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废墟上崛起一座新城 海口滨涯村的美丽脱变

来源:新华网2013年3月21日【评论0条】字号:T|T

废墟上将崛起一座新城。废墟上将崛起一座新城。
这颗古树将被保存下来。这颗古树将被保存下来。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座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现代社区正在崛起。随着海南省海口市旧城改造计划的实施,滨涯村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城中村正在发生美丽的蝶变。村民们冒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为困难户提供免费过渡安置房、一个月完成95%的协议签订工作、从搬迁之日起发放过渡安置费……一项项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工作创新,让滨涯村的改造走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

  滨涯村改造稳步推进

  311,《海口滨涯村棚改片区改造策划研究与规划设计项目方案》开始在市规划局官网进行公示。

  公示显示,该规划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2.84公顷(约642.53亩),用地位于海口市中心区西部,西接滨涯湖,东临金牛岭公园,近邻海口汽车西站和轻轨站,处在城市中心主干道和城市旅游通道的交汇口,是海口市近期发展的重点区域,区域位置条件优越。

  “这个公示的时间为15天,它同时也在滨涯村内进行。”海口市龙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负责人表示,群众如有意见或建议可直接向改造指挥部反映,他们将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据悉,这已经是滨涯村改造进行的第二次公示。早在2012914日,该片区的改造方案就进行了第一次公示。随后,龙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根据群众意见进行了方案调整论证,并于今年28日获得通过。311日,为期15天的第2次公示开始。

  在滨涯村的改造现场,记者看到该村的群众基本已经搬离完毕,各种施工机械与工人正在现场进行房屋拆迁与土地平整的施工。在充斥着大片瓦砾的废墟中,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让人感受到的不是沉寂与荒凉,而是勃勃的生机。

  据海口市龙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榜伟介绍,滨涯村旧城改造项目自去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龙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有利于满足百姓合理需求、有利于统一规划设计和提高片区综合品质、有利于节约成本”的原则,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实现了签约快、搬迁快、拆除快。截至目前,项目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约率达97.8%,房屋搬迁率达93.5%,房屋拆除率也达到64.7%

新滨涯村片区效果图新滨涯村片区效果图
古井融合改造方案古井融合改造方案

  以人为本感动村民

  800征收户冒雨签协议

  2012年的1129日,对于滨涯村的村民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对于龙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滨涯村改造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第一天。

  当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这场略带寒意的冬雨令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心中有些没底,在他们看来,这场雨或许会对当天的协议签订产生影响。然而,随后出现的热闹场景却出人意料,当天村里就有800多户连夜排队领号、冒雨签订了补偿安置协议。

  “签协议的第一天下着雨,但那热闹的场景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张榜伟告诉记者,滨涯村改造能够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与深入细致的前期工作分不开。据介绍,为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征收氛围,他们编发了39期简报,发布信息3000多条,印制宣传手册、宣传折页万余份。同时,悬挂了宣传标语70余条,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对改造情况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记者了解到,在征收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帮助被征收户解决搬迁过程中的困难,他们给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了免费的过渡安置房,并派专人照顾生活起居。

  张榜伟说,他们在工作中也遇到过一些“小插曲”。比如,编号A10的严阿婆家中子女较多,因为对房产现状分割和补偿方式有不同意见,导致了家庭矛盾升级。为此,改造指挥部、区政法委工作组和街道工作人员组织当事人召开家庭座谈会14次,让鲜有联系的堂兄弟一家人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沟通讨论,最终化解了矛盾并就产权分割达成了一致。

  村民张某是该村出了名的“不配合”,工作人员为了与他积极沟通,经常买点东西上门与他喝茶、聊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他的实际困难。最后,张某心悦诚服地表示配合拆迁改造。

  一个月签订95%协议

  两项创新推动改造进展

  众所周知,旧城改造的安置补偿政策能否充分考虑群众的合理需求,是群众接受的关键。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合理地制定政策,龙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被征收户,了解村民的思想和意愿,并组织召开了党员、干部、外出人员、村民代表会等38场座谈会。

