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海南中职教育成功改变无数学子的命运

来源:海南日报 2013-05-28 08:53:27

中职教育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图为海南省旅游学校酒店服务专业学生在接受技能培训。 中职教育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图为海南省旅游学校酒店服务专业学生在接受技能培训。
    考不上高中或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读不起高中的学生因为上职校而有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上职校而获得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全家因此脱贫;农村的少年因为上职校,以学来的技能回乡创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2007年以来,海南省中职教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改变着一个个学生、一户户家庭、一个个乡村的命运,它犹如源头活水,润泽海南百姓。

  “上职校和读高中一样有出息”

  一组统计数据一度让人触目惊心———

  2006年,全省初中毕业生有14.5万人,其中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有5.4万人,而当年全省中职学校招生仅3.3万人。

  这意味着,当年有近6万名初中生就此告别校园。

  十六岁的花季在彷徨。没有一技之长,流向社会的这些年轻人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靠什么获得一份工作,靠什么养活自己?

  发展中职教育,是让这些孩子获得技能,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2007年,在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的大力推动下,一场职业教育的“翻身仗”开始打响。

  青春的梦想,在中职校园开始绽放。

  2012年7月初中毕业时,因为家境并不富裕,文昌农家子弟林克锐不能继续在高中求学,当年秋季来到了海南省农业学校。林克锐选择了牧医专业。

  半年多下来,从饲料配方到如何鉴别饲料的真假、不同饲料的营养……对畜牧行业,林克锐已经可以侃侃而谈。“我准备在这里学习之后,回到家乡自己开办一个养猪场。”林克锐已经开始谋划养猪场的规模,乡亲们的养猪场都是小微型的,只有几十头猪,他希望自己将来办的养猪场,可以有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猪。

  有了人生大舞台的中职生,将青春演绎得分外精彩。在2010-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海南省的中职学子共计获得8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68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已经毕业的获奖选手,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

  “在平常人眼里,读职校不如读高中有出息,这一观念曾让我一度很灰心。但通过这次全国大赛,我坚定地认为自己当初选择读中专学习技能是个正确的选择。只要学得一技之长,同样可以改变命运,人生同样精彩。”获得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省商业学校学生李其柏说。

  “上职校改变了我的命运”

  “教育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是职业教育的目标。

  琼海市大路镇大路村亭一村民小组的吴耿耿、吴耿介、吴耿直三兄妹,分别在2005年、2009年、2011年,进入同一所职业学校就读———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学习。吴耿耿学的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吴耿介和妹妹吴耿直则选择了烹饪专业。

  吴耿直的愿望是,毕业后可以开一家餐馆,她学的是西点,而二哥学的是中餐,正好能开一家综合性餐馆。

  如今,吴耿耿、吴耿介已经在三亚的两家高星级酒店工作。吴耿耿说:“逢年过节都会给父母钱,此外还会给正读职校的妹妹一些零花钱。我们就业后,家里的生活不再困难,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上职校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

  这是一个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女孩的中职班———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巾帼励志中专班。

  从2009年首届招生500人,到现在平均每年招生1200人。该班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1万名好女孩,造就1万名好母亲,带出1万个好家庭。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的这一创新做法,2010年年初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重视。他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这种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予鼓励和倡导”。

  澄迈女孩黄文苗的命运非常坎坷,她出生之前,父亲因车祸去世,她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年迈的爷爷和贫困的伯父把她抚养大。2009年她初中毕业后,澄迈妇联工作人员上门动员她上了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巾帼励志中专班”,不仅不用交一分钱学费、住宿费,每月还可领到300元生活补助。

  “2010年4月13日是我的幸运日。”黄文苗说。这一天,在海南调研的习近平同志来到该校,听说学生中有个孤儿,他亲切地走过来问黄文苗,来这里多久了?在学校读书有没有遇到困难?他勉励同学们发奋学习、提高素质、锻炼体魄,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黄文苗说,如果没有巾帼励志中专班,她的未来也许会是一片灰暗。感谢中职教育,她会牢记关怀,报效社会、报效祖国。

  “中职教育缩小城乡差距”

  曾经娴熟地砍椰子的那双手,如今开始在大型机床边拿起了机械示意图,在实验室操起了解剖动物的手术刀;曾经大嚼几口槟榔后,会“啪”的一声吐在地上,如今在中职学校穿上了白衬衣、套上了西式马甲,逢人就说“老师,您好”……

  职校让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外在到内在,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来自文昌市蓬莱镇田地园村的男生符策锦,如今已经可以在两个小时里将一只南瓜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凤凰”。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就读蔬果雕刻专业,符策锦就开始和雕刻较上了劲:希望自己可以雕刻得再快一点、再美一些。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始的顶岗实习,符策锦希望可以到大酒店掌握更多的厨艺,毕业后回乡开办一家餐馆。

  来自东方市新龙镇那斗村的女生吴春,初中没有毕业就进入社会。在广州、三亚等地辗转工作了5年之后,吴春在2011年秋季来到了位于五指山的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开始就读护理专业。“就是想学习一门技术,再回乡就业时更有针对性”。

  因为中职教育的大发展,海南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度沉寂的海口桂林洋开发区,正在崛起数万名中职生聚集的“海南职教城”;曾经粉尘漫天的天涯水泥厂,成为三亚高级技工学校万名中职生学习技能的美丽花园;曾经杂草丛生的海口白水塘,投资超亿元的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正在成为为海南高星级酒店输送基础服务人员的女子“黄埔军校”……

  中职教育的大发展,使海南乡村有了许多英姿勃发的致富带头人。海南省农业学校的村官班,5年来已经培养了近万名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

  有关统计显示,近五年,海南省各中职学校还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共100多万人次。

  一大批技术技能型的中职毕业生,正在让海南乡村展现新的旎丽!(记者 郭景水 通讯员 路剑威)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微爆料

海南微生活

新浪海南微生活是一家立足海南的领先在线媒体服务提供...

|爆料

最新播报

城市资讯榜

  1. 1海口哈尔滨客列部分车站运行时间将调整
  2. 2琼海:田园城市醉游人
  3. 3海口大坡镇争创海南100%文明生态村覆盖镇
  4. 4海口秀英区业里村实现安全文明、初步富裕
  5. 5三沙市西沙群岛岛际交通近期将开通
  6. 6琼海召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
  7. 715家省内外媒体聚焦琼海美雅
  8. 8定安大村朗村打造休憩站 家庭旅馆开进村民家
  9. 9“水果玉米”在琼海试种成功
  10. 10方盛虎追悼仪式举行 乐东数千村民含泪送别英

专题更多>>

揭秘《北西》

揭秘你不知道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详情]

城市名片

旅游名片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