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佳

  参加奥运永生难忘

  海南帆船队托纳多级组合罗友佳和陈秀科经过激烈的比拼,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回忆起8年前的参赛情形,罗友佳说,作为运动员,能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实在难得,北京奥运的参赛经历让我永生难忘。

  陈秀科和罗友佳都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东方市人。此前,两人都是470级选手。为了争夺北京奥运会的资格,省高级体校让罗友佳和陈秀科改练托纳多级。他们是国内第一批练托纳多级的运动员。罗友佳和陈秀科的北京奥运入场券来之不易,2006年,省文体厅为他们聘请了一位美国教练,还专门让他们远赴美国和加拿大,和高水平的选手同场训练。2007年1月初,他们在新西兰接受了一位美国高水平教练的指导。两名高水平外教的指点和赴国外训练参赛获得的经验,让他们的竞技水平短期内得到很大提升。在北京奥运入场券的PK过程中,他们淘汰了两对实力不俗的福建组合。

  罗友佳说,参加北京奥运会,增长了见识,技战术方面收获较大。和外国高水平选手相比,自己的技术粗糙,对气象的判断不如人家,在海面上经常跑冤枉路。赛前目标是“不垫底”,这个目标算是达到了。公式

  相关报道》》》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旗手宋力刚:

  那是紧张又激动的时刻

  文\海南日报记者 王黎刚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现任海口市文体局调研员的宋力刚成为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尽管已经过去了24年,但回忆起当时开幕式的情景,宋力刚历历在目。

  宋力刚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中国参加的第3次奥运会,前两次奥运会开幕式入场旗手都是男篮队员,那次也不例外。其实,1988年汉城奥运会原本也要让宋力刚当旗手,但开幕式当天中国男篮要参加小组首场比赛,全队都无法出席开幕式,最终让有伤在身的男篮另一帅哥宋涛替补上阵担任旗手。

  早在到西班牙之前,宋力刚就知道自己将成为这届比赛的旗手。他说:“1990年北京亚运会我就是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开赛前几个月,我专门到天安门国旗班,向国旗班的战士们请教如何能高举国旗的同时又迎风招展。”宋力刚清楚地记得,开幕式前他还进行了一次彩排,效果不错。开幕式那天,宋力刚身着白色西装和西裤,配上一双白色皮鞋,让身高2.03米的他更添了几分帅气。

  由于中国代表团排在中间出场,参加开幕式的近百名中国选手在场边等候了近半个小时,这时宋力刚成了大家竞相合影的对象。他说:“几乎每一名中国队的队员都站在我身边,和我共握国旗旗杆合影,大家既开心又激动。”

  轮到中国代表团出场了,宋力刚说,走进场后听到观众的掌声,刚开始有点紧张,后来走起来就全忘了,一心想着怎么能让手中五星红旗有飘扬的感觉。我当时心里反复念叨要领:脸上要略带微笑,要是没有风,注意要让手稍微晃动一下。让宋力刚难忘的是,他举旗走到场边时,不少激动的华人华侨冲出现场保安组成的“封锁线”和他合影。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