼尖的网民还发现,盖章中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信息产业部”,除了多加一个“族”的问题外,公章中还少了维文。网民“蒲类海之子”说:“新疆的公章都是双语,这明显是假章子。是谁这么缺德,在这个时候造谣?”

  5月28日12时35分,新疆喀什地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喀什发布”辟谣,并称文件破绽太多,除上述网民发现的破绽外,还指出红头文件格式不对、字体不对,并呼吁:“谣言止于智者,朋友们擦亮眼睛、理清头脑、提高警惕吧,不要被坏人利用。大美新疆、和谐新疆需要我们一同捍卫!”

  NO.7 北京警方辟谣敲车窗划脸传闻并未接到此类报警

北京警方辟谣敲车窗划脸传闻并未接到此类报警北京警方辟谣敲车窗划脸传闻并未接到此类报警

  近日,微信圈传言称:“一位交警朋友转发给我的:今天已有六辆车报案,如果有人拿着名片,敲你车窗向你问路,千万不要开窗。因为名片后有刀片,要割你的脸,然后抢劫。”

  近日,在三里屯附近上班的李先生通过微信看到好几条“提示”,内容大致是:“一位交警朋友转发给我的:今天已有六辆车报案,如果有人拿着名片,敲你车窗向你问路,千万不要开窗。因为名片后有刀片,要割你的脸,然后抢劫。千万要小心!转一下吧!”

  看到这条消息,不少市民“精神紧张”。“每次开车在等红绿灯的时候,都会有人过来敲车门发名片或者小广告,对此我已经习惯了。但是自从收到这条信息后,我看见那些发名片做推销的人就挺害怕。”收到这条消息后,在三里屯附近上班的李先生也通过微信转给了自己的朋友,“虽然不知道传言是不是真的,但还是小心点为好。”

  昨天,北京警方辟谣称:经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核实,全市近期未接报此类报警。北京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对于网传的无可靠信息源的信息,请勿轻信和传播,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NO.8 网传“小龙虾钳子上细菌有毒可要人命”,是真的吗?

网传“小龙虾钳子上细菌有毒可要人命”,是真的吗?网传“小龙虾钳子上细菌有毒可要人命”,是真的吗?

  最近,微信圈内盛传:“小龙虾钳子上的细菌很毒,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被小龙虾夹住,一定要快速就医,否则多数可能会致命!”

  最近,“小龙虾钳死人”的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该报道内容为:“湖州一名七旬老太因手指被小龙虾钳出血,又未及时处理,最终导致死亡。医生推测可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

  随后,网上掀起了一轮“黑小龙虾”的热潮。众多网友举出小龙虾可能含有的细菌成分。并且,微信圈内盛传:“小龙虾钳子上的细菌很毒,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你被小龙虾夹住,一定要快速就医,否则多数可能会致命!”

  记者调查发现,浙江省湖州市的七旬老太被小龙虾钳伤后死亡确实是一件真事,但只是一次偶然事件。医生建议:“患者被新鲜的小龙虾夹伤的话,只要及时消毒,并到医院处理伤口,打破伤风疫苗,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被龙虾夹伤而导致的感染症状。”

  NO.9 网传“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水会改善发质”,是真的吗?

NO.9 网传“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水会改善发质”,是真的吗?NO.9 网传“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水会改善发质”,是真的吗?

  最近,微信圈盛传“改变洗发顺序改善发质”颠覆了传统观念。

  头发健康是近年来最困扰都市人的问题。就清洗头发而言,大多数人都会先用洗发水再用护发素。但最近,微信圈盛传“改变洗发顺序改善发质”颠覆了传统观念。有一位国外网友声称:“经过7天实验之后我们发现,改变洗发顺序,先用护发素再用洗发水,不仅头发会变得蓬松,而且发量还会增多。”这迅速引爆网络。部分网友试了之后表示认同;也有网友反对说:“颠倒顺序后,感觉反而洗不干净。”

  记者实验发现,尽管国外网友经过实验后声称“头发蓬松、不易油腻、发量增多”,但相关专家却表示,每个人发质不一样,洗发顺序应该按照个人的发质来适当选择。

  NO.10 公安部:网传“北京10号线地铁宝宝被拐”不属实

NO.10 公安部:网传“北京10号线地铁宝宝被拐”不属实NO.10 公安部:网传“北京10号线地铁宝宝被拐”不属实

  5月5日,大量网友转发微博、微信称地铁十号线上有人拐卖小孩。随后,经跟踪调查,排除拐卖的可能。

  照片显示,地铁一车厢内,一名身穿花格衬衫、肤色黝黑的中年女子头戴一个麦克风,其腰间系着一个布袋,布袋裹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宝宝,宝宝肤色较白、长相十分惹人爱。“貌似行乞的中年妇女与这个孩子不太搭”,有网友质疑此孩子系被拐儿童。

  5月5日,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发微博称,接到北京地铁有乞讨、疑似被拐儿童的微博、微信后,北京市公安局打拐办进行了核查。

  经跟踪调查,民警在地铁2号线抓获5名甘肃岷县籍抱小孩乞讨人员。经DNA比对和与原籍公安机关核查,均排除拐卖。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