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海南旧手工业遗存:4位古稀老者坚守缝纫社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2013年3月18日【评论0条】字号:T|T

缝纫社的老师傅在缝补衣服。缝纫社的老师傅在缝补衣服。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巨变,许多旧手工业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十分红火的缝纫社也慢慢被人们所遗忘,但在海南省儋州市东成镇热闹的长坡墟上,依然有一间缝纫社在正常营业,这里有4位古稀老人一直在坚守。

4位老人和一间缝纫社

历史久远的长坡墟目前热闹非常。沿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街往前走,一幢别具一格的小楼出现在记者眼前,墙面已经破损,部分地方露出了钢筋。这就是4位老人坚守的地方——长坡缝纫社。

走进长坡缝纫社,记者看到4部缝纫机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字摆开,边上两部坏掉的缝纫机,挂满了纵横交错的蜘蛛网。4位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缝补衣物,里面的静谧与外面的车水马龙恍若隔世。80岁的张瑞桃和74岁的陈作秋都是二十几岁就来这里工作,另外两位师傅也已过古稀之年,他们在这里已经待了半个世纪。

“我们这里是集体所有制的缝纫社,有50多年的历史了。我还没有结婚就来这里当学徒了。”满头银丝的张瑞桃口齿清晰,没有戴老花镜,言语间已轻松地给针头穿好了线。

缝纫社也曾有过辉煌

几位老人向记者介绍了缝纫社的辉煌历史。

那是1956年,农村都在搞互助组、初级社,政府号召小手工生产者联合起来成立缝纫社。魏振修是个车衣技术较好的师傅,带领10多人成立了长坡缝纫社。当时全镇大多数人还是手工缝衣服。缝纫社由于有缝纫机,加工衣服时间短,而且做工相对精致,因此生意一直不错。“那个年代,这里生意非常红火。长坡缝纫社社员最多的时候达到70余人,缝纫机20台,尽管如此,还是忙不过来,每年快到过年的前一两个月最忙,当时做一套军便服要等上一个月。”回忆当年,4位师傅语气里透着自豪。

“记得上世纪70年代,缝制一件成衣要四道工序:剪裁、车缝、粘合、钉扣子,收费是1元。其中车工获得收入最高4角,其他工序的工人大概是一人得1角,剩下的上交。”张瑞桃还记得当时收入最高的车工月收入能达到60元,“这样的工资在当时比政府的干部还要高。”

谁会记得最后的坚守

据张瑞桃介绍,眼前的这幢楼是1980年盖的,花了6000元左右,全部是社员的集资款。但是楼盖好没有多久,大家都各自回家单干了。

“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长坡,很多技术好的师傅,或者在长坡墟上有铺面的师傅,都自己开起了裁缝店,不愿意吃‘大锅饭’了。后来又有一批人陆续去做别的生意,当年兴旺的长坡缝纫社就逐渐衰败了。”张瑞桃摇了摇头说。与曾经的辉煌相比,这段下坡路走了十多年,老人家似乎不愿多提及。

2000年后,长坡墟上的十几家裁缝店相继停业,取而代之的是销售成衣的各种商店。改革开放后,在长坡开了十多年裁缝店的冯必亮,喇叭裤、直筒裤、牛仔裤、披肩、蝙蝠式、拉链、西裤等都做过,还赚了钱在镇上盖了楼,但终究敌不过来势汹汹的商品大潮。缝纫社原本是5个人在坚守,后来老社长去世了,现在只剩下4位人,老了,岁月不饶人啊!”陈作秋无奈地告诉记者。

对于1980年代后出生的人,军便服、中山装以及缝纫社都是出现在父辈讲述的故事中,但对于年过70的张瑞桃、陈作秋等4位师傅来说,这里有他们人生中大部分的回忆。

如今,每天早上,4位老师傅依然会按时来到缝纫社,接一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一天最多不超过20元的收入。岁月无情,把许多记忆都卷进了风尘,多年后也许再也没有人会记起他们的坚守。(记者郑邦京 通讯员冼贺 李绍远)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