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海在做车况安全检查。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武威 摄 刘文海在做车况安全检查。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武威 摄](http://hainan.sinaimg.cn/2013/0401/U9510P1455DT20130401114630.jpg)
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解决难题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校园,在胶林,在公共汽车的运营线上,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党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一心为民,脚踏实地,真抓真干,以对群众的真挚情感、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崇高品格,成为深得民心的“最美基层党员”。
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在刘文海看来,更是用心走出来的。
从海口市文华路到琼山财政局,全长28.5公里,沿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没有人比他更熟了。这条路,他每天护送着数万人出行,人们安全抵达,他才放下心。
他是海口4路公交的线长,一名拥有28年党龄的基层优秀党员。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交给了4路线——一条具有62年历史的全国十佳线路。
最怕生病
每天,只有天上的星星,默默送他上班,或是接他回家。许多人在梦乡徜徉时,刘文海已经做完一天最重要的工作。
早班时,每天凌晨4点半,生物钟把他准时叫醒。5点20分前,他必须赶到海口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龙华总站,那里有4路线的10辆车,等着他做出车前的检查。5点50分前,他又得赶到4路线世贸调度室,那里有近30辆车。第一班车5点55分发车,他必须查完一辆,才能发一辆,确保行车安全。下班时,已是下午4点。
晚班时,中午12点半他接上午班,等最后一班车回站,全部检查完回家,已是凌晨2点。
当线长3年来,刘文海的时间刻度上,尽是4路线的点点滴滴,留给自己和家人的却少得可怜。
父亲已91岁高龄,住院3年多,生活不能自理。今年1月起转入重症监护室,直到现在身体都没见起色。刘文海上次看望父亲,是20多天前的事。
老人这么大岁数,还得了重病,儿子却不能长期在身边照顾。一想到这里,身高一米八、年过半百的刘文海,瘦削的脸颊充满内疚,眼睛里泛起晶亮的泪光。
“我抽不开身啊!”从早到晚,刘文海的心思全部放在了线路上。
他最怕生病。平时感冒、发烧,揣着药去上班,能挺就挺过去。他担心,公交一刻不停在跑,自己要是不在岗,这么多台车、这么多司机、这么多乘客,谁来管?“我是线长,怎么能拉线路后腿?”
两次发火
站在一群司机里,刘文海很普通,并不显特别,但是线上84名司机个个打心眼里服他。
在海口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刘文海管理严格是出了名的。
4路公交贯穿海口国贸至府城繁华地段,沿途人流汇集,路况复杂,刘文海不放心。一有空闲时间,他就跟车观察线路的路况。
有一次,他所跟的车从国贸往府城方向途经玉河天桥路口时,一辆小车从大同里急速驶出要左拐往国贸方向行驶。遇到这种情况,公交车一般应让其先行,但是当班司机却猛踩油门绕冲过去。
刘文海火了,当即批评司机操作不当。司机反映刹车有问题,担心刹车不灵才加速绕冲过去的。刘文海更火了,要求司机立即把车开回维修厂检修。当天下班后他紧急召开线路安全会议,指出司机违规错误,反复强调对有故障的车辆要及时报修,绝不能让“病车”带病上路。
刘文海两次发火,司机们心服口服。此后,此类问题大大减少。
作为4路线“当家人”,刘文海看不得半点浪费,努力为公司节省开支。凭借自己多年开公交的经验,他和大伙潜心摸索,成功找到一套节油方法,使全线车辆节省天然气至少2.4万升/年。
呵护同事
在司机们的眼里,刘文海又是个十分善良的线长。
84名司机,谁什么性格,谁家经济状况怎样,谁住哪里,谁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刘文海心里明镜似的,想方设法帮个忙。每天出车前,他要和每位司机打声招呼,留心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一天早晨,有位司机苦着脸爬上车,准备出发。刘文海连忙追问,原来司机的肾结石犯了。刘文海知道他家困难,一家生活全靠他开车挣钱。刘文海于心不忍,又怕他带病出车存在安全隐患,就好言相劝让他回家休息,还掏光身上所有钱,塞到他的手上。
司机不肯收,钱最终退给刘文海。但是,一家人的情,就此结下了。
刘文海深深热爱着4路线,从乘客到司机,从公交车到调度室,他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精心呵护。辛勤的耕耘终于获得沉甸甸的果实。去年10月底,4路线被授予“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十佳优质服务线路”称号。
“4路公交是我们海口的荣誉公交线路,不能在我们的手上砸了牌子。”采访中,刘文海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记者 胡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