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之六

  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孙慧 刘操 王玉洁 尤梦瑜

  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当前和今后的学习贯彻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明确了一系列保障举措。

  如何确保全会作出的具体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如何理解相关举措的重要含义……近日,我省有关部门围绕《决定》部分举措和内容进行了解读。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

  习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海南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决定》明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改革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制度新模式和绿色发展方式。”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指出,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邓小刚指出,党中央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海南生态环境和体制机制优势,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有利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资源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绿色福祉。

  海南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环保体制机制,出台并实施大气、土壤、水十条,取消12个生态敏感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实现省域全覆盖,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和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开展全岛海岸带专项检查和整改行动等,为海南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在这一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省要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最大生态优势所在,抓住历史机遇,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举措。”邓小刚说。《决定》中明确,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这一系列举措,是为了加快海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扎实推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包含着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重要内容。《决定》对此着墨不少。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中央12号文件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在贯彻落实中,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市场需求和企业感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郑锋指出,结合《决定》,他们目前正通过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这一系列措施,背后是将外部“跑”变为内部“转”。郑锋解释,“一号”是实现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的流程,充分发挥公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一窗”是指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将原来各个部门分散设立的群众服务窗口整合集中到政府统一窗口(各级政务中心)。

  而“一网”提出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实现政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政务服务大厅要面向世界,审批事项、服务方式、沟通渠道、工作人员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满足国内外民众和企业服务需要。通过为建设海南自贸区(港)每一家企业定制专属网页,为企业提供便捷化、个性化、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服务。