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民生>正文

“槟榔致癌”无科学依据 误传致百万农民失收

A-A+2014年3月15日08:09南海网评论

被农民忍痛砍倒的槟榔树。记者操戈文/图被农民忍痛砍倒的槟榔树。记者操戈文/图

  “槟榔致癌”没有科学依据

  误传致槟榔产业损失惨重百万农民失收

  槟榔是什么?千百年来,在国人心目中,它不仅是我国热带地区一种姿态优雅的常见植物,更是一种珍贵药材,位居我国四大南药之首。然而,2013年7月,一则“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患口腔癌的60%与吃槟榔有关”的报道,被网络和相关媒体广泛流传,一夜之间,这个千年来用于治疗疾患的南药瞬时被穿上了让人恐惧的“致癌”外衣。

  这则报道被影响的是槟榔的名声,被重创的是槟榔产业,被侵害的是农民的切身利益。而首当其冲的要数我国槟榔的主产地海南省和主要深加工地湖南省。

  果农损失数十亿元

  在海南,槟榔是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槟榔产量占全国95%的份额,年产量约120万吨,约有50万农户近230万农民种植槟榔并以此为生,年产值约50亿元。小小槟榔,被海南农民称作“绿金”。

  在有关槟榔致癌报道出来后的两个月内,海南槟榔鲜果的收购价从之前的3元/斤,极速降到1.2元/斤,并一路下滑到0.9元/斤。有些果农因价格抵不上采摘的工钱干脆放弃采摘,成熟的槟榔果在树上就变成了金黄色。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两个月时间,海南槟榔产业鲜果和初加工品累计损失超30亿元。

  到2013年年底,虽然海南省各级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救市,槟榔收购价格依然跌到了0.5元/斤,到了末期,根本没有人收购了,没摘的果子任由挂在树上,已摘的果子,果农们只好忍痛丢弃路边。

  春节前,记者曾到海南最大的槟榔产区万宁市大丰镇,这里房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槟榔树,村民80%的收入靠槟榔。一进入槟榔园,到处都能闻到被果农倒在路边腐烂了的槟榔刺鼻的臭味。

  记者在万宁市三更罗镇千亩槟榔种植示范基地看到,1800多亩的槟榔至少还有四成挂在树上没有采收。已摘下来卖不出去的槟榔堆积如山,也已腐烂变质,10个工人天天守在基地空荡荡的两层板楼里等着老板发工资。

  “三个月没发工资了,拿什么过年。”工人黄成义绝望地说,已经一个月没见老板了,电话也不接,只落了一句话“槟榔你们自己摘了卖钱吧”。他说鲜果收购价五毛钱都没人要了,根本不够采摘人工成本和运费。黄成义是三更罗本地人,他告诉记者,除了打工,自己家的主要收入也是靠种植槟榔,2000多株的槟榔总共卖了不到1万元,成本就要7000元,这年真不知道要怎么过了。他说,2012年青果收购价每斤5块,2013年跌到5毛。

  在村子里,男人女人都在家无聊地打着牌,记者问起槟榔的事,几个妇女气愤地说:“我们村世世代代家家人人谁不吃槟榔,有见到谁得癌症了?”她们还指着坐在门槛上正在嚼着槟榔的老婆婆说,阿婆吃了一辈子槟榔,已经90多岁了,身体健康得很,是哪个说槟榔致癌,害得我们血本无归!”在村口的一片山坡上,约有30多亩的槟榔树已经被果农悉数砍倒,一片狼藉。

  槟榔加工企业日子也很难熬

  屯昌富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海南屯昌县最大的槟榔种植、收购、加工、运销企业,年加工槟榔7000吨,拥有4000多亩槟榔园。公司分管生产的何德冲告诉记者,受槟榔致癌风波影响,在政府的补贴下,槟榔鲜果的收购价每斤8毛钱,干果白果每斤6.5~7元都没人要,公司2012年共销售了20多万包干果,每包70斤,20多元一斤,2013年的销售量少了至少一半。何德冲按2013年公司槟榔鲜果的收购量估算,屯昌县2013年至少1/3的槟榔没有采收。

  2009年富通公司成立了屯昌富通三农担保公司,与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合作,主要为槟榔种植、加工户提供2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担保,为了减少担保农户的损失,虽然槟榔卖不出去,但富通公司却一直利用担保公司的贷款坚持收购槟榔鲜果。何德冲指着仓库内堆积如山的槟榔干果无奈地说:“这些干果冷藏后大概能储存大半年,已经积压了7000多包了,要是没人收,或者还是这个行情,公司就要倒闭了。”

  吴志核是屯昌县坡心镇从事槟榔黑果加工的个体户,只见他家院子里的几十棵槟榔树上挂满了已经发黄的槟榔,地上满是落果。十几个槟榔熏烤炉也已经熄火半个多月。吴志核告诉记者,现在槟榔黑果的收购价每斤只有3块钱,连加工成本都不够。