  “这么多场座谈会下来,我们广泛听取并合理采纳了村民的意见。如就地集中安置、保留张氏宗祠等尊重民意的举措,都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张榜伟说,工作人员的付出换来的是征收工作的顺利进展。据统计,从去年1228日开始签订协议,他们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95%的协议签订工作。

  从被征收户的口中,记者得知,滨涯村征收工作的进展神速还得益于改造指挥部的工作创新。纵观旧城改造,凡是计划或正在进行旧改项目的区域,必定是顶风抢建、违建的“重灾区”。而对于这些违法建筑的拆除,不仅拖延了工期,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面对新形势与新问题,龙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不断创新,在政策制定上,以房屋面积奖励转变为土地面积奖励,按搬迁时间对每平方米土地进行奖励,如在30天内签订协议奖励450元每平方米,31天至45天为300元,46天至60天为150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举不但很好地遏制了抢建、违建之风,而且“有利于帮扶弱势群体、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

  同时,他们还创造性地制定了“从搬迁之日起发放过渡安置费”的政策。据记者了解,此政策指的是从搬迁之日起按每平方米16元给予被征收户补助。这样做避免了以往改造中从签订协议起发放过渡安置费,个别人为了利益迟迟不肯搬迁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搬迁进展。

  兼顾文化传承和发展

  打造海瑞墓综合景区

  滨涯村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村庄,起源于元朝,是当时的黎兵屯田万户府世居地,也是海口周边十五村之首,明代著名清官海瑞的墓地也位于这片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据传,当时为了安葬海瑞,还有5户村民不得不迁往他处。如今的滨涯村人,早已把海瑞当作自己的祖先看待。海瑞墓于万历十七年224日建成,因此村民把每年的这一天称作“海瑞公生日”,家家户户都要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祭祀海瑞。

  可以说,滨涯村与海瑞墓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因此,与以往的旧城改造不同,滨涯村改造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要结合海瑞墓的扩建改造,提升整个片区的品质和商业价值。

  记者在改造现场看到很多古迹、古树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改造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将原貌保存,争取兼顾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要求,将村庄的改造与海瑞墓景区的扩建改造相结合,使两者交相辉映。

  根据规划,滨涯村片区的功能结构为“一心两轴多区”。其中,“一心”指海瑞墓文化景区与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的综合服务中心;“两轴”指沿海瑞路和滨濂路形成的沿街商业轴;“多区”指规划区内的高档居住区、教育区和公共交通服务区。

  海瑞墓在改造后将分为三大功能区:海瑞墓保护与展示区、海瑞历史文化展示区、中国清官文化展示区。海瑞墓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瑞墓现有占地面积仅为15亩,扩建改造后将达到76亩多,成为东至海瑞后路,西至丘海大道,南至滨濂南路西向延长线,北至滨涯路的文化景区。

  建筑略带“古风”

  特色商业街留给村集体

  “根据规划,全新的滨涯村片区将建成略带‘古风’的建筑风格,与海瑞公园文化区景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张榜伟告诉记者,新片区将突出建筑的文化底蕴,小区形象趋于标志化,成为海口市中心具有文化标识感的靓丽风景。

  据介绍,整个安置房建设片区共分为3个地块,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节能环保”为原则,打造“买得起、住得好”的节约型社区模式,将建设居住用房29.3万平方米,商业用房3.5万平方米,形成居住、商业、文化景区、教育和公共交通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片区。此外,改造中还将配套建设与景区相匹配的特色商业街留给村集体,以增加村民收入。

  “我们将最大限度地保存滨涯村的古迹。在规划中,这口建村之初就有的古井,也将融合进我们的改造方案。”在滨涯村的一口古井旁,张榜伟如此告诉记者。滨涯村原有两口古井,布局如同太极图案的两个圆点。在改造中,其中一口井将成为海瑞景区的一部分,另一口则位于特色商业街区。

  3年的建设工期过后,一座与海瑞墓文化景区交相辉映、融合古典风格的现代新型生活社区,将在海口的城市中心展现它的迷人风情。(记者邓宇)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