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旅游 >热点目的地>正文

文昌静谧百年老宅 见证海南古老的建筑历史(组图)(3)

来源:新浪博客2013年5月23日【评论0条】字号:T|T

  百年老屋背后的故事

  老宅建造于清末,有1000多平方米,建房的材料全部从东南亚运回的优质木枓,房屋的椽和桷是出自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坤甸木(海南话就是黑盐木)。坤甸木因其结构细匀,材质硬重,强韧耐腐,抗蛀力强,且不怕潮湿、置于潮湿处不会腐蚀,而浸于水中则越坚实,它是文昌人的最爱。雕刻艺人赋予了建筑材料以灵动的生命,为后人留下了可以仰视和回望的身影。老宅中的精美木雕,出自文昌当地人之手,显示了雕刻艺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巧。

  翻开历史的往页,拂去厚厚的尘埃,下南洋,那是用生命谱写的充满血与泪的历史,充满人生奋斗的艰难旅程,先辈们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与传说,更留下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为生存而浴血拼搏的奋斗精神。

  据老宅的后人介绍,祖辈在一百多年前从文昌乘船去了东南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发南洋。在改变所在国的经济状况的同时,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

  老宅主人为:黄得宣,黄得宣(南洋华侨)生育二男,分别为黄守昆(早年生活南洋)、黄守育(就读于北京朝阳大学,后在汕头任法官或律师,抗战后回家乡,日军侵琼被迫给日军当海南话翻译,解救不少乡亲,解放后被批斗投海自尽!黄守育有两男,长子黄循禧,次子黄循涛。日军侵琼前夕也就1938年黄守育将次子黄循涛送往马来西亚,黄循涛背井离乡,历尽艰辛,用勤劳的双手开发南洋,种植了大片橡胶,富甲一方,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万水千山,但依恋故乡之情毫不减弱、番批(寄钱、寄物)不断。(琼人昔日称域外为番。历史上有众多的琼人,漂洋过海,到域外谋生,从那儿寄的家书,也就叫番批)黄循涛1963年因积劳成疾加上思乡过度,最终埋骨他乡。黄循涛1938年去了马来西亚后其母亲从此再没见过儿子,而妻子1946年赴马来西亚的途中就遇上台风,其女儿6岁丧母,此生再也没见过父亲。其母亲一个人抚养8个孙子及儿子,最大的不足11岁,可以想象日子是多么的艰难,所承担的压力和痛苦,尤其是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其母亲是典型的文昌人,勤劳、贤淑、宽容, 1976去世,终年83岁,她带着人生的无尽思念和遗憾,与这座斑驳大院一起化作了一道历史影像。我们从以文昌为代表的南洋“番客”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历史时代的缩影。

  一所老宅,珍藏着一个沉重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缩影。

  文昌古韵悠悠的老宅,珍藏着一个故事,或一段历史,也是一座建筑艺术的殿堂。那些光彩照人的木雕,给整个海南建筑历史增添了别样的风采,也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享受,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慰藉。透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木雕,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憧憬,感受到不同生活环境、文化和风俗所塑造的建筑和人文之美。(图文作者:羚羊2009)

天井
天井中一角的通道
老宅后门-内
抬头望天
这一老宅的木雕非常精美,栩栩如生,可经过修葺,原本精美的木雕,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缺少了古朴的韵味

[上一页] [1] [2] [3]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