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期,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每吨干胶市场价格在9000元左右,是近7年来的最低价格,与2011年时最高4.3万元/吨的价格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由于工资与胶水产值直接挂钩,虽然胶工们每天凌晨一两点就起床去割胶,一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割胶旺季更是高达十五六个小时,但目前许多胶工每个月扣除社保等多项费用后,只能领到五六百元的工资。由于部分橡胶树产量比较低,有的胶工扣除社保等费用后甚至领不到工资,还要被倒扣工资。尽管如此,海南垦区目前仍有4万多名胶工,他们仍坚守岗位,守护着那一片片橡胶林。记者 罗安明/文 单正党/图
现状
扎根山区割胶20多年,每天工作近10小时
今年48岁的覃玉兰是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江分公司(下称金江分公司)新星工作站14队的一名胶工,自从20多年前与丈夫来到海南后,她就开始割胶。据了解,海南垦区每名胶工负责1200棵橡胶树的割胶工作,因为橡胶树要隔4天才能割一次,因此胶工每天要割300棵橡胶树,这300棵橡胶树也被称为一个“树位”。
覃玉兰和丈夫居住的房子,位于橡胶林深处的一个山丘下。11月19日傍晚,覃玉兰拿着胶灯、胶刀,领着记者去看她工作的地方——橡胶林。每年除了12月至2月这3个月的停割期,她几乎每天凌晨一点左右起床去割胶。有人统计过,一天割完300棵胶树,胶工们要弯腰起身5000多次。割完胶将胶水装桶后,胶工们还要将胶水送到收购站,一般要忙到上午10点半,才能回家做饭吃。
橡胶价格低迷,“我今年几乎没领到工资”
尽管割胶十分辛苦,但如今橡胶价格低迷,覃玉兰的工资并不如人意,在不断“缩水”。“今年以来,除了单位按月代缴的社保费,我几乎没有领到工资。”覃玉兰说,今年公司也给他的丈夫安排了树位,“我是正式胶工,我老公是临时胶工。”覃玉兰说,前几年橡胶价格好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做胶工,现在胶工收入很低,这份工作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尽管工资低,但覃玉兰和丈夫仍每天坚持凌晨起床去割胶,没有太多怨言。“在这片胶林里住了20多年,也经历过风光的时候,我们对垦区是有感情的。”覃玉兰的丈夫韦文汉指着房子旁边的几间猪舍告诉记者,为了维持一家四口人的开支,他们夫妻除了割胶,还养猪。“今年生猪收购价一斤8块多,养一头猪能赚800块钱左右。”韦文汉笑着说,18日,他刚卖了10多头猪,每头都有300斤左右,“如果你早来一天,就可以看到了。”据了解,今年以来,韦文汉夫妇已经卖了50多头猪,收入4万多元。
尽管今年养猪赚了钱,不过覃玉兰还是有些担忧,“生猪价格也会波动,现在儿子在三亚一所大学读书,女儿还在上中学,如果将来生猪价格不好了,一家人的生活可怎么办?”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

查看评论(8)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