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之有士,始于儋。由于苏东坡的缘故,海南儋州自古文风兴盛,文人辈出,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的“敬惜字纸”的习俗,也在这里生根发芽。“敬惜字纸”是指,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而需放入专门的建筑中焚烧。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儋州已经不再保留传统的烧纸习俗,但是作为“以拾字纸”的敬字塔依然耸立。
敬字塔,也称“敬字亭”或“字纸亭”。据儋州市博物馆调查,目前儋州现存敬字塔共有24处,主要分布在儋州市中北部至洋浦海边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般位于村庄的家族祠堂里。
在儋州地区,曾经有一首传统民谣这样传唱:
正月正,挂红灯;二月二,扎竹刺;三月三,插金簪;…… 八月八,烧宝塔;九月九,熬盖酒;……
其中的“八月八,烧宝塔”说的就是敬字塔的传统风俗。据了解,在古代的儋州地区,所有写有字迹的废纸都不能随便丢弃,而是要集中存好,等到了八月初八这一天,由母亲带着家里的学童来到村里的敬字塔前,经过一番祷告之后将这些废纸放进敬字塔内点燃焚烧,这一习俗寓意着尊重文字的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家中的学童也会学有所成,最终金榜题名。
建塔敬惜字纸
相传文昌帝君曾作《劝敬字纸文》,要人们珍惜写过字的纸张,用完以后要集中焚毁,以免文气流失。据学者研究,早在宋代中国就已经存在着“敬惜字纸”的习俗。
明清时期,“敬惜字纸”尤为风行,出于对文字的敬畏,古人提倡,一纸一字均须好好珍惜不可浪费,即便是废纸若写有字也不能随意丢弃,须收集起来到特定的地方焚烧。古代各地都建有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建筑,称“敬字亭”、“敬文亭”、“惜字塔”、“焚字炉”、“惜字宫”等。儋州敬字塔就是其中一种惜字建筑,门楣镌刻“敬字亭”或“字纸亭”三字,位于儋州王五镇官田村的敬字塔第三层正面则写有“敬字惜币”。
至于“敬惜字纸”的习俗何时传入儋州,没有考证。目前,在儋州发现最早的敬字塔是建于明嘉庆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的唐宅塔,也就是说,至少在明代儋州已经有“敬惜字纸”的习俗。现在,儋州也已不再保留“敬惜字纸”的习俗,只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儒生用过的废纸和旧书籍是不能随意丢弃,只能放在塔内或者门洞内进行焚烧。
儋州市博物馆馆长张林彬则认为,宋代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开课授徒,教书育人,“州人始知好学”崇文重教之风悄然兴起。敬惜字纸,应该与此有关。与海南其他地方供奉文昌帝君的塔不同,这里供奉中华文明的始祖仓颉和传播文化的圣人孔丘。位于光村镇新村村委会糯村的方形三层楼阁式敬字塔,其塔身还刻有“千秋敬仲尼 万古钦仓颉”字样。
一个家族一座敬字塔
据儋州博物馆调查发现,儋州敬字塔主要分布在儋州市中北部至洋浦海边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般位于村的家族祠堂前面的一侧或村头的高岗处,几乎每座祠堂前面原来都有一座。年代最早的始建于明嘉庆二十七年(1548年),最晚的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其余多在清代光绪年间。
张林彬介绍,敬字塔的建筑材料主要为火山岩和浅海珊瑚,其基座大都用石板铺地,首层实心,二层正面开设拱形小门,门内留有空间,用于盛放纸灰。门楣一般镌刻“敬字亭”或“字纸亭”三字。塔内中空,两层之间有石板相隔。塔刹有仰莲、宝珠、葫芦、雄狮等多种形制。
相比起风水塔和佛塔,儋州敬字塔显得袖珍不少。目前,在儋州发现的敬字塔,造型多为方形或八角形,高4至10米,有三、五、七、九层的,其中,以五层占绝大多数。
位于白马井镇学兰村委会学村东南200米的蜻蜓栏地上的学村敬字塔,为方形七层楼阁式石塔,通高约10米,是目前儋州市发现的敬字塔中最高的一座。
学村敬字塔,是用加工十分规整的玄武岩石料建筑而成,主要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基座平面近呈方形,用石板砌筑而成,边长1.48米。塔身分七层,自下而上递减变小,内为中空。第七层上部近呈庑殿式,顶部饰有一仰莲宝珠形塔刹。塔身第一层正面开一小拱形门,第二层开一小方形“入纸口”,在第三层正面镌刻“敬字亭”三字,两旁为落款。此塔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所地处的学村为清代举人吴伍全、谢有槐的故乡。至今,该塔保存完整,结构也比较稳定。1996年的18号台风将敬字塔周围的山竹吹倒,压断了塔刹,2008年当地群众进行了重修,破损部分大体上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