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海南逐梦:10万人才过海峡 1988年的闯海记忆(2)

来源:南海网2013年4月23日【评论0条】字号:T|T

  1988年2月25日(农历初九)11点钟,经历了26个小时的颠簸旅程,马康年乘坐的“玉兰号”准备在海口秀英港靠岸了,站在甲板上,前方海天交接间一条细长绿色的线出现在眼前,那便是海南岛,迎面吹过来的是和煦而温暖的南国海风,马康年内心不自禁地发出了一番感叹,不到一星期,仿佛经历了一年四季,南昌的严冬,广州的春秋和海南的初夏,在那一刻,他的心情也从寒冷压抑沉闷中解脱,逐步温暖起来。

  在海南的10年,马康年目睹了许多人艰难的“赶海路”,自嘲自己当时还没有到破釜沉舟的勇气,还是一次次地往返大陆和海岛,努力按传统人事调动方式寻找适合自己和家人的社会位置,而每次往返间,玉兰号似乎成了自己为生活和事业奔波不停的见证。马康年在上岛10年后离开海南回上海创业,但当年玉兰号的经历,成为他一生难以抹去的深刻记忆。

  在海南建省办特区前后,除了玉兰号,还有琼州一号、椰岛一号、芍药号等,同样记录着闯海者的动人故事。当海峡往事被再度提起,流年日深的火热场景却已随岁月飘零。旧人已杳,许多年后,会有更年轻的闯海人带着梦想来到海南,或许幸运地,他们还能看到,曾经的赶海者,行走在绵延的海岸边,一路拣拾沉落的光阴。

  人才楼:镌刻几多闯海梦

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原名人才楼。见习记者武威摄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原名人才楼。见习记者武威摄
1988年,海口东湖人才墙。黄一鸣摄1988年,海口东湖人才墙。黄一鸣摄
1988年的海口简易的人才交流中心。黄一鸣摄1988年的海口简易的人才交流中心。黄一鸣摄

  人才楼、人才中心……这些名字对于闯海人来说并不陌生,都成为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历史见证,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追忆闯海人的激情岁月。

  海口大同一横路3号3幢,一栋由4个单元6层楼组成的板式宿舍楼,沉寂在喧嚷的街道。

  这栋不起眼的楼原名叫人才楼,始建于1985年,对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街区来说,过于老旧了,但它记录的历史不寻常,已成为一座闯海符号,是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人才过海南的又一有力见证。4月14日,记者走近这幢老房子,感受着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与故事。

  令人羡慕的人才居所

  1988年前后,全国各地的人才潮水般拥至海南,海口大街小巷的人流中,夹杂着许多戴着眼镜,背着旅行袋,手上捏一张海南地图,气质与本岛人迥异的青年男女们。大同路当时正是海口市委市政府集中办公地,又与传统商业街区解放路仅一路之隔,找地方落脚的、寻找工作的、投亲靠友的,人流涌动,热气腾腾,大同路周边的一些招待所、旅店也早已人满为患。

  与出租房屋、负责那些只身前来海南创业的人暂住的招待所不同,大同一横路上这座新落成的人才楼是专门分配给“人才”住的,这不免总引发着过路人的阵阵议论,人才楼字样的牌子挂在最显著的位置,“能住在这样的楼里那得是什么样的干部和人才?”

  当年47岁的王凤朝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从陕西宝鸡千里迢迢渡海来琼,寻到楼门前时,算松下了一口气,“以后这里就是家了。”

  王凤朝的大儿子王浩当时21岁,回忆那时人才楼的情景历历在目,“这座楼是周围这一片最新最好的,3单元还设了一个招待所,楼北边是一块空地,东边紧挨着是公安局宿舍,西边则是水沟,长满了齐膝的野草。”

  据海口市就业局的退休老同志回忆,海口在人才引进工作上是先于建省启动的。人才楼始建于1985年,1986年竣工后就相继有各地的人才前来入住,房子设计了两种户型,三房两厅和二房二厅,三房的100平方米,两房的也有80平方米,按照当时的标准是要有海口市招干指标的高级技术人才方能入住。

  王凤朝是电光源技术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据王浩回忆,那时海口对人才可谓求贤若渴,像父亲这样外地来海口的,市里分配了一套三房两厅居住,安顿好之后便直接进入海口市灯泡电器厂上班了,母亲和自己的工作也有了着落。老机场路(现蓝天路)当时很火爆的国营“南天大酒店”便是王浩在海口的第一份工作,是政府安排的“正式工”,住了新房,孩子也进了这样好的国营单位,让不少家乡人羡慕不已。

  海口橡胶厂、无线电厂、南宝电视机厂、纺织印染厂、海德涤纶丝厂、椰岛公司……一批批有“指标”的从五湖四海赶来海南的人才,被安排进了风光的国营企业,王浩回忆,母亲当年在一家叫海山纺织厂的企业,还经常听邻居们夸说,“呦!您那是国营的哦,可比我们这集体制的要好呢!”

