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拆迁 你搬去哪里

  海口“三年棚改计划”涉及哪些人?过渡期内,拆迁户和租房一族又将何去何从?

  谈及此次棚改的影响对象,原城中村业主首当其冲。3年过渡期如何渡过成为首要面对的问题,甚至有业主提前半年找房。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业主表示,过渡期后选择回迁,所以不打算买房而选择租房。

  而另一个主要影响对象则是外来务工人员、年轻工薪阶层等租房一族。外来务工人员多来自农村,靠打零工为生,收入并不高,他们往往在城中村居住多年,对城中村有亲切感和依赖性。“城中村内的租金还可以接受,市区小区房的价格太高了,我们压根负担不起。”来自湖南的吴大姐坦言,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住处,她就离开海南回老家。吴大姐的担忧不无道理,“三年棚改计划”涉及面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不仅仅要面临“搬家”,甚至有些人要在“留”与“去”之间做出选择。

  “城中村拆了,你搬到哪里去?”带着相关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已经搬家或者正打算搬家的城中村住户,不同住户给出不同的答案。记者梳理发现,同类人群“挪窝”呈现一定的相似特点:如,追求稳定型、追求实惠型、追求便利型和追求舒适型。

  稳定型

  有人买房 有人选择长期租房

  “30个月过渡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这拖家带口的,上有老下有小,最看重的就是稳定。”家住海口面前坡的苏先生最近刚签完拆迁协议,近来一直忙着找房子。“家里东西太多,搬家太折腾。”苏先生说,打算在市区找房,最好能和房东签30个月的租房合同。

  记者走访发现,在选择新住址时,部分家庭最看重稳定,他们往往希望与房东签订长期合同,过渡期内尽量不再搬家。此外,部分经济宽裕的家庭则直接买房。“搬家太麻烦,而且城中村拆了,估计以后房价会涨,直接买房更合算。”大英村的林先生表示。

  便利型

  为娃上学方便 学校附近租房

  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家庭则看重便利,他们往往选择在学校附近就近租房。家住海口大英村的吴女士去年签订了拆迁协议,因为孩子正在海口市九中读书,考虑到孩子上学方便,她在九中附近的小区租了一套房。

  “过渡期每个月有18元/平米的补偿,自己再添几百元,租个离学校近的地方,能省不少接送孩子的交通费,其实也差不多。”吴女士说。租住在海口坡博村的林女士也表示,为了方便孩子上下学,她打算在附近租房。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学校一般位于市区,附近的房租较高,这部分业主需多掏钱租房。

  经济型

  搬到“城边村”或周边乡镇租房

  在选择新住址时,外来务工者考虑最多的是经济实惠,因此他们往往继续租住城中村,甚至跑到距市区较远的高坡村、林村等“城边村”或市区周边的乡镇租房。

  重庆籍的向先生来琼务工已经10多年,近四五年来,一直租房居住在龙华区盐灶路一宿舍内。“我的收入不高,租不起太贵的房子,现在每月租金四五百元,顶多再加一两百。”向先生说,因此,他打算到附近的滨海新村租房,小区房对他来说太奢侈。

  舒适型

  搬离城中村 与他人合租小区房

  与拖家带口的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不同,大学生和年轻的工薪阶层选择新住址时则更看重舒适性,考虑到城中村相继要拆迁,租住郊区或城边村出行不便,他们租房往往选择价格中等的小区房或学校附近的民宅。

  来自湖北的小王今年24岁,去年大学毕业后留在海口国贸一私企工作。之前,小王一直租住在海口盐灶路,去年,盐灶片区启动拆迁,他不得不重新寻找住处。“为了住得更舒适,他找同事合伙在国贸租了一个两居室,环境还不错。”小王说。

在这里,了解海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海南官方微信(xinlangh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