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区二轻手工联社宿舍,停车棚是10多名物管人员的唯一收入来源。琼山区二轻手工联社宿舍,停车棚是10多名物管人员的唯一收入来源。

  102户居民,每户每月拿出5元钱,凑成了510元;加上单位解散后每月发放的700元看管资产报酬,构成了府城第一粮所宿舍“小区管理员”陈延丰的工资,一共是每月1210元。他身兼保安、水电工、管理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小区物业”。

  曙光:

  海口出台“三无”小区整治意见,拟采取4种模式进行改造和管理

  836个,海口市住建部门2015年统计出的全市“三无”小区(无物业企业管理、无业主委员会或者居民自治管理、无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管理)数量。“缺乏管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开展“双创”之后,一些“三无”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好转。但这建立在居民自觉和居委会监管之上的卫生好转,仍然需要制度作为支撑。6月29日,海口《“三无”小区整治管理实施意见》开始实施。作为首部“三无”小区管理规定,小区居民期待通过它迎来居住地的“华丽转身”。

  现状

  一个人的“小区物业” 102个家庭的管理重任

  穿过府城宗伯里街边的拱门,走进府城第一粮所宿舍,面前是3栋新旧不一的居民楼。一位小区业主从陈延丰面前走过,一边吃着黄皮,一边将皮和籽吐在手上的塑料袋里。得益于“双创”工作建立的习惯,业主们能够自觉维护小区卫生,这让陈延丰觉得欣慰。但是业主的眼里,却有几分无奈,“小区几乎没有专门的保洁员,卫生还是得靠自己。”

  自从2002年12月宣布解散之后,海口市府城第一粮所不复存在,职工们各自找出路,原本的宿舍区也变得无人管理。2008年,原职工陈延丰被推举成为小区的“管理员”,负责为居民们代收水电费,以及日常的车辆管理。102户居民每户每月拿出5元钱,加上看护单位资产的每月700元报酬,陈延丰拿着每月1210元的工资,身兼保安、水电工、管理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小区物业”。

  “我们小区是职工集资建房,从外边请了一位保洁员,每个月由大家凑钱,给她提供500元的工资。一个人打扫小区比较困难,公共区域能够每天进行打扫,居民楼只能一天打扫一栋。”陈延丰说。

  宿舍区内,车辆停放的公共空地十分干净,几乎找不到一片纸屑。“‘双创’开展之后,小区变得很干净,居委会经常举行大扫除,业主也更加自觉。”一位小区业主介绍。

  “大家都是二三十年的老同事,有问题说了都听,比较自觉。小区的硬件坏了,涉及到的业主都能自觉分摊维修费。”尽管如此,正在一个人指挥车辆的陈延丰,还是有一些愿望。“今年春节前,有几户居民家的门被小偷撬开了。每年春节前都会发生盗窃事件,小区的人手太少,靠我一人忙不过来。”临近午饭时间,家家户户传来饭香,陈延丰仍然站在小区门口,牢牢记得守护102个家庭的重任。同时,他也背着自己家庭的责任。

  “除掉养老金、生活费,一个月1200多元根本不够用,可是更好的工作也找不到。女儿刚参加工作,家里四口人,就我们两个有收入。”听说海口市印发《“三无”小区整治管理实施意见》,陈延丰的脸上露出笑容,他希望“三无”小区能够多加些人手,多涨些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