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何成毓,三亚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对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心脏电复律除颤术、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等有极高的造诣。他是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高血压分会委员、海南省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全科分会常委,有很强的临床教学与科研能力,主持参与多项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先后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GCP主要研究数十项。

  三亚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何成毓教你了解高血脂: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简单了解为血液当中的脂类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但是,当人们在医院检查时,医生却告诉您血脂相关的数个指标,让人琢磨不清。我们日常监测的血脂有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这些都是什么呢?大家看到甘油三酯是不是被“油”给诱导了--血脂都是油性的。理解基本没错,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就像汤里的油一样漂在表面不溶于水,为了把自己“隐藏”在血液里,它们就找个“马甲”--“载脂蛋白”把自己包装起来,然后就从容的随着血流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就有了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么长的名字。

  导致血脂升高的原因?

  经常会有人说:我很少吃肉还这么瘦怎么还会血脂高呢?

  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血脂升高。首先我们要知道人体内胆固醇的来源有“外源性胆固醇”和“内源性胆固醇”之分。

  外源性胆固醇就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当中的胆固醇--“进口货”,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如果此类食品摄入过量超过自身代谢能力就会引起血脂升高,当然饮食过量不是唯一的因素,如果食物中缺乏胆固醇,肝脏就会利用葡萄糖分解后的产物合成胆固醇,也就是内源性胆固醇--“自产自销”。有时候虽然食物中不缺乏胆固醇但合成也会增加,例如肥胖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成增加。其次年龄跟血脂升高也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胆固醇受体的活性减退分解代谢率降低也可能引起高血脂,尤其是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更为明显。当然还有少部分人是先天基因缺陷,缺少血脂代谢相关的酶,从儿童期就表现出高血脂。

  如何监测血脂?

  一般20—40岁健康人群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都要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脂肪肝、眼睛黄色瘤及跟腱增厚的患者也要定期检测血脂。

  化验单上显示各项血脂指标都在参考值范围内就一定正常吗?

  不一定,医生需要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而且最好是交给您签约的全科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因为全科医生会根据您的生活习惯及其它身体指标等因素做出最终结论,确定您的血脂需要在多少范围内才是合理的,也就是医学专业术语--目标值。全科医生也会给您提供持续的健康照顾,根据您的血脂变化情况提供相应的建议。

  患了高血脂怎么办?

  血脂升高确实可以引起血管硬化狭窄甚至闭塞,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河水变浑浊以后河床慢慢会有淤泥,如果不及时治理就会引起河床升高。

  如果发现自己血脂升高首先要改变不良嗜好及饮食习惯,如戒烟戒酒,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以上的跑步或游泳等,每天步行要超过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之内。饮食每天摄入食盐<6 g,胆固醇<300 mg,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 g,最好少于25g。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1500~1700 m1。成人如饮酒,每日饮用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 g,女性不超过15 g,酒精量=饮酒量×酒精度%×0.8。 保证每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300~500 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摄入200~350 g新鲜水果,记住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每天液态奶300 g。每周食用鱼类280—525 g,畜禽肉(拒绝内脏)280-525 g,蛋类280~350 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 g。鱼类当中的青鱼、金枪鱼、大马哈鱼、沙丁鱼等含有较多的Ω3(保健食品宣传的DHA)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吃一个鸡蛋是不需要丢弃蛋黄的。当然如果医生告诉您需要药物治疗,除了以上措施一定要及时服药。(来源:何成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