  记录了几多人才楼变迁

  与王家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20多年来一直住在人才楼2单元5楼的粘孝信,他1986年从云南西双版纳来,是海口当年第一批人才引进名单之列的。妻子阿惠不同意,没跟粘孝信一起南下,说“从重庆来西双版纳二十几年在这里,又要‘挪窝’,去海南啥子根基都没得。”

  粘孝信坚持要来,西双版纳普文糖厂不想老粘走,不放他的档案,可老粘没犹豫,为着那份理想和憧憬,“档案不要了也要来这里。”妻子拗不过他,一年后也跟来了。粘孝信是搞食品饮料工艺的高工,在椰岛公司,一干又是十几年。

  1990年代,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陷入低谷,现实生活与理想的冲突逐渐凸显,人才成长所需的大环境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更大的改善。老粘有同感,“一些年轻的工程师选择调头离去。楼上的两家邻居,还有隔壁的那一家,没几年便打包行李离开了。说是回大陆,没好细问。”76岁的老粘说起这事时有些落寞。

  在老粘的家里,对比着老照片,二房二厅的布局跟当年1986年住进来时没有任何改变,门窗有些旧,地上也有些反潮,需要经常擦,老粘和老伴没有舍得花钱去买公司后建的集资房,“这里虽然简陋,但存着过去的梦,舍不得离开了。”

  王光新住进人才楼时是1991的事了。

  海南建省办特区震醒了很多人改变生活追逐理想之梦,“当时电视里边大张旗鼓地宣传着经济特区,我也被这种激情的力量鼓舞着。”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作教授的王光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自我推荐信,寄到了海口市人才中心。没多久,指标下来了,他跟同样优秀的妻子有了具有双指标调入海口的身份,从西安到海南,3天3夜的路程让他记忆深刻,随后他便跨进了海口某大学的校园,妻子也正式调入了工业局,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王光新一家在人才楼居住了6年。他记得有一次,小女儿在家里拉小提琴,琴音越窗而出,吸引了街上的两个年轻女孩,她们也是闯海人,一番寻找才找到王光新的家,夸奖了小女儿一番,感叹着海南要是再多一些文化气息该有多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时仍亲切而单纯,有多少闯海人,就有多少不同的闯海梦。”

  如今的人才楼沉静、安宁,在闪闪摇摇的光阴里伫立于街区的一角,偶有几许春光拂掠,似在追忆闯海人的那段激情岁月。

  林志向忆当年“人才热”:

  求职信

  潮水般涌来

  1987年8月,海南行政区人才中心成立。从当年8月至年底,人才中心的来函高达5万多件,接待来人来访多达1.2万人次。而原先中心的六、七名工作人员显然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工作。海南建省筹备组主要负责人紧急召集行政区组织部和人事局的负责人决定,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和人事局人才中心的17名工作人员合署办公,并以海南人才中心的名称对外。

  “1987年下半年,虽说还只是开展建省筹备工作,但海南在全国却迅速掀起了‘三大热潮’:考察热、投资热、人才热。最热的,莫过于‘人才热’。”现任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就业局局长的林志向,讲述当年海南人才中心的壮观景象,仍难抑激动。那一年,30岁的出头林志向担任海南人才中心主任。

  一开始,人才中心每天只收到二三百封信函,接待二三十人来访。到了9月,情形突变。不到一个月内,发展到每天收到千余封信函,接待来访上百人。

  9月中旬,人才中心搬迁到后来的省委对面的行政区组织部招待所二楼办公,那是座五层的小灰楼。“这里邻近军区二所、农垦三所,便于接待和解决来访人员的住宿问题。”林志向说,当时只有两间办公室,后来求职人员太多,又增设了两间办公室和一间会议室。林志向说,“当时上岛求职的人,第一站就是奔向人才中心的会议室,这里可以说是海南人才市场的雏形。”林志向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