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一些规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且政出多门、缺乏统筹。有的是规划委、发改委牵头制定,有的则出自住建、国土、交管部门,依据和标准不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制定后,“落地”更难。华南某大城市曾拟定建设25个路外公共停车场,共增加5290个泊位,然而受困于资金和土地、拆迁等问题,至今仍停留在“拟建”状态。

  受访的交管部门及专家认为,仅有规划远远不够,要保证规划落实,一定要明确,在哪儿建、怎么建、谁拆迁、谁投资、谁管理,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规划的实现率。

  另一方面,规划还存在不合理问题,管理涉多部门,统筹不足,致现有停车场存量使用效率低。南京市中山路绿地广场地下停车场,200多个车位停车率不足三成。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海口,部分停车场选址不当导致车位利用率偏低,一家停车场的收费员符海说,晚间大部分车位都是空的,使用率还不到10%。

  建设资金从哪来?期待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强合作

  专家指出,治理停车难顽疾,政府和市场需发挥合力,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入手,建设完整的城市停车设施产业链。同时,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动态整合城市停车资源。

  今年9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明确要求,规划人口规模大于50万的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1.1至1.3倍之间。建立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

  有了要求,建设资金从哪儿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银监会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及个人利用自有土地、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认为,停车场建设是最适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领域,应该鼓励企业通过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以各种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在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的同时,对已出台的专项债等融资支持措施,应加大推广力度,促使各地了解和运用好。

  今年,有关部委已专门设计和发行了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意在降低停车场建设项目发行债券的门槛。福建、四川泸州、辽宁盘锦等一些省市已实现发行专项债券筹集停车场建设资金。

  一些社会资本也嗅到了投资机会。近日,专注于停车产业的汇泊基金与停车管理行业龙头阳光海天宣布合并,计划投资21亿元以盘活一二线城市车位的存量和增量,引发业内关注。

  不过,专家提醒,向市场放开不等于完全市场化,尤其是政府不能将建设停车场视为包袱一放了之。

  海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代红建议,政府应在土地供给、停车场规划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逐渐使停车场建设、维修、服务等管理运行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营产业链。如可采用放弃一定时期的收益权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允许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的前提下将部分建筑面积用作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收益用于弥补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建议,各地应建设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动态整合城市内停车资源,并通过手机APP、网站、电话等方式为市民提供查询服务。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