  吴志核给记者算了笔账,槟榔采摘的人工费是一斤鲜果4毛钱,还要管饭,袋子1元一个,一斤干果的采摘人工费就要1.6元;4斤鲜果可以烘烤一斤黑果。烘烤用的木材500多元一吨,5毛钱的木材可以烘烤出一斤鲜果,一斤干果的木材成本就要2元;不算槟榔采摘和收购木材的运费,加工一斤黑果的成本至少要3.6元,3元一斤没人要,就是赔钱生产。

  2012年一斤黑果的收购价格平均可达14元,吴志核共加工了10万斤黑果,挣了20多万元。本想2013年大干一场的他扩大了加工规模,可没想到遇上槟榔致癌风波导致的滞销,在价格跳水式下降的情况下,吴志核还是冒险赔钱加工了5万斤干果。“反正2012年挣的20万元已经赔光了,索性赌一把,今年价格要是有所回升还能挽回点损失,要还是这样就彻底玩完了。”说这话时,吴志核目无表情,神色呆滞。

  在湖南,槟榔加工规模企业超50家,年产量超过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产值近100亿元。槟榔产业每年解决了30余万人的劳动就业。

  同期,湖南槟榔加工业也是雪上加霜,销售市场一直一蹶不振。来自湖南槟榔协会的资料显示,短短两个月,小龙王、胖哥、宾之郎、伍子醉、口味王、皇爷等大中型企业产销量急剧下降,一些企业的车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约有2万生产工人歇业。到2013年底,整个市场销售与上年同期比减少了四成,直接损失近40亿元。

  至此,有关业内人士估测,这次“槟榔致癌”舆论风波直接损失超过80亿元,有百万农民失收。

  真相:世卫组织从来没有“槟榔致癌”的定论

  2013年7月这条“槟榔致癌”新闻的根据是湖南一位专家提供的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为此专门致电湖南槟榔协会会长朱利明。朱利明果决告诉记者,这是一种误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她专门派人查到了所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的原始出处——2003年世卫组织专题论文第85卷。

  以下是湖南槟榔协会提供的世卫组织有关论文内容及相关情况概括如下:

  经我们查阅上述论点的出处——世卫组织癌症研究中心专题论文第85卷得知:

  1、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综合各国研究结果确有如下表述:嚼食含烟草的槟榔或吸烟同时嚼槟榔习惯会产生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

  2、该专题论文85卷前言中还明确指出:“论文评估某种因素,只对已发表的数据进行检验,不能说明它(槟榔)就是致癌物。”“在某些情况下,引发良性肿瘤的接触也被归结为致癌。”“致癌风险评估由国际工作组的独立科学家完成,为定性研究,不对监管和立法提出建议。”

  3、在85卷的总体评估中还专门指出:(槟榔中)N-亚硝基去甲槟榔碱等对人体致癌证据不充分。

  4、依据以上证据,可得出如下结论,槟榔与致癌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国外嚼食的槟榔与湖南的食用槟榔无论从形态生物学、添加的物质、加工制作工艺、嚼食方法均不同。国外嚼食用荖叶、烟草、白灰、红灰加儿茶、丁香油包裹槟榔鲜果,食用方法为嚼食或含在嘴里或贴在口腔内。而湖南主要是对槟榔干果(即槟榔壳)用传统加工方法和特有工艺精心制作,不用烟草、荖叶等添加物,也不用儿茶等调味,食用方法是咀嚼后将渣子全部吐掉。经湖南省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检测,加工制作后的食用槟榔中槟榔碱含量较原料槟榔干果减少46.88%。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张筱林教授和德国柏林洪堡大学PeterReichartoral在oncology(2007)43:424-430《中国大陆咀嚼槟榔习惯与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的综述一文中认为:湖南咀嚼槟榔者中口腔癌的患病率较低为0.05%~0.02%,OSF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症(简称OSF)患者口腔癌的患病率为2.6%和1.2%。虽然在中国大陆南方诸省对咀嚼槟榔习惯的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尚有限,但是就咀嚼槟榔习惯的特点而言已显示明显的地区差别。湖南是世界上独特并唯一咀嚼槟榔壳的地区,故OSF口腔癌并存率印度等国7.6%,湖南为1.9%。

  专家认为,OSF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症只是与长期嚼食粗硬纤维状食品对口腔黏膜刺激甚至损害刺激有关,也就是说只是与物理性状有关,至于这种粗纤维与槟榔没有直接关系。即便非要说吃槟榔因为粗纤维可能会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并不等于口腔癌。

  由此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世界卫生组织从来没有“槟榔一定致癌”的定论,也没有肯定槟榔里一定有致癌物质。

  中国药典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季绍良教授也指出,多年的临床应用也并没有见到所谓槟榔碱致癌的不良反应报告。所以药典委员会不打算改变目前对槟榔的认定,槟榔依然作为非毒性中药收入药典。

  早在2010年4月,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对原产于海南的槟榔干果,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90天动物喂养实验,证实海南产槟榔干果为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副作用。

  “槟榔致癌”没有科学依据!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住了,但因谣言而生的对产业的破坏,尤其是对无辜而无助的农民的伤害,不知何时能抚平。

保存|打印|关闭

微博爆调查

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视频|旅游|读图|专题|站点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