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社会>正文

身陷洗黑钱疑云 中行舆情应对有得有失

A-A+2014年7月14日11:28 证券时报网 评论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金立里

  中国银行(2.56, 0.01, 0.39%)沦为“地下钱庄”?7月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节目《中国银行造假洗黑钱员工称多黑的钱都能洗》,指中国银行(以下简称中行)多家分支行的“优汇通”业务疑“违反外汇管理局规定,开展无限额换汇业务,充当‘地下钱庄’,造假‘洗黑钱’”。

  消息一出,嗅觉灵敏的舆论一下便如遭电击、神经紧绷,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仅在9日当天,央视视频报道内容的文字版的网络转载量便达近500次。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中行A、H股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央视报道之后的12小时内,中行两度做出正面回应,坚称相关报道与事实有出入,“理解上有偏差”。然而,也正是这两次内容大体一致、措辞小有不同的回应,把舆情之火愈煽愈烈,以致两次回应本身,亦成为了一个新闻事件。事实上,据其后的舆情发展,中行在此次事件中并不完全理屈,央视报道确有其不严谨,甚至张冠李戴、断章取义之处。那么,在应对此次舆情危机之时,中行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就回应本身而言,中行在回应时机与渠道上,表现还算差强人意。央视报道上午9时左右播出,当日下午,中行便在其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澄清声明,当晚又分别在A股、H股发布正式的澄清公告。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舆论环境之下,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决定了事件不同的走向。在时机的选择上,中行反应不能算及时,未能做到舆情发生后的黄金4小时内做出应对举措。但考虑到针对一个重大舆情危机,需要完成厘清事实真相、内部协调和完成信息披露文书等程序,中行能数小时之内做出反应,已属不易。而先通过官方网站、微博两个渠道同时发布,再通过交易所公告的形式,也显示其整体应对策略已成体系。

  但中行之失,就失在发布网站及微博声明仅半个小时后,便将之删除,直到近6个小时之后,才发布了内容大体一致的另一版声明。两个版本的澄清声明相差仅为两处措辞的不同,一处是删去了“中央电视台”,另一处则隐去“有关监管部门”。这两处修改,让舆论疑窦顿生:如此“玩文字游戏”,难道是“受到某些压力”?这一撤一改,引发的后果只能是为本已焦灼的舆情火上添油。而从事实的角度看,修改前的措辞并无大错,修改之后更显审慎罢了,删除与修改,实属多余。

  就内容而言,中行的声明也有一些硬伤。两版声明对相关业务的由来做出解释,强调“符合监管原则”与“制定了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反驳报道中提及的“地下钱庄”和“洗黑钱”之说;但对涉事业务流程的详细解释,对报道中员工说法的解释,对后续处置措施,声明中却只字未提。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央视报道本身同样也有硬伤,其中有实质证据的内容只涉及“投资移民”及相关业务流程上的违规,而对“地下钱庄”及“洗黑钱”的指控,则仅为揣测;报道所引述的专家观点,也有问题,先后两位专家通过媒体指责其“断章取义”。这是中行本应抓住的“软肋”,也是应对的重点,或许是有更特殊的考虑而被舍弃。

  此事后续如何,尚不明朗。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银行遭到质疑的业务已经暂停,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已进驻。但就中行目前的应对举措来看,其在舆情管理体制的建设上,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在新的舆论形势之下,公司要针对不同的媒体形态建立多个反应端口,如公司网站、微博、公告等,尽管它们或由多个部门或团队负责,但必须建立起统一的舆情管理中心,制定整体的应对策略,负责对搜集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估,对对外发布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风险控制,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