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海南微博网友会的6名代表前往马牙古拜的面馆,为其授牌“待用快餐”(微公益活动,主旨是希望前去快餐店就餐的人提前买下一两份快餐寄存在店里,以便提供给其他有需要的人)。马牙古拜的面馆成为一海南省首家“待用个月过去了快餐”店。面馆生意依旧,但是“待用快餐”却出现了认购者多,领取者少的尴尬情况。
“待用快餐”认购207份领取仅21份
昨日,商报记者来到了马牙古拜的面馆,看到墙上用于记录“待用快餐”认购和领取数量的记录板上显示:认购207份,取用21份,待用186份。从记录板的大小来看,显然在刚开始做“待用快餐”的时候,马牙古拜并没有想到认购的数量会这么多,同时他也不会想到,前来领取快餐的人这么少。
“确实没有想到,刚满一个月就有200多份‘待用快餐’被认购,而我的预期目标最多也就100份。”对于取用的人数只有21人,马牙古拜也表示:“每天还不到一个人来取用,这个数量确实太少了。”
据他介绍,200多份“待用快餐”的认领人多数是来吃饭的客人,了解到面馆有这么一个活动,就顺便认购几份,每人购的数量从1份到50份不等,“有的客人结账的面额比较大,干脆直接告诉不用找钱了,剩下的钱直接放在‘待用快餐’中。”马牙古拜就会根据剩余的金额换成份数记录下来。
“特意过来认购‘待用快餐’的人还很少。”马牙古拜说,认购最多的人是一位叫林育锋的客人,挂牌当日,他就一次性认购了50份。据了解,林育锋是一位乐于从事爱心公益事业的人,曾多次在海南省参与爱心活动。另一位让马牙古拜印象深刻的认购者是一位老奶奶,“面馆授牌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一位老奶奶来到店里,说要认购10份快餐,付了钱就走了,也没有在这里吃饭。”
“放不下面子”“宣传不足”成主要原因
虽然认购者众多,但是主动来领取“待用快餐”的人却很少,仅仅21份快餐,大多都是吃饭的人“无意中”领取的。据了解,前来领取快餐的人多以老人、清洁工和乞讨者为主,“周围小区有些老人自己一个人在家,不会做饭,知道我们这里有‘待用快餐’就过来吃。”面馆的服务员告诉记者,而清洁工则是通过他人介绍过来领取的。而对于乞讨者的领取,他告诉记者,乞讨者并不知道这家店有“待用快餐”,看到他们乞讨到这里,我们就会叫他进屋,并主动送上一份“待用快餐”。“有的客人来吃饭忘记带钱了,我们也会算到‘待用快餐’的份额里面。”他说,由于食用“待用快餐”的多是“偶然性”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回头客”。“待用快餐”也由“主动领”转变成了“主动送”的尴尬境地。
随后,记者采访了附近几名开三轮车的师傅和清洁工。他们均表示,知道附近有这么一家“待用快餐”的店,但也表示不会去领取。“我吃得起饭,没必要吃白食。”一位三轮车师傅说。与他持相同态度的还有环卫工人王女士。“我又不是乞丐,每个月都有工资,我进去领饭,这么多人看到我,不好意思啊。”王女士说。
马牙古拜认为,宣传不足是导致“待用快餐”少人领取的一个原因。记者随后在距离马牙古拜面馆较远的地方随机询问了多名市民,多数人表示,对马牙古拜的面馆提供“待用快餐”的事情并不知情。
网友支招:可向困难人群发放餐券
“待用快餐”的尴尬并不只是海南的问题,全国多地的“待用快餐”都面临认购者多,领取者少的尴尬。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据浙江、武汉、江苏、河南、山西等多地媒体报道,当地的“待用快餐”大多出现无人认购,甚至无人认领的情况。仅重庆一个地区就有三家“待用快餐”店在一年内消失了。
“待用快餐”市场为何“遇冷”?一位从事“待用快餐”公益活动多年的网友归纳出三点原因:首先,市民不相信会有“免费的午餐”,甚至认为这种活动只是商家作宣传的一种手段;其次,宣传不足导致“待用快餐”的活动不被受众群体所了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觉得“待用快餐”是一种施舍,白吃饭的行文会让自己很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待用快餐’会让接受快餐的人想起施舍、要饭,与自尊、面子的对抗,让‘慈善’无法深入人心。”他表示。
对于“待用快餐”的尴尬处境,海南“待用快餐”活动的组织者梁山告诉记者,由于“待用快餐”的受众群体缺少主动接受信息的渠道,下一步他会组织人员主动出击,在海口市几个地区向环卫工人、乞讨者、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发放“待用快餐”的餐券,“发放餐券主要是有两点考虑,首先是给领取者们一个保障,让他们知道只要有那个餐券,任何时间过去都可以吃到食物;其次,也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一个保护,拿着餐券去吃饭总比到店里要吃的好。”梁山向记者解释到。(商报实习记者张野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