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海南|新闻|旅游|广告服务|惠购|公益

|注册

新浪海南> 资讯 >海南资讯>正文

三亚采取多举措破解菜价贵保障市民生活需要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2013年4月26日【评论0条】字号:T|T

  ■蔬菜涨价的原因是天气炎热造成本地菜产量低和外地菜进货成本高造成的

  ■采取打井、遮阳、土壤改良等措施,确保核心基地的规模和产量

  ■引进适合大棚种植和夏秋季耐热、耐涝等示范新品种

鸿港批发市场等待出售的蔬菜。鸿港批发市场等待出售的蔬菜。
副市长周高明在南果实业蔬菜基地调研。副市长周高明在南果实业蔬菜基地调研。

  核心提示

  连日来菜价上涨让不少市民大发感叹“这菜价都快赶上鸡鸭肉了”,逛一趟市场,发现20块钱根本买不了多少菜。来自三亚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4月12日-4月18日),三亚常规监测的22种蔬菜综合零售均价为3.25元,较上上周上涨12.07%,已连续第三周上涨,累计上涨幅度达25%。对此,三亚将加快常年蔬菜基地的建设步伐,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价格基本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更好的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人渐少蔬菜价却渐涨

  菠菜6元一斤、菜心3.5元一斤、大白菜3元一斤、小白菜3.5元一斤……近日,飙升的菜价让市民陈女士很是纠结,按理来说,进入4月中旬,天气转暖,候鸟族大多离开了三亚,与清明前相比,三亚的人口是少了,可最近蔬菜的价格却是飞速上涨,“人渐少,吃菜的人也该少了,怎么菜价却涨了呢?”

  近日,带着跟陈女士一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农贸市场发现,三亚的菜价比清明前确实涨了不少。在第一农贸市场当天菜价涨幅最高的是菠菜、四季豆和生菜,菠菜从清明前的每斤4元涨6元,四季豆从每斤3.5元涨到5元,生菜则从每斤3元涨到4.5元。除此之外,一些市民经常食用的蔬菜,如茄子、菜心、白菜、豆角黄瓜等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蔬菜价格眼见着涨,家庭主妇们表示很无奈。“你哪怕涨个几毛、1块的,还能接受,这价格都成翻倍的涨了,确实叫人难以接受。”在第三农贸市场,市民孙阿姨告诉记者,三亚每年这个时候菜价涨很正常,但今年涨幅确实有些高,她对此是满腹牢骚,不过这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又是生活中能缺少的呢?该买的还得买。

  其实对于菜价涨有怨言的不只是买菜的市民,还有卖菜的摊主。“菜价高,这卖菜的生意也不好做了。”采访中不少摊主向记者埋怨,在他们看来,虽然是刚性需求,但是菜价涨了,有的市民就宁愿少吃了。

  菜市场摊主余阿姨说,白菜进货价是2元,卖3元,卖的时候为了好看你要扒2、3个叶子,有时候放久了有些菜叶也会烂了,还得再扒2、3个叶子,就有可能亏本了。

  外地菜成“主力军”

  进货成本高

  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菜价上涨呢?

  记者夜里夜里12点来到鸿港批发市场发现,蔬菜“主力军”为岛外的外地菜。虽然菜的品种不少,量也蛮多,可一些批发档口却显得冷清,有的菜商还玩起了扑克牌。“没生意做,只能靠打牌消耗时间。”几位玩牌的菜商告诉记者。

  “生意不好做,前来批发的零售菜贩太少,平时这会都忙得焦头烂额了,这阵子却只能靠干别的事情打发时间。”一位大陆蔬菜批发商陈先生无奈的说,菜批发不出去,批发价贵,许多零售菜贩都采取观望态度要么干脆就拿货少,“我们也没办法,进货贵,只能定价高。”

  那么为何进货价贵呢?问其原因,不少蔬菜批发商表示,一个是受禽流感影响大陆菜涨价了,另一个是中国的物流费太贵了。三亚蔬菜进货源市场多为昆明、广州一带,从这两地运进来三亚的蔬菜,一是路途遥远,运费的叠加,无形中增加了蔬菜的进货成本;二是这些蔬菜首先要到海口批发市场,再转来三亚批发市场,经几道转手同样增加了蔬菜的进货成本。

  记者还了解到,在批发市场进货的客户有三种,一种是固定客源,多为商场和酒店客户;另一种是前半夜电话预订的客户;最后一种是后半夜直接来选菜的客户。后两种多为零售菜贩,但批发价高,零售的菜贩进货量就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了批发商。

