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人说得出具体的时间。在封建社会,戏子属于五子不入流之辈,史志没有专题记载,人们只能从文人学者的著作中,史志的零星记述以及老艺人的追忆口述中进行考证,现在人们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琼剧起源于明末清初,成型于康熙至乾隆期间,道光至光绪期间则趋于成熟。
琼剧是如何形成的,专家的说法也有多种版本,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理解,本人认为琼剧的形成离不开木偶戏,斋醮科仪、本土文化三大要素的影响以及外来戏种的催化(即三要素一催化)。
A 木偶戏
从“戏”这个概念来讲,最早传入海南的“戏”就是木偶戏。据《海南岛志》记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演唱,来自潮州。”在海南民间,一直有木偶戏是琼剧的师兄这一传统说法,凡是有木偶戏和琼剧同地演出的,必定是木偶戏先演,叫做开台戏,若琼剧抢先了就是犯忌,演出不会顺利。木偶戏和琼剧同门,有共同的师爷即华光大帝,海南人把他称兄道弟,而且三百年来一直这样坚持,从这种现象当中,我们不能不得出结论:后来形成的琼剧肯定从木偶戏中借鉴了一些表演手法和程式。定安编剧王健先生就坚持这个观点,他说琼剧直至今天还保存着木偶戏的一些痕迹,后来形成的土戏就是从木偶戏脱胎而来的。
B 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是道教在海南的演绎仪式。道教随着汉人的迁琼而传入,是海南民众最普遍接受的一种宗教。明朝,随着汉族人口的增多,道教活动尤其是斋醮科仪便兴盛起来。如正月廿八,街墟仿亥殳改故事,建平安醮,打小鼓,招神像,道士持剑至各家逐疫。二月廿三,天妃诞,各会首设庆醮演戏,或请神像出游,谓之保境。四月,各家各姓设醮,名日允雷公斋。由此可见,海南人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总要设醮祈福或超亡禳祭。后来发展为家醮的镇魔驱邪、祛病免灾、安魂招灵。
斋醮科仪活动的兴盛,也让海南民众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同时,也要答谢神灵,让神灵高兴。有需求就有服务,道士们适时从木偶戏中学来一些唱腔和打斗动作,这就催生了“三父公戏”(海南民间把道士称为三父公)。“三父公戏”由两位三父公一扮生角、一扮旦角,再配上一至二名,扮鬼魂或鬼怪,最多不超过四人,在斋事结束时,即兴编唱一些诙谐戏谑或安魂驱鬼的唱词,摆弄一些搞笑打斗或驱鬼除邪的动作,以此娱神与娱人。达到神人合一,皆大欢喜的大结局。
“三父公戏”没有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戏”,它没有相对稳定的台本,往往是随意发挥想到哪唱到哪,更别谈有完整的故事演绎。它服务的对象是神灵,因而,也只有设坛作斋的时候它才能登场。“三父公戏”不是戏,但它对琼剧的形成影响巨大,后来出现的海南土戏,最初是由三父公出演,穿的是三父公道服,音乐演奏也是依靠斋醮科仪音乐的主要班底。海口、原琼山一带民间把看戏称作看斋,把戏班称为斋班,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