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示的旱稻品种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注意。

  会议现场展示的种子样品。

  现场展示的西甜瓜样品。

  与会嘉宾在了解农业设备。

  1月4日,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代表会议召开。图为大会现场。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 本报记者 黄媛艳

  1月4日,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会前活动在三亚举行,当天先后举办了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代表会议、现代农业领袖论坛、畜禽种业论坛、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共话种业振兴之道。

  1月5日,大会将举办开幕式,水稻与麦类论坛、玉米与豆类论坛、“一带一路”国际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经济作物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多个专业论坛将如期举行。与会国内外嘉宾将围绕海南如何成为“南繁硅谷”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激发我国种业科技发展创新活力分享真知灼见。

  国际合作在琼深入开展

  1月4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峙英和来三亚参会的企业及国际友人交流最新科研动态、探讨种业合作。

  马峙英认为,随着海南自贸港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国际性的平台聚焦行业发展,共同探讨种业创新,共同分享科研成果,形成了推进种业创新国际合作的良好环境。

  用好海南独特的开放优势、政策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贾银锁也在思考如何以海南为桥头堡让国际种业合作更高效。

  “三亚与非洲同处热区,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非洲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三亚合作成立了中非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联盟,打造中非农业合作研究策源地、成果转移助推器,创新发展人才库和战略研判智囊团。双方将聚焦中非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绿色发展、减贫增收等,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彼此在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转移、能力建设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切实支撑中非农业现代化发展。”贾银锁说。

  “去年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在三亚成立,52家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致力于打造农业高水平大学共同体,携手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抱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地区农业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更高质量发展,亚洲农业研究中心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热带大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中心在三亚加快建设。”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爱良透露,联盟成员将探索创新青年人才交流及学生联合培养机制,推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创新人才与国际合作人才,共同提升亚洲农业高等教育的整体地位和国际影响,促进科技成果在亚洲多地转移转化,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

  让南繁“好物”成为农业生产重要抓手

  在三亚的大田里,贾银锁团队的6000多份玉米材料正在南繁试验,其培育的矮秆大穗玉米等品种获得广泛关注。“非洲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新材料创制的重要基础,我每年都会引进当地的种质资源,坚持在三亚开展南繁育种。部分优质的材料已在赞比亚等国进行推广种植,产量比本地品种增加了55%。”贾银锁说。

  “泰国每年对绿豆需求很大,目前每公顷的产量达到0.8吨,已从小作物转变为经济作物。目前我们和中国国内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在多个方面实现互利共赢。”泰国农业大学校委会副主席Peerasak Srinives表示。

  让更多南繁“好物”成为推动全球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众多科研团队正在海南不断探索。

  “我们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创新利用哈密瓜基地闲季示范轮作大豆,最高亩产可达183公斤,为热带地区大豆的全年种植做出有益探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副教授张焦平透露,团队在三亚成立共建“一带一路”大豆生物育种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专注在海南开展适宜热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逾500斤等成果。2023年,团队从田间管理、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等方面为热带大豆推广种植探路,目前已筛选多个品种的大豆在缅甸和老挝等国种植,大豆生长期明显缩短、产量明显提高。

  海南优势推动种业国际交流

  “海南南繁在种质资源利用与创制、品种选育与培优、协同与开放创新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表示,三亚在南繁基地已有品种、技术、人才的聚集区基础上,创建以种业为主导的国家现代产业园,不断高标准打造开放共享的种业科技创新集聚平台,分阶段、分步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打造立足海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南繁硅谷”。

  “巴基斯坦是典型的农业国家,我们期待着与中国电商平台开展广泛合作,利用中国先进的农业科技实现共同发展。”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Ghulam Qadir向来自18个国家的与会科学家和企业发出合作邀约。

  “优惠政策、人才集聚、企业汇聚,海南在推进种业国际合作上具有明显优势。”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执委会主任李立建议。(本报三亚1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