  据现场蔬菜批发商介绍,现在赚钱只能是靠固定客户和前半夜电话预订的客户,但偏偏现在不少前半夜电话预订的客户都选择后半夜直接来选菜,而为了避免蔬菜批发不出去,只能每天后半夜选择促销。“便宜卖出去给人家嘛,要不留着也会坏掉,亏得就更大了。”而不少零售菜贩也表示,更愿意后半夜直接来选菜,虽然菜种少,但能讲价。“想要就讲价,不想要就不要。”零售菜贩杨女士认为,哪怕讲下来一毛两毛也是相当不错的。

  天气热蔬菜产量下降

  生意不好做!与外地菜一样,本地菜的批发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而且品种和量也不多,主要以菜心、上海青、空心菜等叶菜为主,批发价格也都在2块到2块五之间。为什么本地菜会变少呢?

  “大家都不愿意种了!种就亏本!”不少菜农这么回答。

  种菜的人少了,菜的数量自然也就减少了。可为什么本地人不愿意种菜,种了会亏本呢?记者走访了三亚多处蔬菜基地。

  在田间蔬菜地里,记者看到的是枯黄的豆角藤,缩水的生菜地,一打听,原来不少菜都收完了。进入4月以来,随着冬季瓜菜种植进入收尾,加上供应我市的蔬菜种植进入阶段性尾期,造成本地蔬菜青黄不接,上市数量有所下跌。

  同时,随着三亚天气越来越热,沙质土地不保水,菜的长势不好,一些菜也没法种植,不少菜农就不愿种菜,加上正处水稻种植期,许多农民改种水稻。

  三亚鸿港市场营业部经理王方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天气太热容易造成部分蔬菜减产,据他介绍,2012年的冬天由于气温提前升高了,就造成了三亚很多蔬菜都减产了。而今年夏天的提前到来,又使得刚进3月中旬三亚种植的蔬菜就受到了天气热的影响,产量急剧下降。

  由于是在同样的地方采取相同的种植技术,所以在种植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急剧下降必然导致生产单位蔬菜的成本增加,体现出来就是本地菜的价格在上涨。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裸露在阳光下的菜地产量低,蔬菜大棚的产量如何呢?记者走进了离妙林村较近的三亚南果实业有限公司常年蔬菜基地。

  “大棚种植的优势就是有遮阴网遮挡太阳暴晒,还有降温设施可以调解这个温度,所以和露天的相比,产量相对高出一些。”南果实业有限公司常年蔬菜基地一位工人回答记者。记者在其蔬菜大棚里看到,这里的蔬菜长势确实明显好于凤凰镇老机场常年蔬菜基地里露天种植的蔬菜。

  虽然受天气热的原因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也不如冬季,但和露天菜相比,蔬菜的长势确实好多了。不过,我市能够遮阳、防涝、驱虫的大棚所供应的蔬菜,还远不能满足整个三亚市场的需求。同时,搭建蔬菜大棚的高成本也阻碍了其在普通农户中的普及。据介绍,搭建一亩蔬菜大棚要8万元左右,这对普通农户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稳菜价关键抓好"菜篮子"

  既然已经知道三亚蔬菜涨价的原因是由于天气炎热造成本地菜产量低和外地菜进货成本高造成的,那么,针对居高不下的菜价,又应如何来“控菜价”,“稳菜价”呢?

  4月21日至22日,三亚市副市长周高明率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三亚市鸿港批发市场和三亚各蔬菜基地进行调研。

  针对冬季瓜菜结束后,三亚蔬菜产量减少问题,三亚市政府要求要在高温的时候保证生产量,要尽快为有需要的农田采取打井、遮阳、土壤改良等措施,确保核心基地的规模和产量。

  当前我市的菜篮子工程的核心就是基地,如何确保基地的规模和产量是关键,下一步工作,我市在基地的提升和扩建上要下功夫,要由“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合作社共同种植。物价和商务部门要对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定期的价格监测,农业部门要对市场主要品种进行量化监测,并要及时地汇报。

  三亚市政府要求农业部门要引进示范新品种,尤其是适合大棚种植和夏秋季耐热、耐涝品种,推广集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沼肥使用、防虫网、粘虫板、灭虫灯等生物和物理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督促相关部门、各镇(区)做好常年蔬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确保上市蔬菜质量安全。

  同时,要尽快与农民签订责任书,落实补贴。2013年,我市市级常年蔬菜(不间断种植)补贴面积15381亩,补贴资金688.12万元。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确保常年蔬菜基地统一供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配送机制,抓好蔬菜清洗包装、净菜上市。通过抓好菜篮子工程,要平衡当前市场的菜价,保证生产和交易量,让市民们吃上放心的平价菜,还要让农户有利润。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海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